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絕代雙雄【電視劇絕代雙雄主題曲視頻回放】
深海記憶之《絕代雙雄》
《絕代雙雄》是1986年新加坡電視機構制作的一部經典電視劇,1994年引進內地。講述的是十世紀末際的中國,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滅了之后,出現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先后出現過梁、唐、晉、漢、周,歷史上稱為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短短的五十三年,出現了五個朝代,在中原以外的地區,也先后出現過吳、楚等十國,這個混亂的時代,歷史上稱為五代十國。《絕代雙雄》便是以此為背景。
終于找到了這個網絡資源,查詢很多年,都沒有相關信息。這部電視劇和主題曲是我腦海里非常深的記憶,很欣慰,在那些年中新加坡,臺灣還有香港可以把中華文化傳播的如此美好,如此感人,令我有種自豪感。此外,新加坡制作的《東游記》也是我小時候很喜歡的劇作,前些年春夏時分我還重溫兒夢。不同的是,絕代雙雄卻只是存在于我的回憶夾層中,這么多年,除了高中時期跟一個朋友談及與此,唯有與家慈可以敞心而聊。我本身就很喜歡甚而沉迷中華文化,尤其是歷史變幻之際的風云故事更是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于此,五代十國和宋初的歷史第一次洗禮了我,這個時候我還上小學著。因而燭光斧影的典故在我十歲之前已經了然于心。細言之,片中宋祖的文治武功以及中華變遷的氣勢恢宏感染了幼時的我,加上主題曲的大氣磅礴兼具委婉動聽。深入我心!
小時愛看書,則思域廣,也只有通過書本或者影視作品來穿越這千年時空或者熟悉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于我,這不僅是兒時的回憶,更是我回歸中華傳統文化的夢鄉。
附絕代雙雄歌詞:
重溫經典老劇《絕代雙雄》
最近重溫經典古裝連續劇《絕代雙雄》,該片以宋太祖趙匡胤和南唐后主李煜為主線,牽出一段五代十國群雄逐鹿豪強爭奪國恨家仇兒女情長,最終北宋完成統一大業的背景故事,是新加坡電視機構于1986年制作并首播,1994年中國大陸引進。
在于我看來,趙匡胤和李煜,就長得像劇中演員林明哲和李文海這般,一個武藝高強粗獷豪放精通謀略,俠肝義膽為國為民,一個優柔寡斷儒弱無能,終日尋歡作樂懶理朝政,彈琴奏樂吟詩作對遠比富國強兵重要。北方與南方果然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景象,北方是一天天想著如何擴張版圖完成一統中原的霸業,南方是歌舞升平不知干戈為何物。所以說,趙匡胤的前半生,在巔沛流離和豪強爭奪中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而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再一舉揮師南下攻占金陵。而李煜,前半生在太平盛世中與宮女把酒言歡,身邊的大臣都是須溜拍馬貪生怕死見利忘義之徒,后半生則在飄搖動蕩中茍延殘喘,忍辱偷生,說白了,宋太祖的一生,是前苦后甜,李后主的一生,是前甜后苦。
現在重溫這部老片,發覺其實當時這撥主要演員也不過二十多歲,卻可以把時間跨度二三十年的歷史人物刻畫的生動傳神,臺前幕后的工作人員,都在時代背景、故事、人物性格等方面上下了苦功夫。沒有華麗的化妝,服裝,布景,特效,沒有浮夸生硬的臺詞和不堪入目的劇情,劇中戰爭場面很普通,打斗場面遠沒有今天這般精致,但是即便是這樣,縱觀全劇其中包含滿滿的是對歷史的尊重,對人物的細心琢磨,除了兩位雙雄宋太祖和李后主,趙光義,小周后,柴榮,鄭恩,李璟,李從善,陶三春,林仁肇,每一個人物都是詡詡如生宣然在案,仿佛就是從史書中走出來的眾人。
另外畫龍點睛的最大亮點就是全劇的歌曲,劇中的配樂古典、大氣、非常符合歷史的演繹,聽起來蕩氣回腸。第三十五集結尾處,南唐滅亡后李煜由宋兵帶領前往汴梁,押解途中文武百官老少百姓的諸多不舍,背景音樂響起了《山河淚》,這正是李煜的千古名作,配上演員的動作表情,不禁讓人唏噓,真是凄美感人。片頭曲《風雷動》氣勢豪邁,《回首塵緣》《虞美人》《獨上西樓》都和劇情貼合的非常緊密,而且還是同一個人蕭麗珠所演唱,老一輩的歌手果然身手不凡,奔放的,抒情的,失意的,婉約的,各種風格都信手拈來。
雖然整部劇有杜撰虛構的成分,但是,還是不妨礙我們看這部家國情懷、故土難離以及英雄相惜、兒女情長的歷史長歌。現在的新加坡再也不拍古裝劇,不拍歷史人文情懷劇,所以一切都成過往,經典一去不復返,正是應驗了那句歌詞,往事如煙似夢,轉眼歲月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