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順瘋百度網盤資源(一路順瘋百度云資源)
2010年6月武漢華旗影視制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人在囧途》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該影片故事情節雖不算跌宕起伏, 但卻精彩出色, 尤其是笑料不斷, 片中的笑料包袱抖出得自然、暢快, 毫無造作雕刻之嫌。片中的兩個人物生動貼近現實, 一個冷淡刻薄, 一個熱情憨厚, 兩個性格迥異, 身份懸殊的陌路人走到一起, 在一路的窘相和尷尬之后, 最終達成了心靈上的默契。影片讓人們感悟到了藝術作品中經久不衰的主題:善良、正直感化冷漠和世俗。這部電影的主題不禁讓人想起1988年美國米高梅公司出品的《雨人》來。同樣兩位個性迥異的兄弟在旅途中經歷了一系列的尷尬困境, 最終智障的哥哥感化了精明的弟弟。這兩部電影有異曲同工之妙趣。
《人在囧途》影片開始介紹了兩位主人公:李成功, 聯合公仔文化集團的CEO。由于企業業績下滑, 下屬被他批得體無完膚, 狗血噴頭;牛耿, 小名牛蛋, 幸福牛奶廠資深擠奶工, 在春節前幾天問老板要工錢卻被告知一分錢也沒有, 要想要錢自己得去索要欠款。
兩位有著不同人生感悟, 有著天壤之別的人物同時踏上了去長沙的旅途, 一個回家過年, 一個索要欠款。
在石家莊機場, 李成功十分矯情地向機場工作人員抱怨著自己的機票不是頭等艙, 座位不是靠窗戶的, 這同時, 牛蛋也扛著自己的行李來到機場。從未坐過飛機的牛蛋不熟悉機場的一切手續和規則制度, 在上飛機前鬧出了許多笑話。上了飛機, 兩人碰巧坐在一起。牛蛋由于喝下了太多的牛奶, 非常不舒服, 便盼著飛機快快降落, 航班能夠取消。事情恰恰應了他說的話, 由于長沙大雪, 飛機無法降落, 返回了石家莊。
于是, 他們改乘火車, 在浩浩蕩蕩的春運回家大軍中, 兩人擠上了火車, 又碰到了一起。結果李成功的手下欺騙他買了張“山寨版”火車票, 自己坐在牛蛋的座位上十分的不自在。火車開了一路, 在一個不知名的地方突然緊急剎車停了下來, 牛蛋驚呼塌了, 結果確實是前方塌方。火車上的人被迫下車。
后又乘汽車, 結果汽車死火。這時的李成功狼狽至極, 成功的李成功從未經歷過如此狼狽、難堪的境地, 從來就是坐頭等艙, 從來就是呼風喚雨, 怎經得起如此的命運的蹂躪。而牛蛋卻是自始至終樂觀瀟灑, 一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灑脫, 這些艱辛對他來說不算是什么, 他一心想的是要回錢來, 回家過年。而李成功把這一切都怪罪到牛蛋的烏鴉嘴上。
在漢口汽車站, 他們遇到一女子乞討, 李成功用世俗的眼光揭穿了女子的騙術, 而牛蛋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了真誠, 他沒有聽從李成功的規勸, 把自己所有的錢都給了乞討的女子。李成功坐的汽車又由于道路塌方返回了漢口, 在車站他們又遇到了一起。在風雨交加中, 丟了錢包的李成功和身無分文的牛蛋在一家廉價的旅館住了下來。房間只有一張床, 手機插頭不能用, 廁所開關一扭就掉, 牛蛋睡覺打呼嚕磨牙, 房間外面的嘡啷聲, 這一切讓李成功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 他忍無可忍。后來因為走錯了房間, 被暴打了一頓。
在他們離開旅館時, 汽車上的乘務員追來, 她找了一晚上才找到李成功, 把他丟在車上的錢包還給了他。在輪渡上, 李成功無意間發現牛蛋去長沙要錢要找的人就是他。尷尬和挫折中好心人的幫助和牛蛋始終憨厚的笑容終于開始慢慢地融化李成功那顆鐵硬的心。就在這時, 他們發現了那個女騙子, 他們窮追不舍, 追到她家, 結果發現在一間簡陋狹窄的房間里, 她收養了好幾個孤兒, 并教他們學畫畫, 一個孤兒眼睛包著紗布, 她上街乞討就是為了給孩子看病。這樣一位小學女教師放下了自己的尊嚴, 只希望能把孩子的眼睛治好。在這時, 李成功又一次被人間的善良所深深打動。
他們開著中獎買來的面包車繼續前行, 卻因為牛蛋疲勞駕駛, 結果又翻了車, 兩人只得在荒郊野外過年了。就在人們合家歡樂之時, 兩個落魄的人開始相互地交起心來。牛蛋說, 他不是福將, 也不是什么妖精, 只是個烏鴉嘴。不過他知道人間自有真情在, 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 一路上總是遇到好人, 李成功也是一個。這時的李成功在經歷了一生中從未經歷過的艱辛后, 在這難得的冷靜中反思著自己:他不是個好兒子, 在父親臨終時不在身邊;他不是個好父親, 開家長會時, 班主任不認識他;他不是個好丈夫, 背著老婆找小三;他也不是個好情人, 不能給人家任何承諾。他這一輩子跟這兩天差不多, 很失敗, 牛蛋讓他看到了他人生有多狼狽。這時的李成功, 身上、臉上完全脫去了那副傲慢、世故, 而變得更加有人情味, 更加成熟。
最終, 滿身雞毛的李成功和牛蛋回到了長沙, 兩人歷經千辛萬苦, 歷經心靈的磨煉和洗禮, 這時儼然像兩位勝利凱旋的大將軍。
回到家, 賢惠的妻子沒有提及他的情人, 也沒有揭開他的傷疤, 只是依偎著他, 輕聲說, 回家就好。
牛蛋拿到了李成功派人給他的錢。手下問李成功牛蛋是他的什么人, 李成功說:“我的什么人, 我的債主。”一語雙關地道出了牛蛋是他心靈上的債主, 牛蛋的善良、樂觀讓他永遠牢記在心, 牛蛋對他的影響讓他永遠報答不盡。
《雨人》中的查理·巴比特也是一個跟李成功一樣小有成就的商人, 精明、自負。在得知跟自己關系不好的父親去世后, 依然冰冷默然, 但在得知父親把共值三百萬美元的遺產全部留給了一位莫名其妙的受益人時, 他勃然大怒。順藤摸瓜, 很快找到了這位受益人, 原來是他從未聽說過的、長期住在精神療養院的哥哥——雷蒙·巴比特。
就這樣, 查理帶著雷蒙踏上了回芝加哥的路程。然而, 這次路程卻橫生枝節, 讓查理遭受了如同李成功一樣的煎熬和折磨。雷蒙數十年來一成不變的作息時間, 固定的時間看固定的電視節目, 固定的菜譜, 從固定的商店買固定牌子的內褲, 拒絕乘坐飛機, 拒絕在高速路上行駛……在路途中, 查理被雷蒙這些古怪的生活習慣和因不諳世事而出的洋相弄得筋疲力盡, 十分狼狽。查理以西方人的方式像李成功那樣長吁短嘆, 詛咒著上天對他的懲罰, 他的窘況與李成功的窘況不相上下。
就在這充滿一連串的摩擦和爭執的路程中, 兄弟倆漸漸萌生了手足之情。一次, 雷蒙看到浴缸中注入的熱水, 他突然又一次情緒失控, 大喊:“熱水會傷到小寶寶, 決不能傷到查理·巴比特。”而這時的查理, 腦中那些模糊的童年的記憶漸漸變得清晰起來, 原來, 他本以為是幻想出來的“雨人”正是眼前的這位呆滯的哥哥, 這位遙遠記憶中的哥哥曾給他唱歌、安慰他, 卻因為差點燙傷查理才被父親送到了療養院。這時的查理那顆冰冷的心開始慢慢地融化, 這時他才體會到了父親對他的關愛和呵護, 父母和哥哥為他做出了多么大的犧牲。
最終, 查理沒能贏得雷蒙的監護權, 而這回本想追回自己應得的遺產的查理在意的不再是金錢了, 而是真心地關心起哥哥來。最終, 看似不知人間情為何物的哥哥把頭依在弟弟的頭上, 流露出了無限的依戀。
雖然《人在囧途》遠不如《雨人》在制作上細膩感人, 但在主題表達和手法上, 兩部電影卻有著許多相似之處。
首先, 兩部電影的大部分劇情都是沿著旅途的行程鋪展開來的, 同時他們的路途都充滿了意想不到的枝節。兩部電影故事情節沒有什么驚濤駭浪, 都是在循序漸進的故事延展過程中, 不斷地增加尷尬的喜感和不經意的自然的傷感, 隨著一系列的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 人物形象也更加豐滿和凸顯, 最終在故事高潮中, 兩位自負的富君子被蹩腳的善良所感化, 對自己錯誤的人生態度幡然醒悟。兩部影片都成功地宣揚了現實社會中的善與惡的人性對比。
其次, 影片中兩個人物一正一諧, 雨人和牛蛋都是那種讓人看不起的小人物, 他們令人發笑的行為卻凸顯出他們的質樸和善良。李成功和查理外表光鮮但內心冷漠。這兩類人無論從外表上還是內心方面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和襯托, 土得掉渣的衣褲和西裝革履不僅相互反襯出不搭調的喜劇效果, 也相互反襯出人們不同的處世之道和人生態度:真誠與冷漠, 善良與世故, 從而產生了感動人心的教育意義。在人物刻畫上, 中國的徐崢、王寶強和美國的達斯汀·霍夫曼、湯姆·克魯斯都有上乘的表現, 為電影增色不少, 使得兩部電影中人物的表現和刻畫都異常地成功。
然而, 在處理手法上兩部電影存在著一些不同。《人在囧途》運用了現實主義的手法, 從人物和生活的細節出發, 貼近生活現實, 真實地再現了農民工的艱辛, 春運的繁忙, 縣城旅館的簡陋, 農民的淳樸, 可以說是極盡了細節描摹之能事。而《雨人》則在現實中添加了許多浪漫的色彩、感人的音樂、宜人的風景。除此之外, 《人在囧途》是一部喜劇片, 刻意夸張的搞笑產生了很好的喜劇效果。而《雨人》則是一部正片, 雨人的一些古怪難堪的行為確實讓人好笑, 但是, 霍夫曼把這位智障的中年人演繹得那么讓人憐惜, 讓人們的笑聲與喜劇片的笑聲有了本質的區別。
《人在囧途》在編劇中有不少破綻。但是, 在中國影視事業中, 能夠制造出如此程度上的不事雕琢、收放自如的喜劇效果已實屬不易了。有人指責《人在囧途》有抄襲美國《一路順瘋》之嫌, 然而, “但就算《人在囧途》嚴絲合縫地把《一路順瘋》的劇本照原樣扒過來, 《人在囧途》的編劇也做到了不錯的本土化處理, 沒有搞成那種不倫不類的生吞活剝, 而是和中國現實社會做到了一個相對比較好的結合。”
但是, 《人在囧途》中存在著一點無法原諒的缺憾, 這也正是我國部分電影的致命的弱點。影片中安排了一位清純而懂事的小三, 給影片帶來了小小的缺憾。電影作為一種大眾共享的藝術應該遵循精神熏陶、心靈感化的正確的道德指向, 然而, 《人在囧途》還是未能脫離部分中國影視中的媚俗的惡習, 未能把握住正確的道德評判。在這部喜劇影片中, 對于李成功的這種三角關系, 沒有任何喜劇的成分, 卻給予了他和情人太多的同情, 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在男女感情戲的編劇方面, 我想我們還應該多學一學像《雨人》這樣的具有正確的道德評判的經典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