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i30參數配置、北京現代i30參數
韓國上市了一款新車,2017款i30。說起這款車很多人會覺得陌生。因為i30離開我們的視線很久了,早在2009年北京現代就國產了i30,算得上是和韓國同步上市的,動力總成延續了與悅動的那套,1.6L發動機搭配4AT,當年還算是主流的。但是上市之后不久就遭遇了大眾神車高爾夫6,此外還有福特福克斯等勁敵。現代i30慘淡退市,以至于韓國第二代i30上市以沒有被引入國內。其實第二代,第三代的產品力已經今非昔比。所以本文討論三個主題,一是介紹一下最新的第三代i30,看看它的產品實力。二是回顧一下i30的產品歷史。三是討論一下,i30該不該被國產。
第三代產品實力如何?
第三代i30使用了現代汽車最新的家族設計理念,我們看到新款車型的前臉的風格與索納塔9比較類似。六邊形的進氣格柵棱角分明,單看大燈還有些寶馬2系旅行版的味道。新款i30已經與第一代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i30誕生之初,它的目標就是瞄準高爾夫去的。而且i30也真的打入了歐洲市場,并取得了一定的銷量。不過i30在本土市場卻失手了,銷量不及進口高爾夫。其實韓國消費者對這種兩廂車也并不感冒。所以i30也是韓國市場唯一的緊湊型車銷量不及進口的車型。所以現代汽車對i30的換代都顯得有些慢吞吞。
i30的內飾煥然一新,整體的風格確實也比索納塔9和領動更加簡潔,層次感很強。只是中控臺中間的8英寸大屏幕像是后裝上去的一樣,略顯山寨。i30延續了韓系車一貫的高配置,比如7個安全氣囊,防碰撞緊急制動系統,后方沖擊感知預警系統,電子手剎,全景天窗,駐車輔助,這次i30也配有無線充電功能。因為三星手機在韓國的普及程度還挺高的,所以車內無線充電,對于使用三星手機的用戶,就比較實用了。
i30的競爭對手既然瞄準了高爾夫,那么i30也是一個強調運動與操控的車型。之前兩代i30是扭力梁懸架,新款i30也換成了多連桿結構。并且在車身輕量化,高強度鋼的使用上,也比較用心。韓國資料顯示,新款i30比上一代重量輕了10%,高強度鋼板的使用率從上一代的27%提升至53.5%。在填充物與熱沖壓工藝的改善,提高了整體安全性。
動力上,第三代i30提供三款渦輪增壓發動機,其中兩款是汽油發動機,一款是柴油發動機。全系匹配7速DCT雙離合器變速箱。國產領動1.4T發動機屬于高配車型了,但是韓版i30的1.4T卻成了最低配。從動力的匹配上不難看出現代汽車是想把i30打造成一個類似于民用小鋼炮的車型。而且該車型也會在歐洲市場開售,和高爾夫展開直面的競爭。
第三代i30的韓國市場售價折合人民幣11.71~15.65萬元。如果不是這套動力配置,我想還能便宜更多。只是這三套動力總成都比較新,所以整體價格不算便宜。當然這三套動力能帶給駕駛者的感受也絕對不是自然吸氣發動機能比的。
i30的三代歷史
現代i30并不是一款歷史很長的車,2008年才推出了第一代車型。而且同期還推出了i30的旅行版i30CW。我想這款旅行車也是主打歐洲市場的。因為我在韓國基本沒有見到過i30CW。第一代i30也是中國消費者最熟悉的,與它同時期的車型是悅動,動力總成也一樣。不過與悅動的銷量相比i30在中國有些水土不服。因此第二代也沒有引進。
第二代i30明顯有現代“流體雕塑”的風格,整體設計與同時期的朗動十分相似。第二代升級了現代1.6L GDI缸內直噴發動機,6AT變速箱。無論是外觀還是動力,都已經很成熟了。其實這一代正好也趕上了中國消費者對兩廂車購買觀念的轉變,恰恰是應該應該國產的。但是這一代并沒有被國產,挺可惜的。
第三代i30會不會國產?
第三代i30會不會國產呢? 我覺得國產的可能性很大。第一,產品層面。現代汽車在中國缺乏一款熱賣的兩廂車,目前只有一款小型車平臺開發來的瑞奕,銷量一般。而起亞有一款從緊湊型車平臺上開發的兩廂車K3S,銷量就比現代要好。
第二,從戰略層面,目前中國品牌,吉利,榮威等等新車發布的時候都在講品質,精品。試圖扭轉過去廉價車的形象。而目標車型都對準了現代起亞等韓系車。韓系車是時候引進一款精品車證明自己了。i30算得上是精品兩廂緊湊型車,上市之后競品依然鎖定高爾夫。新款i30多連桿后懸架,1.4T發動機,7速雙離合變速箱,從硬件上是不輸給高爾夫的。
第三,從消費者層面,目前消費者對兩廂車的接受程度已經很高了。而且消費者對于10萬元韓系車的接受程度是比較高的。所以i30國產的話,無論是廠商的推廣還是消費者的接受度,都比20萬以上的韓系車要容易的多。因此我覺得i30是到了國產的時候了,希望第三代i30,不要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