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x3落地價是多少萬、寶馬x3屬于什么檔次
前些天,角師傅從天津中順津寶寶馬店拿到了頂配版X3,也就是58.58萬的30i尊享型。關于該車的vlog視頻評車已上線,可以關注我后觀看,當然不愿關注也沒關系,本文角師傅就對那期視頻做個補充……
11月初,角師傅參加了寶馬北區(qū)舉辦的蜀山行貢嘎山脈寶馬X3試駕體驗活動,高海拔試駕了25i與28i兩種動力,那期視頻上線后隨即點爆,視頻中的幾個觀點讓看客們產生了誤解,所以本篇文章借助試駕30i的機會再與大家細聊下。
全新寶馬X3國產后基于寶馬最新CLAR平臺,雖然基于新平臺,但寶馬X3有個非常明顯的特性就是延續(xù)轎車底盤的精髓。如果大家知道X3的歷史,就不會忘記一個詞匯,也是寶馬所打造的——SAV,即Sport Activity Vehicle,高性能運動型多功能車,最早運用在1999年問世的X5身上,隨后2003年用到了X3身上。X3擁有寶馬運動型轎車部分基因,毫不避諱地說,就是基于轎車底盤研發(fā)而來。在新車到店時,角師傅曾對新X3底盤進行過解讀,無論是前懸還是后懸,結構與現(xiàn)款3系如出一轍,還是熟悉的雙球節(jié)前懸架,只不過在用料上,基于CLAR平臺后部分部件采用了鋁制件進行輕量化。說到輕量化,寶馬X3車身覆蓋件,包括前機蓋、車門等部件同樣采用了鋁合金,所以日常駕駛要小心,后期維修成本較高。
平臺并非底盤,這是一個誤區(qū),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被大眾的MQB(沒區(qū)別)平臺所誤導。寶馬CLAR平臺的全稱為“cluster architecture”,直譯過來是群集化架構,是基于后驅化開發(fā)的輕量化平臺,與寶馬另一前驅平臺UKL形成了家族化分支。手握兩大平臺,寶馬車型的歸屬將更為明顯,與3系多少有些淵源的X3當然被劃分到CLAR平臺之中,未來新3系也是如此。說到這,還得感嘆1系和X1,從后驅變?yōu)榱饲膀專瑲w屬到了UKL,自身的定位變了,略顯遺憾。
關于X3身上的四驅系統(tǒng),在貢嘎山脈那期視頻中確實口誤,因為記成了老款X3上的適時四驅系統(tǒng),這里跟大家道個歉。國產新一代X3上的xDrive為智能化全輪驅動系統(tǒng),從工信部申報目錄來看是一臺全時四驅。這套四驅系統(tǒng)常態(tài)化的前后扭矩比是30:70,偏后驅,在遇到極端路況下,前后扭矩分配可以做到0:100——100:0的無縫調節(jié),雖然看上去很流弊的樣子,但依然采用的是多片離合器式差速器,也就是說不能走太過極端的越野路段,例如挑戰(zhàn)好漢坡什么的。
在貢嘎山脈一行中,角師傅所駕駛的25i車型出現(xiàn)了非常危險的情景。在貢嘎山道大約在海拔3600米左右,路面結冰情況比較明顯,一個向左轉向的彎道處前方車隊已經停著,我駕駛的車輛,車內乘坐三個人,正在2500轉的爬坡中,突然發(fā)現(xiàn)停止的車隊,一個制動,車輛出現(xiàn)側滑,點油并向彎內打方向,但車輛依舊向彎外劃去,最后車輛前輪與后輪還是蹭到了山體,好在沒有傷及車身,不然全鋁維修費可不低。
這波操作讓我驚出了一身冷汗,首先沒換雪地胎抓地力確實非常差,其次結冰與柏油路混搭的低附著路面下,四驅系統(tǒng)表現(xiàn)差強人意,反應速度并沒有體現(xiàn)出全時四驅應有的水準,這也是導致我一直認為X3還是以前的適時四驅。
這次試駕的是最頂配的30i尊享型,價格58.58萬元,即便算上終端優(yōu)惠折扣,落地也要60大幾萬了,相比較新出的X5,如果走寶馬金融,這相差的10多萬元左右的價格,其實貸款后每月還款壓力差別不大,那為什么不選更大,動力更猛,還有水晶擋把的新X5呢?所以,角師傅不推薦城市級購買30i版本。
有人會說28i怎么樣?28i的推出確實是寶馬對中國消費者察言觀色后的一種營銷方式,相比較25i來說,在不選裝的情況下,多出的4萬元價格你會獲得更充足的動力輸出,扭矩達到了310,還有真皮運動型座椅和全液晶儀表以及氛圍燈。但角師傅依舊不是特別推薦這款配置,畢竟多出的4萬元在擁堵的城市中也沒有提升太多實質性東西,反而油耗增加明顯。
全液晶儀表選裝費6000元,運動型座椅是5000元,氛圍燈為3000元,這三者是28i上的基礎配置,加一起是1.4萬,選擇25i的消費者那4萬元的差價在1.4萬的基礎上還能再選個增強型駕駛輔助,選裝費是1.8萬元。其實25i無論是都市燃油經濟性,還是整體配置的靈活度,都要比中高配強的多,所以角師傅還是比較推薦25i車型,加上終端優(yōu)惠與選裝,落地在45萬元左右完全OK。不過,可能會有人糾結于這個價格要不要買530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