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2GR的發動機參數(豐田2gr發動機怎么樣)
和那些帶「汽」字的什么廣汽、一汽、上汽相比的話,吉利、奇瑞、長城、長安就沒有那么多合作伙伴,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研發出來的發動機表面看上去參數都還不錯,但是質量差別還比較大。
就好像是包子,你看上去都是圓圓的,大家也都差不多,但一口咬下去,有的包子好吃,有的這個汁會飆出來,有的呢,咬下去,「喔」我可都感覺這個是素菜吧,不一樣。
吉利的發動機怎么樣?- 收購、逆開發雙管齊下,表現不錯
首先來講講吉利,吉利是屬于收購、逆開發雙管齊下,表現還不錯。
眾所周知,沃爾沃已經買下來了,奔馳也掏錢掏出去了,但是吉利自主研發的道路,也沒有就是好像一飛沖天,明天就和奔馳、沃爾沃一樣的水平。
我們也從來沒有看到吉利宣傳自己的發動機,已經用了沃爾沃的什么什么技術,或者怎么樣。
- 無法使用沃爾沃的技術
其實吉利并不是想用沃爾沃的技術,而是當初收購協議里面已經明確好了,沃爾沃作為獨立公司,擁有關鍵技術和知識產權和所有權的。
簡單來說就是吉利把沃爾沃給買了,雖然100%擁有沃爾沃轎車,但是相關技術只能用在沃爾沃品牌上,不能自己拿來用在吉利品牌上的。
就好像你花錢請了個修車師傅,結果,這個老師傅說,我不能教你修車技術,我只能幫你修車賺錢,就這么個意思。
吉利本來想買個兒子的,結果買回來發現是個爸爸,要用錢供著的。
- 通過合資公司,曲線開發新品牌
也不是一點收獲都沒有,吉利還是派了很多專家去沃爾沃那邊學的,而且吉利,也想辦法去繞過一些知識產權糾紛,你不讓直接拿,我搞合資。
近幾年推出的這個新品牌領克,就是和沃爾沃合資的,算是曲線救國,左手李書?!竿狻?,右手李書福「同意」,曲線成功。
這個牌子,它倒的確是用了一部分沃爾沃的技術的,包括發動機。
- 逆向開發豐田發動機
沃爾沃的路子不太好走的,吉利也把目光瞄準了其他品牌,1.5L、1.8L、2.4L的這些發動機,都是逆向開發豐田的。
吉利博瑞的頂配車型,裝的3.5L V6發動機算是多年學習豐田的巔峰成果。
就好像以前,讀書的時候,老師每個星期都讓寫作文,終于寫了一篇可以上報的優秀文章了,這個都登出來了。
這個發動機,算是脫胎自豐田的2GR系列發動機,什么雙可變氣門正時、RLFS無回路供油系統、可變進氣歧管等技術。
也算是國內大排量發動機的代表之一了,性能、水平也基本上達到了模仿對象,2GR系列發動機的低功率型號的水平了。
- 參考大眾設計,生產1.3T的發動機
除了豐田,吉利1.8T也是參考了一部分大眾設計的。從性能上來看,整體表現也算合格,就是和變速箱的匹配方面還是有提升空間的。
看了市面上這么多成熟的發動機,吉利自己也會有所感悟。這個1.3T的發動機就是吉利自己給倒騰出來的。
第一款增壓發動機,它是放在帝豪和帝豪GS上面的,這個發動機呢,用了什么?
復合材料的隔熱罩、可變氣門正時這些主流的技術,另外吉利還對整個發動機進行了NVH的優化,也就說發動機運轉的噪音控制還是不錯的。
繼續拿寫作文,打個比方,你天天抄別人的,抄多了,自己水平也就上來了,知道哪里寫比喻,哪里寫倒敘了,你認真抄也是能提升水平的。
長安的發動機怎么樣?再來講講長安,長安是走海外研發路線的。性能不錯,但是穩定性或者說質量還有提升的空間。
- 有多個研發中心,核心部件靠購買
長安在海外是有很多個研發中心的,美國研發中心搞底盤的,都靈研發中心,是做整車設計的,英國研發中心,是發動機搞搞,變速箱搞搞,動力系統的開發。
長安的這個“BlueCore”系列發動機,主體是自主研發的,但是核心部件,是國外買過來的,不過這也是國內很多廠家的做法,不光是長安這一家。
你比如說之前說雙離合的時候,長城的雙離合,關鍵部分也就是買進口貨的,和大部分手機都買高通驍龍芯片道理差不多的。
- 動力性能中規中矩,質量需提升
從動力性能的角度來講,長安的發動機表現算是中規中矩,1.5T、2.0T這種拳頭產品參數,和國內其他競品也差了不多,但是從質量上來看,不盡如人意。
車質網上去看了看,近一年的投訴數據,自主品牌關于發動機的投訴,排在第一名,就是長安的CS75,投訴量達到2848起,是第2名的10倍。
主要的問題是機油增多,「哈哈」,@一下本田。不燒機油固然是不錯了,但是你過頭了機油增多,也一樣是大問題。
目前是已經召回了,長安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召回之后更新ECU程序、更換管路,根據我們車主用戶的反饋,不過效果好像并不是特別明顯,我們接著再看看。
奇瑞的發動機怎么樣?再來講講奇瑞,奇瑞嘛,買沒買好,合作開發一般般,研發水平國內倒還不錯。
- 購買福特二手生產線失敗
20多年前奇瑞剛成立的時候,也當然是沒有技術的,想想能不能到國外去買一點。
1997年的時候,奇瑞花了不少錢從福特那兒,買了一條二手的發動機生產線,但之后發現,這個生產線是買回來了,這個技術學不到。
因為這個外國專家出工不出力,沒辦法,天天就像我們以前網上聽的故事,這里給你劃條橫線,那里給你畫一條豎線,就是沒結果,不爽。
最后把所有的國外專家全部都請回去了,拜拜,再見。然后,花了2年多的時間就自己琢磨。
- 合作大廠AVL,研發水平數一數二
奇瑞的第一臺,也是中國第一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動機,終于這么2年之后被整出來了。
在這之后,奇瑞就猛起來了,和世界三大權威內燃機研發機構之一,奧地利的AVL開始合作。研發了大概18款發動機,從0.8L到4.2L的排量都有。
奇瑞負責前期設計,AVL公司負責后期的調校,加在一起的名字就變成ACTECO發動機。不光是自己用,它還賣給過菲亞特和川崎這些車企。
- 研發的1.5T發動機熱效率高,國內最牛
奇瑞去年還研制出了一個熱效率超過37%的1.5T發動機,是國產最牛了。這個熱效率,就是發動機轉化汽油化學能的效率。
土話來說,就是說,你吃同樣的飯,你能搬更多的磚頭,你吃100份飯,你能搬37個磚頭,別人只能搬26個磚頭,就是這個厲害了。
- 研發的發動機適合國內城市道路
目前,奇瑞的發動機,低轉速性能都還不錯的,也是奇瑞的那個改進方向,因為畢竟我們國內是比較堵的,適合城市道路用當然是最好的。
奇瑞瑞虎7上面的2.0L發動機、瑞虎3X上的1.5L發動機,改進更新之后,動力參數,略微有所下調,但是動力不夠,爆發力反而是來的更早。
就好比是一件衣服,原來那是怎么好看怎么來,各種裝飾、腰帶、紐扣,現在這種全部都拿掉。
看起來好像沒有以前華麗,但是人家不知道為什么,看起來就好像更舒服、更服帖,也是挺好的。
長城的發動機怎么樣?- 挖設計師大佬“自主研發”
再來講講長城,長城是抱大腿的,質量一般般,它自主研發實力,在國內不算是特別OK,和主流的比起來。
以前那個講雙離合的時候也提到過,長城的雙離合,是請了負責大眾DSG、奔馳9AT的這種重量級項目的,這種大佬,格哈德·亨寧,來擔任傳動模塊的總工程師。
你看人家是買部件,它是把人家這個部件生產的設計師直接買過來了。這個自己經驗不夠挖個老師傅來,也是不錯的辦法。
同樣長城的發動機研發能力也是一般般的,哈佛H5還有一部分車型還是在用三菱的4G63S4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
長城“自己研發”,加引號的,這個GW4G15系列的1.5L和1.5T發動機,也是找豐田的東西,把它拆開來,掰開來揉碎逆向開發出來的。
- 委托國外公司研制發動機
這個1NZ就是它們的對標,它代號GW4C20的2.0T發動機,就是直接委托給三大權威內燃機研發機構的另外一家,德國FEV內燃機公司來研發了。
剛才不是講三大之一,三大之一是不是還有一個,還有一個叫做英國的里卡多,也有合作的,你看它,人家就是直接找厲害的。
別人還買點國外的生產線,國外的這種破產企業,加上自己的研發改進,長城都懶得買了,直接雇國外的研發公司給我搞一下么好了。
就好比人家,是去蛋糕店買個樣品回來,自己吃吃看,看看看,研究怎么做。長城直接去蛋糕店,去定那個蛋糕,你做好了送過來,就是這么個玩法。
- 質量方面有提升空間
雖然發動機參數,和國外的同排量發動機比起來差不多。
你比如說1.5T的GW4B15發動機,它的參數和通用1.5T 的那個Ecotec,非常的接近了,但是和長安很像,質量方面,長城也是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的。
車質網上面有資料,近一年關于我們自主品牌發動機投訴排行榜上前10名,長城一家占了3個席位,主要就是異響、抖動和漏油。
- 聯合開發的柴油機質量好
汽油機方面長城是比較弱,但是柴油機方面,長城還是有兩把刷子的,畢竟早期是做皮卡的。
長城早期的柴油機是和博世聯合開發的,逆向開發的了日本的五十鈴,名氣很大的,對吧。
現在的柴油機,是和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公司之一,德爾福聯合開發的,算是國內柴油機領域的龍頭老大之一了。
其他車企的發動機怎么樣?除了這些,其他還有比亞迪、北汽、華晨、江淮,也有這些自主品牌研發的發動機。
比亞迪明顯的就是逆向開發的路子,主要是模仿日系的馬自達和豐田。近幾年,1.5T 和2.0T,是逆向開發大眾的1.4T的。
- 比亞迪開發的ECU握有核心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也不甘心什么都抄,或者什么都買的。它自行開發的發動機電子控制單元ECU,算是將一部分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你別小看這個,就好像索尼它的什么電視機的殼、屏幕都是跟別人進的,但是它這個顯像芯片、算法技術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這和ECU是比較像的,比亞迪這招我覺得也做的不錯。
不過,比亞迪那個重心肯定是慢慢往新能源去做的,新能源車要毛線個發動機和變速箱。所以傳統燃油機的開發,相應也開始放緩了。
- 北汽發動機有薩博的影子
再說北汽,北汽自主研發是建立在2009年收購,汽車渦輪增壓界的鼻祖,貼地飛行之王,薩博的那個基礎上的。
它那各款發動機都可以看到薩博的這種技術的影子,有的甚至就直接用薩博的發動機了。
- 江淮、華晨、眾泰研發能力一般
江淮和華晨的發動機也都是逆向開發的,主要,對標的是三菱。由于原型就比較老舊,所以做出來東西整體性能也就一般了。
還有近幾年爭議比較大的皮尺眾泰,自主研發能力弱。發動機,基本上都靠外面買,有的買三菱的,有的買上汽的。
所謂的自主研發,基本上也在模仿三菱4A9系列的那個發動機。
- 國內車企已經開始擺脫國外廠商牽制
總的來說的話,國內車企在核心技術方面,已經開始一點點擺脫國外廠商的牽制,自主研發,蓬勃向上,動力性能也開始接近主流水平了。
可靠性上面雖然還有提升空間,但的確是可以買了。
各位想想我們的國產電視機、國產電冰箱、國產手機,以后汽車也一定會是這樣的。我們支持一下國產,它長的好,發的好,我們以后實惠也多。
雙離合那么差勁,為什么國產車還要搶著用?除了剛才說那幾家,共和國長子一汽、次子東風,老牌的上汽這些廠家自主研發能力怎么樣?我前面一篇文章已經做過了。
- 關鍵詞:國產
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國產」,就能看到上下兩篇。
國產,大家很關心的就是,「唉」,你怎么好買國產車的?開了沒多久壞掉了怎么辦?吃不消的,開車還好,修車排隊的。
現在這個國產車技術也開始成熟起來了,但是大家心里還是沒底,能不能買?
國產車以前都是手動變速箱,自動變速箱沒怎么用,直接用雙離合,不是老外在用雙離合的時候也容易有毛病?國產的雙離合,為什么是國產彎道超車的一個很好的機會?
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國產」,準備了不少資料給你,「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