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100奔馳多少錢,奔馳mb100是什么車
曾經主要屬于商務市場的MPV,如今在乘用車領域也成了“香餑餑”。特別是在新能源的加持下,諸如騰勢D9、極氪009等中高端MPV車型,也開始在市場上攻城略地。但如果我們將視野放在乘用車環境下,諸如30萬元以上的汽車市場,不應該沒有BBA的身影。但在MPV這個領域,傳統的三家一線豪華品牌之中,僅有奔馳在該領域走得最遠。對于大多數普通消費者而言,有一個很明顯的感知。即,可以在一個相對親民的價位,收獲一臺三叉星標識的MPV車型。這點在國內MPV車型逐漸走入千家萬戶的趨勢下,是很有先發優勢的存在。但潛在的,奔馳旗下MPV車型在商用與家用上界限的模糊也是不容忽視的。而在電氣化的影響下,奔馳或許正打算精確地改變這一點。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前不久奔馳明確了將從2026年起,旗下中型及以上MPV產品,將采用全新電氣化架構打造。并且負責生產MPV的電氣架構并非目前奔馳旗下的EVA,又或者是之后準備大顯身手的MMA,而是所謂專屬的VAN.EA平臺。針對MPV車型推出專用平臺,其實符合奔馳在該車型上的一貫做法。只不過更有意思的是,奔馳將在VAN.EA平臺上,明確區分商用與豪華的需求。由此也衍生出VAN.EA-C平臺(商用需求),以及VAN.EA-P(豪華需求)。
之所以說這部分的意義或許更大,主要是在歐洲地方特色、市場需求與接受度,以及技術衍化等角度來說。燃油車時代的奔馳MPV,在差異化方面,或者說在豪華乘用需求上。其素車的造詣,給人的感覺,始終沒有能夠捅破最后那層窗戶紙。具體來說,以奔馳V級為例,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奔馳MB100車型。該產品看起來就更像一臺廂式貨車,實際上也是更多用作載貨以及微型巴士功能使用。即便有著奔馳血統,以及搭載著來自梅賽德斯的柴油發動機,且在生涯末期由雙龍汽車引入韓國市場的情況下,它仍然更多針對的還是商用市場。直至21世紀之后,奔馳V級的前身唯雅諾才正式到來。而正是從唯雅諾開始,兼備對開門式與掀背式尾廂的版本,也開始凸顯它在商用與乘用化上的差異。直至奔馳V級,至少在顏值上來說,奔馳旗下的MPV正朝著豪華方向在大踏步前進。
那為什么還說燃油時代的奔馳MPV沒有能夠捅破“最后的窗戶紙”呢?這點還是得從底盤來聊。無論是奔馳唯雅諾還是奔馳V級,其官方宣稱的“半拖拽臂式獨立懸架”,并沒有能夠從根本上進行改變。落腳到“最終版”的奔馳V級身上,其后懸架部分依舊沒有副車架設計,“直連”對于一臺承載式車身的車型而言,無疑會使得后排乘員與地面之間缺乏緩沖。但在拖拽臂的前提下,保持所謂的“獨立懸架”設計,或許已經是奔馳V級對于豪華乘用需求最大的努力了。此外,奔馳V級還全面升級了空氣懸架,這也給燃油時代奔馳這款MPV的代表作,在豪華舒適性上,打上了一個足以捍衛品牌調性的“補丁”。而要真正在豪華MPV領域釋放奔馳的品牌影響力,那就得看這次電氣化的效果了。
從披露的全新MPV專屬的VAN.EA架構效果圖來看,無論是代表豪華的P平臺,還是代表商用的C平臺,其車頭與車身部分的模塊基本是一致的。即,車頭動力總成與前橋模塊,以及中心可縮放軸距與電池包容量的車身模塊。最大的不同在于車尾模塊,從目前來看至少會提供帶有電動機的全輪驅動模塊,以及不帶后橋電機的前驅模塊。那么,接下來的重點,肯定將集中在新平臺的后驅模塊上。
繼續參考官方披露的VAN.EA架構圖示,無論是豪華MPV,還是不同尺寸的商用MPV,其后橋都有電機布局的選項。至少無論何種用途取向,后置電機都不會成為區分其身份的核心價值。那么在平臺層面區分豪華與商用,且變量主要集中在后橋上,且后置電機并不會用來做跨領域區分的情況下,其差異化能夠落腳的地方,或許就只能放在懸架部分了。
即便是在燃油車時代,奔馳MPV車型由于縱置布局,其變速箱、傳動軸、后橋動力分配系統等一系列機械結構,也注定了遵循兩側不干擾的獨立懸架結構,是設計上的更優解。而在后橋布置單電機的情況下,延續獨立懸架結構,仍然是行業內的通行辦法。而奔馳基于新平臺,立足于豪華市場的MPV車型,甚至可以借坡下驢,將后橋結構完全改為標準五連桿形式。這樣一來,其空氣懸架也不需要擠占減震器的空間,使整個底盤更為乘用化,同時更能發揮奔馳在豪華乘用車領域的底盤調校功底。
那么接下來的難點便在商用MPV領域。如果說披露的技術圖片中,大尺寸的商用MPV直接沒有后橋電機的選項。那么新車大可以借鑒福特全順的案例,采用前置前驅,加后橋鋼板彈簧式非獨立懸架設計即可。而站在全系列都將提供四驅選項的前提下,即便是商用選項的奔馳MPV,預計也將采用獨立懸架設計。可是沿用豪華版MPV的懸架思路也是不現實的,一方面是沒有差異,另一方面載貨能力也被大大削弱。
思來想去,接下來只能提供一種猜想。即,放棄現行的所謂“拖拽臂”式結構,直接采用更接近后輪軸線的多連桿結構。但是在具體執行方面,只保留下擺臂(至于留不留后副車架,結合后置電機預留空間,以及動力電池容量差異來考慮)。而擺臂上方的位置,采用商用車常見的鋼板彈簧結構,直接強化車輛的載貨能力。與此同時,不需要布局空簧,甚至連螺旋彈簧都省略掉之后,減震器也能更為垂直的布局。如此以來,整個后橋部分,中置的電機是完全一致的。兩側的懸架擺臂部分也有相當大的可能性保持一致,這些都遵循了模塊化的開發理念。具體差異化部分,五連桿、空簧與副車架,與鋼板彈簧之間的差異??紤]到鋼板彈簧結構對于成本的影響,或能將整體成本因素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
由于歷史成因,以及市場尚未清晰與成熟,直至現在的奔馳V級,也始終未能完成奔馳在豪華MPV領域布局的臨門一腳。結合電氣化的發展趨勢,奔馳對于MPV領域的布局顯然也更具有前瞻性以及針對性。除了模塊化與差異化上的把控之外,預計奔馳下一代電氣化在800V超充架構等技術應用方面,也將應用在其電動MPV身上。至于駕駛輔助功能與智能座艙方面,或許也將成為區分新車在商用以及豪華用途方面的重要功能。待豪華領域的奔馳MPV,借助電氣化革新之后,目前在國內車市勢頭不錯的中國品牌們,會緊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