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300h配置參數(es300h 參數)
人有性格,車也有性格,兩者交互配合、碰撞摩擦,總難免產生一些欣喜、憤怒、悲傷、快樂,難免產生一些故事...放下一身疲倦,從車里走出來的時候,我總是會在想:“到底是人造就了車,還是車影響了人。”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遇到了這臺雷克薩斯ES300h。
雷克薩斯ES在國內的知名度挺高,它甚至承擔起了雷克薩斯品牌在華的一半銷量。ES車型比起IS更為實用,又比起LS更加親民,加上骨子里針對大陸國家的設計,ES車型在環境相當的北美市場同樣很受歡迎。
不知是否受到了豐田運動化設計的影響,比起老款車型,新款雷克薩斯ES的設計要顯得更為放縱——大面積的縱向紡錘形格柵、造型銳利的大燈、鋒利的車身線條以及和車身融為一體的擾流板,很難想像,這樣的離經叛道會出現在一款豪華品牌中大型車上。畢竟那些作為標桿的歐洲豪華車,可都喜歡把那一絲個性藏著掖著,生怕蓋過了主人的氣場。
雷克薩斯管這樣的外觀叫做東方美學,只不過這樣的獨特美學,總會教人認為車主會比實際年齡要小上5歲罷了。為了進一步展現這來自東方的獨特設計,雷克薩斯還為ES準備了木紋飾板或竹飾板,但在大部分區域,ES依舊會使用做工精致、縫線挑剔的皮革修飾內飾。
有了液晶儀表盤和12.3英寸中控多媒體屏幕的加持,這臺ES300h本應可以順理成章地把當下最流行的科技感往內飾設計里加,但最終,它的設計師還是讓它傳承了雷克薩斯一貫的風格,并未讓這兩塊屏幕喧賓奪主。也正是如此,想必在10年后、20年后,也會有人懷念這款ES內飾設計的神韻,而不是將它的內飾看著是老舊的、過時的、沒有心意且不耐看的古董。
至于儀表,雷克薩斯也并未讓其去顯示太多的信息,僅在最顯眼的部分布置了水溫表、油量表、轉速表以及車速和擋位,連續航里程,都采用了非常小的字體布置在不算太起眼的地方,可謂簡要明了、主次分明。因此,開著這臺ES300h,你是不可能有太多焦慮的。
馬克萊文森(Mark Levinson)的音響和單碟CD機一起出現在了ES300h的配置單上,17個揚聲器,配合那ANC主動降噪科技和雙層降噪玻璃營造的NVH,行走于鬧市之間,內心也能拋棄喧囂,感受到獨一份的平靜。的確,一臺車配置這么多,有些配置本身就不是該拿去和人攀比的,而是該在掏出錢之后,靜下心去認真享受;將這樣的配置拿去和別人解釋,實在是太累了。
借著接近5米的車身長度,以及足足2870mm的軸距尺寸,空間自然并不是這臺中大型車需要擔心的地方。雖說ES的后排座椅沒有LS那般體貼入微,但想找一個舒適的姿勢卻也不難,至于前排座椅,比起去強調包覆力和側向的支撐,ES反倒是更希望你能就這么夠舒舒服服地坐著。
Eco、Normal和Sport3種駕駛模式,我相信,大多數人用得最多的一定是Eco。
開得起雷克薩斯,卻加不起油?不,請先別讓那刻板的印象干擾你對Eco模式的理解——先開著它轉兩圈,感受一下發動機、電機和變速箱之間的配合,體會一下在連貫與順暢之余,而在不經意間從細節中流露出的那種獨特質感,你就會明白為何有人如此喜歡雷克薩斯這個豪華品牌了。
當然,混合動力車型還有個優勢,那就是加滿一箱油之后,你足足可以開著它上下班代步一個月。以市區4.0L/100km的實際駕駛綜合油耗來看,一箱油跑上千公里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毫無疑問,ES300h的動力表現不可能太暴躁,卻又比許多老式6缸機器來得要有質感一些,有8.9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績,ES300h在車流里加速超車也都是游刃有余的,唯獨在深踩油門的時候,發動機的噪音才會被傳入車內。再配合回饋線性的方向手感和富有韌性的底盤,舒適的駕駛感受就這樣被雷克薩斯營造出來了。
的確,這種快慢自如的感覺,才是雷克薩斯車主所追求的,即使一個急性子,開著這臺ES300h也會不自覺地慢下來,甚至遇到加塞的人也會主動讓一讓。而這種近乎淡然從容的態度,不是那些十來二十歲還在比零百加速的人所能理解的,也不是那些剛畢業剛工作家里就配置跑車的人所能理解的。
又回到了開頭那個問題,到底是人造就了車,還是車影響了人...好吧,或許是2萬塊的終端加價,才是這臺ES300h最讓人猶豫的理由吧...
輪到你說:在什么樣的年紀,你會為自己選一臺雷克薩斯ES300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