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油箱容量多大,2012年高爾夫油箱容量多少升
龜速船長James May曾說過:“如果我們只需要一款車,那就是高爾夫。因為它設計得體、造型中庸、價格適中、質感尚佳,這種“理性”、“成熟”的造車理念幫助它收獲了各個階層的青睞,并且在全球取得了驚人的銷量。所以,如果要定義“國民車”這三個字,那其中絕對少不了高爾夫。”
而如今,汽車電動化在政策的驅使下已經成為了不可逆的趨勢,伺機彎道超車的我國更實施了嚴苛的“雙積分”政策(詳解鏈接:)。所以,在車輛電動化的浪潮下,曾經的國民車高爾夫在化身為純電e-Golf之后,它的表現是否還能延續其一貫“國民車”的稱號呢?
電特性再一次深得我心
的確,“車”是代步工具,但我更傾向于“車是提高生活品質的工具(or伙伴)”這個描述。所以,在這個認知下,我會更樂于為“質感”買單。就像我十分青睞混動車型,而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動車在靜止、低速的純電模式下相比于汽油車要更加靜謐、安穩,這種高級感會實實在在地打動我。至于省油、環保,那對于我個人而言只是個附加值,因為如果一臺車開起來質感很差,縱使你百公里3升油,我也不會多看你一眼。
而插電混動以及電動車這種主要以電能驅動的車型在駕乘質感方面同樣有著自己的過人之處。以這臺e-Golf為例,動力部分雖說僅搭載了一臺100千瓦(相當于136馬力)的電動機,0-100km/h也才9.6秒的水平,要知道這個成績放在汽油機上,在日常行駛中絕對是慢半拍的典型。
但如果把這個數據放到這臺純電e-Golf身上,實際開起來,尤其是在城市里,超快的初段響應無論是紅燈起步還是在車流中穿插并線,那簡直太游刃有余了。同時這臺e-Golf上那種無延時釋放最大扭矩特性所帶來的強勁感官體驗,放在汽油車領域也絕對夠得上2.5T發動機往上的水準。再加上不用等待一分一毫降擋的時間,所以最終在動力響應上還要更迅猛。嗯...如果你實在需要一些數據來支撐它為什么開起來這么“鋼炮”,那290牛·米的最大扭矩也許能說明一些問題。
當強勁的動力感官體驗配合著電動車靜謐、平穩的行駛特性,此時就算單從駕乘品質上來看,電動車其實也能匹配上它看似較高的售價。尤其是結合著國際品牌本身就很到位的底盤、轉向調教,我真的認為如果能選到一款車身底子優秀的電動車,即使在目前電動車售價并不低的前提下,那在性價比方面也是不輸傳統燃油車的。
這種感覺就好像,在以前日系車開著沒有厚重感、高級感的年代,有不少人就樂于花更多錢去買動力近似的歐美車型而放棄日系車一樣,縱使日系車有再好的耐久性,但這群消費者就是愿意為更好的駕乘質感買單。
說的有點跑偏了,回歸到這臺e-Golf本身。動力方面,我還是想給出滿滿的好評,日常代步都不是說夠用的水平,只要你舍得踩“電門”,那動力真是“杠杠滴”。同時電動車在動力輸出質感的可塑性方面也要遠超傳統燃油車。無論你在燃油車時代是喜歡自吸的平順,還是渦輪的“踹一腳”,電動車都能滿足你,就看你自己怎么踩了,緩踩比自吸還平順,地板油比渦輪踹得還狠!即使在120km/h的時速下跺下地板油,這臺動力“僅有”100千瓦的e-Golf依然能踹你一腳。
變速箱方面,由于電動車電機最高轉速隨隨便便就能干到萬轉以上,所以配一個固定齒比的“變速箱”就可以滿足了,把變速的任務完全交給電動機來實現。頓挫?完全不存在的。所謂的降檔時間?0秒。
時速表表底僅到160km/h
不過,雖說電動機轉速要比傳統發動機高很多,但總歸還是有上限的,在固定齒比變速箱的組合下,純電車型的最高車速通常都會受到一定限制。像這臺e-Golf配合最大電機轉速僅僅只能跑到150km/h...不過,結合國情來看貌似也夠了吧?
e-Golf在D擋模式下具備3級動能回收力度,通過左右撥動擋把即可實現調節。在動能回收1級時,如果松開油門,動能回收的減速效果是很接近燃油車發動機制動的。而3級動能回收力度下,基本松開油門就是剎車了,這種感覺和把擋把向后撥到B擋(強制動能回收擋位)時差不多。
不過,在這我想多說兩句關于電動車的駕駛方式,因為很多開慣燃油車的朋友初次接觸強動能回收模式下的電動車都會產生很強的違和感,畢竟一松油門就是剎車。但事實上如果你掌握了電動車“單踏板操控”的駕駛方式,你便可以利用這一特性來實現更輕松的駕駛了。具體操作方法是,把動能回收開到最高級,然后把右腳保持在油門踏板上精準控制車速,當遇到需要剎車時僅把右腳從油門踏板移開,不去踩剎車,來利用動能回收制動。不過,基于這種邏輯,當你需要車輛滑行的時候便不能把腳移開了,需要在時速合適的位置保持住油門深度。這樣一來,基本控制一個油門踏板就可以完成平時擁堵路況跟車、減速等情況了。
行駛品質方面,e-Golf開起來和普通高爾夫整體感受差距不大,中庸之間又透著德系的質感。其中讓我很感概的一點,就是16寸輪圈的應用。可能是最近試駕的新車都為了視覺效果,毫無保留地上了17、18甚至19寸輪圈,所以當我試到這款16寸輪圈車型時,那種厚胎帶來的從容感就像一個賢惠、貼心的姑娘,會讓你不由自主地靜下心去體會她的內在美。不過,能不能忽略她的大餅臉那就得看大家的審美傾向以及眼鏡度數了。
配置略有遺憾
e-Golf的內飾和普通高爾夫如出一轍,僅僅在車內加裝了一些藍色的氛圍燈來彰顯電動車身份。
空間方面一直是高爾夫在緊湊級兩廂車市場站穩腳跟的基石,我身高178cm,后排腿部空間不錯,同時頭部也有一拳多的距離。
配置方面略有遺憾,不僅連主駕駛位都采用了非電動調節座椅,而且整臺車連小天窗都沒給一個。當我這個每天沐浴慣了全景天窗的人坐進去后,真的產生了不適感...縱使全景天窗經常會讓我那臺車在夏日高溫下“空調失靈”,但結合一年四季的綜合體驗來看,還是愛大于恨。
后備箱空間方面,由于e-Golf的電池組都放置在了前后排座椅的下方,所以后備箱空間并沒有像那些插電混動選手一樣被電池組侵占。懸掛部分,e-Golf“標配”了獨立懸掛。
電能情況
全新e-Golf裝配了容量為35.8 kW·h電量的鋰離子電池,官方宣傳續航里程為255公里。要知道,255公里的續航里程放在現今的電動車領域已經算不上優秀了,因為不少選手都已經把續航做到400公里以上。
而實際續航里程由于此次試駕路程不足以把電量耗盡,所以無法給到大家準確的數字,不過根據出發與結束時總里程增長數以及續航里程下降值來判斷,在20攝氏度室外溫度下的續航情況與官方宣傳的數值差距不大。
充電方面,使用前方車標處的交流充電口進行充電時,基于7.2千瓦充電樁需5小時充滿。當使用位于傳統油箱蓋位置的直流充電口進行快速充電時(不高于40千瓦直流充電樁),e-Golf僅需約40分鐘便可補充80%電量。
后期使用
在保養方面,如果不考慮后期電池更換的前提下,那電動車相比于傳統燃油車來說確實有著不小的優勢。 以e-Golf為例,2年3萬公里才進行首保,再往后是3年一保養。這么長的保養周期再加上省去了汽油動力總成諸多的保養項目,那對于用戶來說無論是在金錢還是時間層面都是個好消息。質保方面,e-Golf提供了3年12萬公里的整車質保以及8年16萬的電池質保。
總結
這臺進口e-Golf整體開下來可以說在駕乘品質方面達到了很不錯的水準,而其26.8萬的售價在目前國內的電動車市場也并沒有直接競爭對手,因為同價位的車基本都是像比亞迪宋新能源、榮威RX5新能源這樣的國產選手。所以那些手持新能源車購買資格的消費者就很好選擇了,如果你想要更長的純電續航里程,那就果斷國產;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整車駕乘品質以及看起來不跌份的品牌、外觀,那這臺e-Golf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如果你像我一樣,開著汽油車但又被電動車特性打動想換一臺的話,理智過后,我個人建議還是再等一等,畢竟這幾年電動車電池成本價格已經降了50%以上,行業整體續航里程基本翻了一番。那按這個趨勢下去,未來電動車說不定會降到現在燃油車的價格區間,再配合著更長的續航里程那“充電難”這個問題也就沒那么嚴峻了。所以,再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