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娥皇電視劇、周娥皇電視劇,跳舞
電視劇《問君能有幾多愁》,講述了唐的滅亡,以及宋的興起。李煜與趙匡胤一文一武,卻同時愛上了周娥皇。
可惜命運弄人,周娥皇先遇到了趙匡胤,卻又被李煜所看中。為了家族,不得不嫁。婚后周娥皇與李煜,的確是夫妻和美。看起來,周娥皇應該是幸福的。
可后來,為什么周娥皇卻撒手人寰了呢?有兩個孩子接連喪命的緣故在其中,但更多的原因,還是李煜。可以說,李煜是害死周娥皇的罪魁禍首。
李煜,文人與皇帝,他選擇了前者
李煜,是一個皇帝,但同樣也是一個大文人。一首春花秋月何時了,至今傳唱。但在他所處的年代,文人卻恰恰是最沒用的。
只有盛世,文人才能錦上添花,但在亂世,依靠的還是武力。在文人與皇帝之間,李煜選擇了當一個文人。所以唐朝,傳至他的手中必然會滅亡。
而他跟娥皇,相識源于好奇。一個長得極美,又極具才華,與別的大家閨秀有點不同的女子,突然間入了他的眼。
這一下子,就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但這也僅僅是好奇,就算是成親后,他也依舊不懂娥皇。
李煜要的,只是花前月下。而娥皇,自有她的報復。雖會,卻真正的不愛那些春花秋月,追求更遠。
娥皇雖然滿腹才情,卻格外的理智。所以她能當好王妃,能當好太子妃,能當好皇后,卻滿足不了李煜那顆,永遠停不下來欣賞美的心。
文人看似深情,卻也最無情
李煜尚且深愛著娥皇之時,可以不斷地寫信,眼神灼熱而深情。可是這份深情,是最可怕的。李煜不會在乎娥皇接不接受,只會一味地朝著自己的想法去做。
就好比陸游跟唐婉,一首釵頭鳳,傳唱至今,可那又有何用。如果不是陸游,唐婉不會落得那般下場。
苦苦糾纏,卻護不了唐婉安全。只會一味地把唐婉,往自己的想象中拉。李煜也是一樣,他一直幻想著的,是充滿著光芒的愛情,而不是平淡無味的現實。
所以他跟娥皇成親后,遇到了窅娘,突然間就眼前一亮了。自從成親后,娥皇就收斂起了以往的放縱,自然跟隨心所欲的窅娘有所不同。而這個時候的窅娘,更能得李煜的另眼相看。
可以說,他們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從不會考慮別人,只要自己的追求能得到滿足就好。放眼望去,古代好多文人,都是如此。
要不怎么說,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以前大多數人都目不識丁,所以將文人的地位,捧得極高。
這也造就了文人的肆無忌憚,因為不管他們做什么,都能找到合適的理由。明明是死纏爛打,卻偏偏可以用最美的辭藻去形容。
明明是負心漢,卻也能給自己找到合適的理由。就好像李煜,說什么對周家敏是真愛。可他何嘗想過,當年對娥皇,也是真愛呢?
看似深情的文人,當真是碰不得。負心尚且罷了,就怕如陸游那般,不把唐婉逼到絕路誓不罷休,還能口口聲聲的說著愛。
抓得住的現實,遠比虛無的承諾靠譜
與李煜相比,趙匡胤這個武將,始終愛著娥皇,卻從未給娥皇,招惹來麻煩。因為他知道,他只能偷偷地去見娥皇。
如果被人知道,娥皇與他見面,會給娥皇帶來各種麻煩。所以通過窅娘遞話,就算娥皇不愿相見,他也不會窮追不舍。
要不,就憑他逐漸強大起來的實力,想帶走娥皇,又有什么難的?
李煜與趙匡胤,一文一武,一個虛無縹緲,一個腳踏實地。抓得住的現實,遠比虛無的承諾更靠譜。
他們倆都是皇帝,如果娥皇嫁給了趙匡胤,最終成為皇后,也會面對后宮女子。但這部劇中,娥皇對窅娘,并不是很針對。
可見,就算是趙匡胤納后妃,娥皇也會好好的當這個皇后,不至于慘死。
真正刺激到娥皇的,是李煜跟周家敏勾搭上了。娥皇知道,作為皇帝,李煜有后妃很正常。
但李煜跟周家敏,卻如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她的心頭。
當娥皇離世,李煜的眼淚,詩詞,顯得那么的嘲諷。人已不在,做這些假象又有什么意思呢?
李煜的一輩子,其實都活在自己的假象之中。最終,李煜跟周家敏的結局,只能說是大快人心。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文人啊,只能是看看而已。有那點功夫悲春傷秋,不如做點實事。只可惜,他們早已經習慣了沉浸在虛妄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