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電視劇(百姓電視劇綠葉的結(jié)局)
現(xiàn)在不要說窮人,就是真正反映平民老百姓生活的影視劇能有幾個?具體原因主要是兩方面吧,一是目前的市場口味相對集中,受眾對相關題材不是那么感興趣,二是足夠多的創(chuàng)作者有這個能力和意愿,踏踏實實拍攝這樣一部影視劇出來。
要說過去,這樣的平民題材影視劇是不少的。當時的受眾普遍接受這樣的題材,因此有關機構(gòu)也愿意去拍。比如當年風行一時的農(nóng)村題材電視劇《籬笆·女人和狗》。這部劇推出之后大受歡迎,而后又接連拍了兩部續(xù)集,反響也都很好,還留下了《籬笆墻的影子》、《再也不能這樣活》等經(jīng)典歌曲。
城市平民題材電視劇的典型代表是《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梁冠華主演,反映的是北京胡同里的一大家子人的酸甜苦辣,在當年獲得上下一致的好評。劉恒這部小說還拍過電影叫做《沒事偷著樂》,馮鞏主演,也獲得了不錯的反響。
隨著影視行業(yè)市場化步伐的加快,影視觀眾的主體越來越年輕化,尤其是電影方面,因此才有了脫離實際的《小時代》等電影問世,而一些平民題材小制作不被看在眼里。相對來說電視劇還是有相關題材在拍攝,但影響力大不如前,人們看到的都是光鮮亮麗的上班族,要么就是峨冠博帶的古裝人物。真正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優(yōu)秀影視劇,而且還形成一定影響的,這些年并不多見。
要說有,2018年的華語票房黑馬《我不是藥神》算是一部。它關照的大多是百姓,甚至是窮人,而且其中還有臺詞說到“窮病”,片中很多片段和臺詞還是能讓人看出悲憫。
《我不是藥神》的票房和口碑雙成功也說明,只要肯下功夫,敢于去嘗試,愿意去引領,平民題材照樣受歡迎。馮小剛說中國的電影觀眾是垃圾觀眾,一方面相關問題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觀眾的趣味也是創(chuàng)作者引領的,創(chuàng)作者們沒有創(chuàng)作出好的值得欣賞的作品,觀眾就只能看目前能看到的這些。
期待更多平民視角的影視劇能夠擴大影響,讓最為普通的老百姓身心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