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涉水多久才會出毛病—靜態水淹車一般會壞什么
連日來,我國多地出現的強降雨,個別路段積水嚴重,機動車因涉水而“趴窩”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其中,新能源汽車嚴重涉水后導致的電池、電路安全問題引發了關注。那么,新能源汽車涉水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隱患呢?
目前,電動汽車涉水需要考慮的風險有兩大方面,一方面是汽車本身。高壓動力系統以及其他零部件可能因為涉水直接損壞,也可能因為涉水而絕緣降低,存在漏電風險。
另一方面就是電池系統。隨著車輛使用時間增長,電池系統的密封性可能會下降,在雨天或者低洼地段發生涉水情況下,有可能會出現電池包進水。
新能源汽車車主:
一到下雨天吧,我們對開車還是有些擔心的,因為電池在下邊嘛,就怕車涉水以后電池進水,對車輛的安全有一些影響。
新能源汽車車主:
車輛是新買的,也不太了解,只是聽廠家說涉水沒有問題,但是作為我個人吧,還是有點擔心,所以下雨天我盡量不開車。
在整車實驗方面,根據國家標準,乘用車要在100毫米高的水中,以每小時5公里至10公里的速度行駛500米,時間為3分鐘至6分鐘,考核車輛涉水的安全性。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王芳:
這種考核主要是檢驗車輛的涉水以后的絕緣性,目前市面上運行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都要求達到標準的相關要求。
專家指出,電動汽車在出廠時候會進行嚴苛測試,在安全性上是有保障的。只要是正規廠家和品牌制造的電動汽車,都可以放心在雨天正常駕駛。
不過在暴雨等極端天氣下,還是要盡量避開積水路面,因為一旦電動汽車在積水中出現電路絕緣降低,安全隱患就會急劇增大。
吉林省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秘書長 李晶:
雖然目前動力蓄電池等一些新能源汽車的高壓部件,已經達到了IP67的防護標準,但在長時間涉水或浸泡水中后,依然有內部進水的風險。如果車輛在駕駛過程中因涉水后出現絕緣故障報警的,應及時停放到安全位置,并聯系專業的汽車維修廠進行處理。
吉林省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秘書長 李晶:
如果是停放過程中被積水浸泡的,且水深已經超過1米,浸泡時間超過30分鐘的,不能啟動車輛,甚至是不能開啟車門,應該及時地撥打報警電話,或聯系相關的專業的維修人員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