臨界婚姻電視劇_臨界婚姻電視劇劇情在線觀看
文/慕小七
就我們所看到的家庭劇而言,反映家庭矛盾與婚外戀情的居多,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生活壓力的提升,無性婚姻也成為現代人的一大隱痛,它就像一股暗涌,隱匿于生活的表象之下,吞噬著家庭的幸福。
2007年播出的電視劇《臨界婚姻》就以大膽的筆觸,首次將都市人難以啟齒的無性婚姻搬上了熒幕:有愛無性的婚姻到底能撐多久?撕開情欲面具,暴露的便是赤裸人性。
《臨界婚姻》中女主人公王小理是心理醫生,作為心理醫生,她的職責之一就是為無性婚姻所困擾的夫妻排憂解難,諷刺的是,她的職責與實際處境恰恰相反,她自己也是無性婚姻束縛者,自己也是需要醫治的病人。
王小理的丈夫楊革文是機關里一名可有可無的小小公務員,機關里的勾心斗角與相互傾軋將楊革文壓制得木訥遲鈍,老實巴交。
自然,他與妻子王小理得感情也就沒啥生機。平平淡淡也就罷了,可怕的是,長期處于壓抑氛圍下,楊革文甚至間歇性地失去了男性功能。
因為在世俗眼里,于男人而言,性別上是男人并不算什么,要算真正的男人,還得在事業上風生水起,功名利祿上有所成就。
楊革文身在世俗,也難免以世俗的標準來衡量自己,這種潛意識的想法就在無形中抑制了楊革文的生理功能,楊革文作為生理的性功能令人悲哀地退縮了。
確實,當男人成為某種身份的象征,或者只有當男人在事業上能夠有安身立命之地的時候,他的性別功能也會隨之正常甚至強大,這是精神分析學得出的論斷。
換言之,于不少男性而言,不是生理而是心理,不是身體而是精神的原因影響著婚姻的無性、有性。于不少無性婚姻而言,無性問題大都不是生理缺陷,而是精神壓抑所致。
后來,林立下臺,劉副處長掌權,楊革文自己也隨之轉順的時候,楊革文長期的無能竟然變得來勢洶洶,以致使王小理嗔怪下次應該給自己一個預兆也正印證了這一點。
王小理與范子慶的激情邂逅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是她對于性的必然缺失的偶然彌補。
范子慶對王小理愛得死去活來,二人的交合可以說是甜蜜而痛苦。甜蜜的是范子慶絕對純粹地愛著王小理,痛苦的是王小理無法招架范子慶的強大攻勢。
王小理貪戀范子慶的火辣身體,貪戀他給過她的前所未有過的酣暢與激情,同時也害怕跌入深淵,背上背叛家庭的罪名。畢竟,拋開房事一說,王小理還是深愛著丈夫。
然而,范子慶則不這么想,他孤注一擲,沉迷于集母愛、情愛、性愛于一身的完美女神王小理,難以自拔。范子慶對王小理愛得純粹,但也自私,他跟蹤王小理,忌妒王小理和丈夫在一起。
作為心理醫生的王小理,自然明白她對范子慶有的是激情,而非愛情,如果自己都不能從這一情欲糾葛中抽身而退,又怎么去醫治別人呢?
再進一步,有愛無性的平淡雖然難抵欲望沉淪下的交合之歡,但只有性沒有愛的感情更加空洞可怕,激情邂逅終究難敵建立在恒久婚姻之上的細水長流。
實際上,范子慶對王小理沒完沒了的激情也不過是對愛缺失的索取。他打小就沒了母親,在姐姐的撫養下長大,姐姐的愛讓他依戀。長大后,范子慶將自己所有的感情缺憾寄托在王小理身上,這種一廂情愿讓他在得不到的時候嫉妒如狂,因愛生恨、甚至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這種激情下開出的情欲之花是愛的絕望,也是愛的悲哀。而王小理從激情的旋渦中解脫出來,也是對無性婚姻的理智突圍。
對于無性婚姻的雙方而言,都有責任也有義務為此買單,《臨界婚姻》的幸運就在于此。楊革文擺脫了外界對他的壓力,王小理的也實現了內心欲望的突圍。
經過宦海的浮升與降職,楊革文最終在心理上克服了自卑而變得坦然,因而作為正常的身體功能也開始恢復。王小理在與范子慶的激情糾葛中,重新審視了自己與欲望,對于性的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楊革文和王小理走了彎路,但最后殊途同歸,達成了和解。這就啟發我們,面對無性婚姻,做知"性"伴侶,婚姻才能完美。
我們接納"無性婚姻",但并不意味著倡導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我們容納"無性婚姻",只是因為它是一種客觀存在。
既然如此,就不要用對待孩子的方式來審視伴侶,而要積極培養"性"致,警惕婚姻臨界點,將婚姻磨損降到最低。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