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型車展有哪些,全國大型車展有哪些城市
Hello大家好!
10月6日,已經停擺三年的日內瓦車展正式復活。
10月底,停擺四年的東京車展也要重新拉開帷幕。
無論是日內瓦車展,還是東京車展,都位列于傳統五大國際車展之列,是昔日汽車業界最重要展會之一。
但今年,日內瓦車展和東京車展都有點“變味兒”。
日內瓦車展:
從世界頂流到偏安中東
1924年日內瓦車展誕生,將于明年迎來百年慶典。但從2020年開始,日內瓦車展已經連續四年官宣取消,到2023年末,日內瓦車展終于復蘇。
日內瓦車展昔日輝煌
瑞士地處法國、德國、意大利三個汽車強國之間,而日內瓦是這個國家第二大城市,是享譽世界的鐘表之都,由“鷹與鑰匙”構成的日內瓦印記就代表著制表工藝最高級別的精良。這里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金融之都之一,古老的私人銀行管理著全球富豪萬億級資產。
雖然瑞士沒發展起自己的汽車工業,但汽車早早進入了富足的瑞士人的生活。1920年起,日內瓦人就組織起交通工具展會。1924年,日內瓦車展已經正式定型。
日內瓦憑借相對中立的地位,高消費的環境,緊鄰日內瓦國際機場便利的交通環境,逐漸成為世界豪車的重要展臺。在五大車展中,日內瓦的關鍵詞是:豪華與前沿。無數車企都在日內瓦展示品牌高端車型、前瞻概念車。
日內瓦車展還有一點不同于其它國際車展,日內瓦車展是五大國際車展中唯一一個每年舉辦的,其它車展大都兩年一屆。如此高頻,舉辦日期多為年初,讓日內瓦也有著每年汽車潮流風向標之美譽。
日內瓦車展,不在日內瓦
2023年日內瓦車展,舉辦地在新時代的財富中心——中東。2021年,卡塔爾就從入不敷出的日內瓦車展組織者手中買下了這一品牌,將卡塔爾多哈設置為日內瓦車展的分會場。2023年,在年初的日內瓦再一次官宣取消車展的情況下,日內瓦車展的復蘇選擇了卡塔爾多哈。
對比往年的日內瓦車展,今年不管規模還是質量都有所下滑。有31個知名汽車品牌參展,僅有10 多款全球首發和 20 多款地區首發車型亮相。2019第89屆日內瓦國際車展,則有70余款新車發布。2023年上海車展,則有全球首發車93臺。
日內瓦車展的看點
還是有不少車企愿意給日內瓦車展這一響亮的名頭一點面子。
大眾在多哈首次展示了全新一代途觀,作為曾經城市SUV銷量王者,在往年這應該是新聞媒體的焦點。全新Tiguan將提供普通版與R-Line版本兩款,動力部分則會有汽油、柴油、輕混、插混四個版本。外觀則與大眾旗下ID.系列電動車趨同。
奔馳帶來全新的CLE,這是奔馳全新車型,取代了此前的C級Coupe與E級Coupe車型,與CLS、CLA等轎跑車保持一致的命名風格。依舊基于C級底盤開發。
除了大眾、奔馳的全新車型,奧迪展示了中期改款的SQ8、MINI向公眾展示了全新MINI JCW COUNTRYMAN的內飾。起亞也展示了純電動SUV EV9與全新中大型轎車K8。總體而言,亮點有限。
哪怕是志于出海,重視中東市場的中國車企,也僅有奇瑞、領克對本屆車展較為重視。奇瑞旗下的星途、歐萌達兩個品牌都在車展展示了較多新車,比如在國內見不到的純電歐萌達。領克也將全系列產品帶到了卡塔爾。
漸行漸遠的國際車展時代
日內瓦車展轉移到卡塔爾確實影響力難比從前。當然,按照日內瓦方面說法,這只是“分會場”,明年年初日內瓦車展仍將回到瑞士以迎接自己的百年慶典。話雖如此,但仍掩蓋不了如今國際大型車展的沒落。
月底,日本將迎來東京車展。東京車展傳統上是日系品牌發布新理念的主場。但因面向日本、東南亞市場的右舵產品較多,在國內關注度較低。今年的東京車展,已經有不少品牌發布了參展車型。如大發、鈴木等已經遠離中國消費者視野的品牌。
今年東京車展同樣是因疫情持續取消后的首次回歸,有一點不一樣:去年年底,時任日本汽車協會負責人的豐田章男就宣布,東京車展將改名為“日本移動展”。參與廠家似乎更多,但背后更多是單純的新車展示規模已經不足,從新車展覽向行業展會進行轉變。
更名的不僅僅是東京車展一家。五大車展之一,在德系品牌強勢時影響力巨大的法蘭克福車展,也從今年起變成了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展現對新出行、新能源、智能汽車的更多關注,也從法蘭克福搬到了慕尼黑。
傳統的五大車展中另外兩個:巴黎車展、北美車展都在2022年迎來疫情后的復蘇,但同樣規模、影響力大不如前。巴黎車展只有法系品牌發布寥寥幾款新車,北美車展的主角也變成新能源汽車,新車數量大幅下滑,最出圈新聞居然是美國總統到訪。
車展時代結束了嗎?
很多媒體將五大車展的落寞解釋為因疫情導致的宣傳方式轉變。在疫情期間,車展的停辦、線下活動的受限,讓傳統車企也不得不嘗試起線上發布會等新形式。尤其是在接受新事物方面較為積極的大眾,疫情期間成為線上發布的主要推手。嘗到了互聯網甜頭的車企,不再重視展會。特斯拉將類似蘋果的數碼產品發布會模式帶到汽車行業后,車企也越來越重視在自己為主的活動上發聲,而不是在熙熙攘攘的展會上搶麥。
車企的冷淡,讓國際車展在加速的“割據化”,慕尼展,豐田、本田、日產、通用、起亞等非歐車企繼續缺席。本就有強烈地域傾向性的慕尼展、東京車展、北美車展、巴黎車展,都越來越依靠本土車企撐場面。以往標榜中立性的日內瓦成了最大輸家,去年8月,主辦方宣布取消2023年的日內瓦車展,原因是“多數汽車制造商無法保證能參加車展”。
時代的變革,也在沖擊車展的地位。去年北美車展遇冷,最大的原因竟然是大部分車企將新車的發布、展示放到了時間臨近的北美消費電子展(CES)。在新能源、智能汽車的沖擊下,車企都在努力擺脫自己的“傳統”形象,讓自己向科技企業靠攏。
寫在最后
更尷尬的是,可能是車企本身也沒有什么可以展示的東西。幾大傳統車企在努力進行新能源轉型,產品都處于一個尷尬的過渡期。大眾途觀這樣的產品,雖然在市場上仍然重要,但已經難以成為輿論焦點。或許這才是車展紛紛遇冷的根本原因,這些圍繞歐洲、日本、美國傳統車企的車展,自身沒有了靠山。否則,無法解釋中國的車展為啥依然火熱。
中國也成為所有全球性車展的議題,去年巴黎車展中國新能源汽車就已經大軍出擊;而今年的慕尼展,中國車企也唱起了主角。即將到來的東京車展,和明年的日內瓦百年車展也注定少不了中國汽車這個議題。只有拒絕中國汽車的北美車展,還能在中國汽車出海浪潮中充耳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