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西安事變(電視劇西安事變變免費全集)
西安事變前夕,紅軍到達陜北,蔣介石欲將西安作為陪都考慮,西安一時成為全國的焦點城市,是中統、軍統、、日本人、中央軍、東北軍、西北軍各方情報特工人員爭奪的前沿。為奪取解放勝利,地下人員武仲明以孿生哥哥武伯英身份潛入西安。 武仲明剛到西安,便面臨一場生死考驗。辦公室的新派女性黃秀玉對其瘋狂示愛。而一直追求黃秀玉的特務科長胡漢良處處為難武仲明。更令武仲明意想不到的是,已經與哥哥離異的嫂子沈蘭,竟然回到西安尋夫。特務頭子齊北以聯絡官的身份赴西安黨調處就職。危急關頭,武仲明在沈蘭和組織的幫助下,將危險一一化解,送出情報。
2011年,一部由王學兵,劉佩琦,余皚磊,車永莉,張延主演的諜戰劇《暗紅1936》播出,該劇講述了1936年的古城西安,陜西省黨部新生武伯英意外發現了引發西安事變的絕密手諭情報,進而引發明爭暗斗的故事。
喜愛諜戰劇的觀眾很多,而近年來,熱衷于拍攝這個題材的影視創作者也很多,但是在同類作品數量過多時,就會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甚至出現一些披著諜戰劇外衣的偶像劇,言情劇,嚴重的拉低了國產諜戰劇的制作水準。究其原因是因為某些創作者對于諜戰劇的定位模糊,同時熱衷于追逐熱點,對于諜戰劇的拍攝沒有采用嚴謹的創作態度。一部好的諜戰劇首先要有扎實,精彩的劇本做基礎,同時還能夠通過鏡頭語言完美的展現出故事的魅力所在,緊張刺激和懸疑反轉充斥著各種斗智斗勇的橋段,情節飽滿,人物塑造深得人心,才能夠打動觀眾。而除了故事情節精彩,邏輯思維也一定要嚴謹,絕不要出現那種很難自圓其說的橋段,能夠成功挑戰觀眾的智商是諜戰劇的關鍵,這對編劇的要求會很高。尤其那些觀眾無法忍受的劇情漏洞和硬傷,對于觀眾來說最無法接受。還有的諜戰劇比較浮夸,那種對劇中男女主人公的無所不能無堅不摧,近乎“神化”的效果不但會引發觀眾的吐槽,更會讓觀眾棄劇,將某些編導,演員“封殺”于自己的選擇之外。
而我們介紹的這部《暗紅1936》則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諜戰劇作品,這有賴于編導認真的創作態度和一眾演員奉獻出的精彩演繹。同時該劇的成功之處還在于它對人性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在諜戰背景下,一對孿生兄弟的意外錯位,一個男人與三個女人情感糾葛,一個潛伏者與三個老牌特務的終極較量,構架成本劇跌宕起伏的獨特看點。在信仰與情感的碰撞下掙扎,在繁復錯亂的人物關系下生存,以及劇中那些勾心斗角化險為夷的燒腦智斗,共同構成了本劇的主題。劇中劉佩琦飾演的老牌間諜齊北與王學兵飾演的我黨潛伏特工武仲明上演的對手戲更讓觀眾津津樂道,這也成就了這部諜戰劇的口碑,最終7.4分的豆瓣評分說明了觀眾對于本劇的認可。
七年后的2018年,一部名為《密查》的諜戰劇播出,細心的觀眾朋友們發現本劇中的主人公還是武仲明,同時這部劇的劇情似乎也與《暗紅1936》有著若有若無的聯系。因此很多觀眾把《暗紅1936》稱為《密查》前傳。不過,這兩部電視劇講述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一九三八年,在抗日戰爭、國共合作背景下,蔣介石聽信讒言授命西安特務組織,密裁第十八集團軍高級參議、黨員宣俠父,此舉引發強烈抗議。迫于輿論壓力,被迫在西安成立破反專署,調查宣俠父失蹤案。地下黨員、原中統特工武仲明,成為國共雙方共同認可的破反專員。武仲明領銜的破反專署,集結了西安軍、警、特和八路軍西安辦事處各路人馬,敵中有我,我中有敵,錯綜復雜,調查之旅甫一啟程即步步陷阱、危機四伏!武仲明徹查宣俠父案兩個月間,不僅是刀鋒上的對決,也是人性的較量。在地下黨組織引領下,正義同道前仆后繼追尋下,武仲明終于查明真相,拿到了密裁宣俠父手諭。迫于證據確鑿,蔣介石不得不向認賬,自吞苦果。
從時間來看,《密查》所描寫的故事發生在《暗紅1936》的兩年后,它講述了在國共合作的關鍵時期,圍繞高級將領宣俠父離奇失蹤,為了調查真相,武仲明介入調查的故事。這部電視劇由鄭凱、鄧莎領銜主演,于榮光、連奕名、常鋮、亓航、曲翊宏、張博涵等人主演。
電視劇《密查》在保留了傳統諜戰劇曲折多變,跌宕起伏的劇情與針鋒相對,生死博弈的格局基礎上,融入了偵探推理元素,將案件偵破的層層推進和推理的抽絲剝繭帶入其中,增強故事的可看性和精彩程度。同時,這部電視劇的情節緊湊,高潮迭起,因此在播出后很容易的就占據了收視冠軍的位置,有觀眾評論本劇:“看的太過癮了,諜戰新高,人設帶感,演技在線,畫面細膩,臺詞流暢,年代感很強”。但是隨著觀眾欣賞水平的提高,本劇中暴露出來的服裝太新潮,個別情節不嚴謹的問題也遭到觀眾的吐槽,最終《密查》斬獲豆瓣6.4的評分,相對于它的收視表現,似乎略低一些。
據說該劇的創作團隊在本劇獲得收視成功后,正在醞釀《密查》的續集。看來武仲明的故事還會繼續的伴隨我們,而大家在欣賞這部電視劇時,最好將《暗紅1936》一起來欣賞,將這兩部相隔7年制作,講述同一人物的作品進行一下比較,那種體驗應該是很獨特和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