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滑輪只能用來省力這句話對嗎(采用動滑輪一定省力對嗎)
關于魯班所說的用滑輪拉動地球的原理,我一直不明白其中的奧妙。直到看了這個視頻,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我讀書少了。如果當年高考時也能看到這個視頻,或許我也不會成為一個“家里蹲”。滑輪的特點是既能滑動又有輪子,就像視頻中的樣子,先將其固定在上方,然后用麻繩穿過它。
現在我們用下面的200斤秤砣作為代表。當我們用力拉它時,我這個瘦弱的人根本拉不動。這時需要借助朋友的力量才能將它拉起來。這不是說明滑輪可以省力地拉動地球嗎?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方法只是改變了用力的方向,可以向左或向右拉,但滑輪的優勢并不明顯。就像視頻中那樣,下面的秤砣是200斤,需要用200斤的力才能將它拉起來。如果再加上滑輪的摩擦力,就需要更大的力才能拉起來。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今天的重點。如果我們改變一下思路,將滑輪的方向反轉,同時將麻繩翻轉并固定起來,然后再用力拉它,你會驚奇地發現,自己就可以輕松地將它拉起來。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下面的秤砣的力和上面兩段繩子的力是相等的,只用了一半的力就能將它拉起來,另一半的力則由固定的一端承擔。也就是說,如果下面的力是1千牛,那么上面的兩段繩子需要500牛的力。
我們可以用一個平衡稱來形象地解釋這個原理。一端是200斤的秤砣,中間是滑輪的支撐,另一端需要與之相等的力才能保持平衡。
當然,了解了這個原理后,我們可以通過增加滑輪來更輕松地拉動物體。就像視頻中那樣,只用四分之一的力就能將它拉起來。
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連接,下面的兩組可以省去四分之一的力,而上面的滑輪組則可以改變物體的方向。這樣,我們就可以復制足夠多的滑輪,輕松地拉起我們想要的任何物體了。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金字塔工程所采用的就是這個原理。如果十年前能看到這個視頻,我想老師講什么我都能聽懂了吧?你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