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屬于誰的旗下_寶馬車型
9月4日,世界五大車展之一的慕尼展如期而至,它的前身是法蘭克福車展,是世界五大車展之一,也是歐洲和德國最大的汽車展。
本屆車展,除了寶馬、奔馳、奧迪、大眾等歐洲品牌重磅出擊之外,中國品牌同時強勢登場,這其中包括比亞迪、東風汽車、上汽MG、中國造車新勢力零跑、阿維塔,以及產業鏈企業寧德時代、地平線等。
本屆車展,除了全球主流汽車企業集中展示技術和產品實力的饕餮盛筵之外,在全球汽車產業大變革的時代背景下,中國與德國汽車之間的合作與共贏,也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話題。
在電動化以及智能化轉型的下半場,近年來,德國大眾合資中國企業地平線、入股中國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奧迪尋找與上汽旗下智己汽車合作可能等等,似乎為德國汽車與中國汽車之間的合作拓展了更多的可能性。
車展前夕,總部位于慕尼黑、具備本土優勢的寶馬集團打響了慕尼展預熱第一槍,寶馬集團旗下全新電動MINI Cooper,以及代表寶馬下一代設計理念的BMW新世代概念車前后重磅亮相,寶馬兩天連發兩彈,為即將開幕的慕尼展做足預熱。
值得注意的是,寶馬全新電動MINI Cooper將在寶馬與中國長城汽車合資的光束汽車生產并出口,光束位于張家港的生產基地將是MINI全球重要的生產基地,與寶馬在英國的牛津工廠并行。
作為寶馬全球CEO,如何看待中德汽車合作的前景?大眾入股中國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是否意味著外資品牌與中國造車新勢力合作將成為趨勢?對此,9月2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慕尼黑采訪了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
“我們需要合作開發,合作制造,合作銷售,我們跟光束汽車就是這樣的關系。合作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我們非常喜歡合作,包括跟騰訊等技術領軍企業合作。我們目前不會做的是將其他企業打造的平臺直接用到MINI或BMW上,這種拿來主義并不是寶馬最擅長的事情。”齊普策表示。
據了解,寶馬與騰訊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數據中心業務。全球范圍內,寶馬與高通和法雷奧共同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技術。在中國,寶馬與四維圖新以及騰訊在自動駕駛技術展開合作,包括地圖以及數據中心業務。
實際上,寶馬集團宣布全球計劃于2023年底或2024年初上市L3級自動駕駛功能,目前已經在德國獲得認證。
在中國,寶馬相應的研發工作也已展開,積極參與中汽研以及其它機構L3技術法律法規以及認證方面的籌備,將根據法規要求為今后L3級自動駕駛功能在中國的適配和應用做好充分準備。
齊普策。資料圖
《21世紀經濟報道》(以下簡稱《21世紀》):作為寶馬全球CEO,您如何看待中德汽車合作的前景?此前,大眾入股了中國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您覺得未來外資品牌與中國造車新勢力合作會成為趨勢嗎?
齊普策:我們已經在做了,就是我們的合資企業光束汽車。我們目前不會做的是將其他企業打造的平臺直接用到MINI或BMW上,這種拿來主義并不是寶馬最擅長的事情。
寶馬擅長的是每一個品牌的車都有它的個性,MINI是有個性的車,勞斯萊斯是,BMW摩托車是,BMW品牌也是如此,它的個性是買不來的。我們說寶馬開起來有寶馬的感覺,這樣的平臺是市場上沒有的。
我們需要合作開發,合作制造,合作銷售,這跟拿來主義完全不一樣,我們跟光束汽車就是這樣的關系。合作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合作是一件大好事。我們非常喜歡合作,包括跟騰訊等技術領軍企業合作。
寶馬永遠不會孤軍奮戰,我們還跟很多供應商、合作伙伴,以及廣大車迷和媒體老師合作。但我認為世界上的諸多挑戰,只有通過全球性合作才能夠實現,當然還要兼顧盈利性、員工利益、客戶滿意,以及為氣候變化做出貢獻。我對此堅定無比。而且中國是寶馬最大的市場,我們也十分關注中國。
《21世紀》:剛才您說到關于合作是個大好事,一段時間以來有些媒體也在炒作與中國脫鉤斷鏈、去風險等概念。作為一個扎根中國的國際企業,從企業角度您如何看待這種表述?寶馬對中國市場有如何打算和發展計劃?
齊普策:中德和中歐脫鉤斷裂是不可能的,去風險倒是有可能的,比如增加一些供應商。通過合作增加韌性就需要我們去降低對于單一供應商、單一合作伙伴的依賴風險。單一依賴性壟斷或者過度依賴主體會有些風險,無論從原料、制造能力、國家體量以及規模經濟性而言,中國都十分重要,絕不可能脫鉤。
我們更關注我們能夠一起做什么,一起能夠改善什么,有哪些事情是不合作就做不了的。總基調是誰都不可能獨善其身,總有一些事是需要合作才能夠解決。多年來我都在強調在中國市場的合作,以及在寶馬總部跟中國客戶之間的合作,出差、出國訪問時中國都是我的第一目的地,說得多不如實際去做。
合作是互利互惠的,比如寧德時代,開始在中國為寶馬配套供應,現在成長起來以后能夠將業務擴展到德國甚至整個歐洲。在光束方面我們將投資生產優質的產品,并且具有出口的前景,這都是雙向合作、雙向互惠的例子。
《21世紀》:目前中國汽車正在大批進入歐洲市場,引起了歐洲廣泛關注,也有歐洲專家和車企把這個趨勢看作對歐洲汽車行業的挑戰,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齊普策:第一,這個并不令我驚奇,這只是一個開始。第二,寶馬永遠倡導自由貿易。第三,我們必須要擁抱競爭,如果我們不擁抱競爭就要自我檢討,我們真的還有競爭力嗎?
《21世紀》:在這個變革的時代,您是如何理解經典和創新的關系?沈陽工廠會為新世代車型的投產做哪些準備?
齊普策:創新就是寶馬的經典與傳承,我們會持續地創新。寶馬一向基于當前時代的消費者喜好來開發產品,不管是MINI、摩托車、勞斯萊斯還是BMW品牌,這個品質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面向新世代車型開發的技術,并不只是用在新世代的車上,也會用到其他的車型上。我們并不是說,有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是經典世界,另一個是創新的世界。實際上,這兩個世界融為一體,成為寶馬的世界。只要你開上任何一輛寶馬車,你就同時擁有寶馬的經典傳承和與時俱進的創新成果,這是100%確定的。
《21世紀》:寶馬提出新世代這個概念的初衷是什么?新世代車型2025年投產的意義在哪里?寶馬希望通過“新世代”給整個汽車行業釋放什么樣的信號?
齊普策:縱觀寶馬106年悠久的歷史,不管在任何一個歷史階段,寶馬都會一直站在技術進步的最前沿。我們想做的不是為原有的歷史續寫一個新的篇章,而且要重新寫一本全新的書。目前,在技術每一個具體的方面,都在發生巨大的飛躍:數字化、自動駕駛、半自動駕駛、驅動技術、客戶行為、設計、材料等等。
2025年是一個很完美的時點,可以把這些方方面面的變化融為一體,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我們可以借此機會把我們公司的工作,包括產品生命周期的管理、技術開發、投資能力、員工動員、工程能力市場建設,等等這些方面也融為一體,全部注入到一個全新平臺中,從零開始。
這并不意味著過去的一切都要拋棄。我們是要在這一獨特的時機,將我們方方面面的優勢都融合到全新的產品家族中。我們公司其余的部分也都會因此獲益。
我們這個行業有一個秘訣,時機的選擇一定要對,早一年的話技術不成熟,我們會犯錯;晚一年的話,已經太晚了。2025年是一個正合適的時間,所有的技術都正好有了足夠的成熟度,從電池、自動駕駛、控制單元,到動力總成、電機、電驅等都是如此。
《21世紀》:今天BMW新世代概念車的新聞發布會上,展廳里還有一臺氫動力車型。過去幾十年寶馬一直在氫動力領域不斷努力,在很多場合也強調寶馬氫動力才是未來出行的可行方案。但目前全球主要市場并沒有出現氫動力扶持政策,寶馬未來看好氫動力的理由有哪些?如果氫動力是終極目標,目前電動車是不是只是一個過渡產品?
齊普策:全球各地的出行不可能只依賴于單一的技術,汽油、柴油、插電、純電、氫動力都是要有的。寶馬是一家全球車企,在許多市場運營,至少在未來20年,預計我們需要覆蓋所有這五種動力形式。目前,電力出行發展最快,但是可以想象,有的市場需要實現零排放出行,又沒有充電條件。這種情況下應該用什么動力形式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此外,寶馬集團有能力做到,在我們的產品中實現全部五種動力形式。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