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視頻
  • 焦點
  • 娛樂
  • 文化
  • 財經
  • 首頁 > 娛樂 > 最時尚 > 正文

    我本英雄 電視劇—我本英雄石亞楠的結局是什么

    蔣紹華導演的這兩部劇名字真“社會”,周氏風格撲面而來

    近年來,反映改革開放大潮的電視劇也越來越多了,今天給大家介紹兩部21世紀之處拍攝的好劇,《我主沉浮》和《我本英雄》,劇名真是非常霸氣,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社會”。非常有意思的是,兩部劇的導演都是蔣紹華,他拍攝的周梅森編劇的作品也不少了。

    我本英雄 電視劇—我本英雄石亞楠的結局是什么

    《我主沉浮》是一部反映當代改革生活的大型電視連續劇,不管是情節還是演出,都非常深刻。作者周梅森之前完成了《忠誠》、《至高利益》、《絕對權力》、《國家公訴》等優秀作品,所以這部作品更加老道了。

    《我主沉浮》劇情是省長趙安邦從北京開會回來,國資委主任孫魯生緊急匯報對偉業國際集團的接收情況。鑒于老總白原崴在海外轉移資金,趙安邦下達政府令,凍結該集團資產。一場產權大戰迅即爆發,海內外資本證券市場風起云涌,十幾億市值迅速蒸發,集團投資28億的平州港項目停工。故事就是在這樣復雜的經濟背景下發生的。

    《我本英雄》繼續延續了《我主沉浮》的主要脈絡,主題上仍然是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故事,驚心動魄又感人至深地講述了一個大中國的英雄故事。文山市委書記石亞南、市長方正剛構筑了鋼鐵立市的宏偉目標。為實現七百萬噸鋼鐵產量,他們盲目追求GDP,追求高速度,做了許多違規違紀、違背經濟規律的事情。

    之后文山鋼鐵基地陷入困境,經濟全面停頓。投資鋼鐵的企業家吳亞洲自殺謝罪。在處理危局的關鍵時刻,石亞南挺身而出,主動請辭,這與正常情況下牢牢保住自己的人來說是非常不同的,可以說把一個黨員高貴的人格力量完美展現出來。

    非常多的人都說《我本英雄》和《我主沉浮》是周梅森作品中最喜歡的兩部,非常敏銳的抓住經濟大潮中的問題。要知道《我主沉浮》在豆瓣上的評分達到8.5,要知道作為一部不受青年主力軍觀看的劇說,這可是非常高的分數了。

    同時,歷史評說從來不是簡單的誰對誰錯,而是非常復雜的過程,這也是兩部劇帶給我們的思考。

    運營人員:知行娛樂

    周梅森寫“續集”,連沙瑞金也腐敗了嗎?

    我本英雄 電視劇—我本英雄石亞楠的結局是什么

    南風窗官方微信公眾號:南風窗(SouthReviews)

    “我太喜歡它了,它是我兒子,我沒事就要收拾收拾他,打扮打扮他,然后欣賞欣賞他。如果一個作家、編劇,對自己的作品沒有這么一份心的話,他做不好。”

    一月的南京濕寒,陰沉的天色夾著薄霧,不似北方室內供暖,所以在家都要裹厚衣服。穿著一件黑色羽絨衣的周梅森打開家門,居家的模樣,少了扉頁照片上嚴肅凜然的樣子,多了幾分親切。

    周梅森的妻子提醒《南風窗》記者,講話要盡量大聲一點,周梅森耳朵不好。

    “幾乎是半聾了”,戴著助聽器的周梅森說。那是時代留下的傷痕,但時代也給了他幸福。

    1956年周梅森出生于江蘇徐州,出生沒多久就趕上饑餓年代。所以他長期營養不良,三天兩頭就生病的他打了很多抗生素,過度的藥物影響了周梅森雙耳的功能。該上學的年紀又碰上“文革”,十幾歲就在煤礦上從事生產勞動,礦上噪音極大,進一步損害了他的聽覺。

    一無所有,但寫作始終是他熱愛的事情。作家周梅森嶄露頭角,是在1978年,這一年他的命運逆轉,全中國人的命運逆轉。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文學沒有辜負周梅森的熱愛。他的第一篇作品《家庭新話》在1978年發表于《新華日報》。那時候77級、78級的大學生還沒畢業,人才緊缺,因為周梅森有小說作品,所以在1979年被抽調到《青春》雜志擔任編輯,自此開啟了他全新的人生。

    周梅森對改革開放充滿感情,他說,“在此之前,我所經歷的全是苦難”。加重的語氣,帶出他記憶皺褶里的痛苦。

    但此后,都是幸福。

    陪著時代走來的人

    1983年周梅森發表了他的成名作《沉淪的土地》,這部小說書寫了民國八年黃河故道上資本家、鄉紳和煤礦工人圍繞土地展開的斗爭。

    那時候周梅森就已經深刻地洞察到人性的復雜,不只是好與壞那么絕對。

    1985年周梅森任職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巨大的創作能量開始爆發,他以幾乎每年一部作品的速度出版了《莊嚴的毀滅》《軍哥》《黑墳》《神諭》《沉紅》等經典歷史小說。

    早年寫歷史小說,是因為歷史是最熟悉的領域,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那時候他太年輕了,沒有人生經驗。到了40歲以后,隨著閱歷的不斷累積,周梅森才覺得自己想通了。

    想通了什么?“要說的話,想說的東西,太多了,我可以講自己的經歷了,我的經歷有故事可說了。

    1994年,周梅森的家鄉徐州,基礎建設正如火如荼,一次回鄉采訪的經歷,讓他開始投身當代政治小說的創作。1994年以前,城市里基礎設施落后,水電供應都成問題,空調等電器還是奢侈品。以前體制活力不足,混日子、不作為的人很多,在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后,社會面貌煥然一新,周梅森的老家徐州也跟著動起來了。

    周梅森從中發現了意義感,1994年回老家采訪市委書記之后,他在徐州市人民政府掛職任副秘書長。在那期間看到了一場基礎設施的大建設。以此為背景,他在1997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政治小說《人間正道》,后來被央視拍成了電視劇。

    周梅森贊頌時代,但作品里同樣包含尖銳的批評。《人間正道》的出版和播出讓他遇到不少麻煩,《人民的名義》也一樣,難免被人對號入座。周梅森一概無視:一個作家,必須要有直面真相的勇氣。

    寫《人間正道》的時候,他發現很多人怕擔風險,不愿做事,為官不為,這也是一種腐敗。寫《至高利益》的時候,為官不為的現象少了,政績激勵讓官員們變得更積極,但一心搞政績,權力有時就會越界,損害老百姓,于是他又提出了新的問題:什么是我們的至高利益?

    周梅森早年研究歷史,明白歷史會重復和輪回,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人民的名義》中李達康為什么那么受歡迎?因為李達康愿意做事,敢于承擔風險。反腐是一場壓倒性的勝利,但反腐過后的惰政又再次成為問題。

    說到這里周梅森有點激動,這是他的專業,也是他的思想,更是他的社會實踐,很多東西隨著宏觀形勢的變化而不斷變化,他用手勢反復強調:作家需要在場

    周梅森始終在場。

    改革開放40年,他幾乎參與了每一場重要變革。也正是因為周梅森的在場,才讓他保持了旺盛的創作能量。他笑著說,自己也感到很奇怪,60多歲了,怎么還有如此旺盛的創作力和想象力?

    在場,就是參加各種社會實踐,通俗地說就是“愛湊熱鬧”。周梅森說,自己就愛湊熱鬧,哪有熱鬧往哪里去。“熱鬧的地方不能沒有我。”

    1989年周梅森下海經商。惠州市惠陽縣是全中國第一個可以出售小塊宅基地的地方,在幾十平米的土地上蓋房子,周梅森搞起了房地產。

    周梅森還是第一代股民。他有點得意:“股市、股改的歷史轉折過程中,我帶了一幫小股民,否掉了一家上市公司的方案。”那是2005年,周梅森寫了三封公開信,反對金豐投資股權分置的改革方案,一句“我憤怒”,道出了7000萬股民的心聲,那時的周梅森活脫脫一個仗劍走天涯的劍客。

    但劍客并不假裝清高,他直言經商炒股就是想賺錢,想發財,盡管并未實現。就像他喜歡的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一樣,辦了那么多工廠都沒發財,周梅森做生意炒股票,經常賠得一塌糊涂。賠了以后呢,也像巴爾扎克一樣,對資本的認識更深入了一步。

    這就是生活經驗,這些經驗都成為周梅森寫作的源泉,更是他在時代洪流中的在場證明。

    就喜歡在作品里琢磨人

    寫作才是真正能讓他賺錢的。他說:“我覺得我這一生都很幸福,我干著一個我很喜歡的事業,又賺錢。”

    在周梅森的一生中,做過煤礦工人,當過市政府副秘書長,做過生意,炒過股票,但他最喜歡的,還是寫作。他保持著每天至少寫2000字的習慣,從早上10點到中午1點。1點吃午飯,下午就散散步。如果半夜恰好有靈感,就拿個小紙條記下來,到了第二天工作的時候再寫,周梅森說自己房里壓了很多小紙條。“養成這個習慣也是近幾年的事,現在年紀大了,心臟不好,不敢熬夜了,以前都喜歡在晚上寫作。”

    除了寫作,周梅森沒有別的愛好,以前當工人的時候寫作是業余愛好,成了全職作家后,他就一門心思撲在寫作上。不打球、不下棋、不看歌舞,他家里的布置也很簡單,客廳的茶幾上只有茶壺,書房的書桌上只有一臺筆電和鍵盤,甚至都沒養一點花花草草。

    周梅森說自己除了散步,最多上網刷下新聞,硬要說愛好,就是喝點好酒吃點美食。

    “你要做一件事,一輩子做一件事,把它做到極致,肯定要舍棄許多東西、許多愛好。我不是故意舍棄的,我就是喜歡在我的作品里琢磨人,琢磨一個精彩的臺詞、精彩的對話。”周梅森對待自己的作品就像對待孩子一樣,既喜愛又嚴厲,還有些許霸道。

    《人民的名義》熱播后,周梅森又開始緊鑼密鼓地張羅下一部作品《人民的財產》。寫劇本的時候,他會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哪怕導演已經開拍了,他突然想到哪句臺詞不夠好,就會立刻要求改臺詞,而且周梅森不允許任何演員修改自己的臺詞,一句也不行。

    這是周梅森的職業尊嚴。“我太喜歡它了,它是我兒子,我沒事就要收拾收拾他,打扮打扮他,然后欣賞欣賞他。如果一個作家、編劇,對自己的作品沒有這么一份心的話,他做不好。”

    《國家公訴》《我主沉浮》《我本英雄》這三部電視劇還是周梅森自己全額投資的。“導演我請,演員我請,我賣給各臺,我覺得我做得挺好,與其受你資本制約,我不如單干。在任何一部劇,我都極其強勢,你必須按我說的辦,不然滾蛋。”

    寫作既靠天賦,靠人生經驗,也靠紀律。周梅森到了那個時間點就要開始工作。和家人去北歐旅行時,因為有時差,他半夜三四點醒來,外面冰天雪地,他就著爐火便開始寫作。《人民的財產》中,有三集劇本就是在旅途中完成的。

    最有成就感的是在赫爾辛基的機場,趁著轉機的時間,周梅森就把一集電視劇寫完了。“所以說我很喜歡這個東西,不覺得累。老婆逛商店去了,兒子在打游戲,老婆逛店覺得很幸福,兒子打游戲覺得很幸福,我覺得我寫作很幸福。”

    周梅森原先對影視并沒有興趣,他20世紀80年代時的《大捷》《軍歌》《國殤》等作品都被改編成了電影,但周梅森沒參與,版權賣了就完了。那時候上海電影制片廠給的版稅是800元,而周梅森的工資是30元,也還算是滿意的收入。

    后來央視要拍《人間正道》,周梅森版權賣了20萬元,但賣了之后劇組找不到人來改編,因為主題宏大,熟悉當代改革的人太少。時任央視電視劇制作中心主任胡恩找到周梅森,勸他親自動手把小說改成劇本,“哪怕寫個初稿也行”。那時是1998年,劇本稿費是一集1萬元。電視劇播出后反響熱烈,周梅森的書一下子又賣了11萬冊。

    周梅森突然明白了,原來電視劇的影響那么大,還能推動小說銷量,于是他對電視劇就不排斥了。也正是自那以后,他的小說幾乎都會被改編成電視劇,《至高利益》《絕對權力》《國家公訴》《我主沉浮》等政治小說相繼問世,隨后一一被搬上熒屏。

    和電視劇共生,周梅森每本書的起印量不會低于10萬冊,最多的達到200萬冊,而以前最多1萬冊。《人民的名義》被翻譯成英、法、德、日、阿拉伯等二十幾種語言走向國際市場。正是因為每部小說都跟著電視劇,才有最廣泛占有市場的可能性。既熱愛又賺錢,這就是他的幸福。

    在開始做編劇以后,也有人說周梅森的小說越來越電視劇化了。周梅森承認會有影響,但都是他的作品,兩者會互相協調。寫劇本時冒出的新想法,他就回過頭去加進小說。

    周梅森真切地活在滾燙的當下,有著少年的激憤正氣,又有時間打磨出來的圓潤智慧。他的筆下有官場沉浮,亦有小人物的掙扎,但凡時代里的,他都記下了。

    如果沙瑞金也腐敗?

    《人民的名義》電視劇和小說出來之前,周梅森已經沉寂了8年,熒幕上的反腐劇也消失了10年之久。這部劇一出來,網絡上議論紛紛:尺度真大,反腐反到副國級。小說的書封上也打著“潛心八年,六易其稿”的文案。

    有這么大的創作能量、這么熱愛寫作的周梅森哪能真閑得了這么久,這8年間周梅森也寫,只是寫了扔在抽屜里。2015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派人找到周梅森,希望他能寫一部和反腐有關的劇,因為十八大之后,那么多官員落馬,反腐成了舉國關注的大事,但卻沒有一部像樣的文藝作品。

    這一重任,自然非周梅森莫屬。

    雖然是最高檢找的周梅森,但他并不是手握“尚方寶劍”,《人民的名義》能火起來絕非偶然,一方面老百姓在情緒上需要這樣的作品,另一方面周梅森的分寸拿捏得當。用他的話來說,“中國沒有哪一個編劇、作家,像我這么了解政治。

    了解政治,也就寫得了政治,更懂得掌握分寸,周梅森的政治劇有兩個創作準則:第一,必須邪不壓正;第二,必須面對真相。

    “有的人寫得假兮兮的,不敢面對真相,滿嘴假話,官話套話,老百姓當然不愿意看。如果寫的全是丑惡和罪惡,看不到正義的力量,看不到人心所向,這也不行。”

    《人民的名義》之后,觀眾都期待著續集,面對觀眾的期待和自我的要求,周梅森覺得面前橫著一座大山。“如果純粹為了市場,在前一部作品的光環照耀下復制一把,那就毫無意義了。”

    周梅森翻過了自己創造的這座大山。主創人員看完《人民的財產》后都十分震撼。《人民的財產》故事更加曲折復雜,一共60集,全劇有四條線,國企腐敗是主線,接下來是京州市的官場生態、實體經濟的困境、小人物的掙扎。深受大家歡迎的李達康遭到了報復,還闖了一場大禍……說起新劇周梅森眉飛色舞,但他突然打住:不能劇透太多。

    在新劇中周梅森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如果一把手腐敗了怎么辦?《人民的名義》里一把手沙瑞金是好人,如果沙瑞金腐敗了怎么辦?

    《人民的財產》結合了歷史、政治和金融,可以說是周梅森40年寫作經驗的總結,也凝聚了40年來他對國家和社會的認識。“它絕不是一個企業的故事,它是一個國家的故事,是一個民族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宏觀敘事。”

    周梅森的確一直在場,但并未覺得自己是多么與時俱進,就是隨著時代走到今天。他說自己是個被時代的進步不斷改變的人,他絕不抗拒時代的進步,但如果有一天覺得自己跟不上了,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別反動”。

    尤其在年輕人面前,不要反動,要做一個寬厚的老頭,不要做一個尖刻的老人、刻板的老人。

    說完飲一口茶,天意漸涼,但壺中余溫猶在。

    作者 | 實習記者 姜雯

    編輯 | 李少威 lsw@nfcmag.com

    新媒體編輯 | 曹檸 cn@nfcmag.com

    排版 | GINNY

    (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www489tv.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jlzzjlzz亚洲jzjzjz|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观|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久久免费看黄a级毛片| 欧美网站在线观看| 噜噜嘿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xxxxx日韩| 天天综合视频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 在线观看麻豆精品国产不卡|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 | 3d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做性猛烈叫床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aa级女人大片喷水视频免费|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男人j放进女人p全黄|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欧美视频亚洲色图| 国内一级黄色片| аⅴ中文在线天堂| 日本三人交xxx69|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永久在线毛片免费观看| 午夜剧场1000|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蜜芽|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婷婷久久久五月综合色| 久久久久久久久人体|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国产v亚洲v欧美v专区| 香港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91香蕉视频污污| 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