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捷豹后發(fā)現養(yǎng)不起-捷豹2.0t油耗一公里多少錢
圖文 | Ray
捷豹XEL自上市以來受到了各路媒體的好評,Ray在試駕完XEL之后也給了它很高的評價。作為一輛運動轎車,安全配置程度高,并且很多配置都是全系標配,加上最低28.88萬的售價已經算是有誠意了,那么上市幾個月來銷量怎么樣?是不是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呢?Ray帶著這樣的疑問,來到了捷豹的經銷商處了解情況。
據了解,目前來店咨詢XEL的客戶很多,而且都是拿XEL與BBA做對比,但后期購買的客戶卻不多,Ray所在城市三家經銷商月銷在10輛左右。詢問最多的就是售價28.88萬的200PS精英型和售價34.98萬的200PS尊享型,而且200PS尊享型目前終端有2萬元的優(yōu)惠,性價比很高。但是為什么一款性價比高的車型銷量卻不怎么好呢?從某汽車網站的數據來看,基本都是1000臺左右的樣子。具體是什么原因呢?
“7折豹”?不可能的
Ray半開玩笑的問銷售經理:“雖然說銷量不是很理想,但與自己家的產品比已經不錯了。買的人少是不是太貴了?網上都關心XEL什么時候打7折”。經理搖頭,并肯定的回答我,7折是不可能有7折的,畢竟之前進口的XE,時間庫存時間長一點的車才7.5折,加上XEL全車大面積使用鋁制車身,成本上去了,就算現在國產,也不會打7折。這句話告訴所有想看XEL“笑話”的人,你們想多了!
但是這樣一來,XEL在同級別中的優(yōu)惠力度似乎就顯得不那么給力了。例如同級別對手ATS-L,終端有7.5萬的優(yōu)惠,英菲尼迪Q50L,也有5萬元左右的優(yōu)惠,而XEL竟然只有中高配車型有優(yōu)惠,且力度一般。
雖然新車剛剛上市,終端沒有優(yōu)惠也是很正常且合理的,但無奈市場環(huán)境競爭太激烈,就連BBA的入門級豪車(除了奔馳外)都普遍有20個點左右的優(yōu)惠,XEL的優(yōu)惠很少,會讓很多潛在客戶望而卻步。
捷豹車買得起養(yǎng)不起?
先給大家說一個數據,奔馳老款507的C63 AMG保養(yǎng)一次要加8.5升機油。能理解,畢竟大排量V8發(fā)動機,零件多,損耗大,機油使用量自然要高。但是換裝了新發(fā)動機的捷豹XEL,一次保養(yǎng)竟然也要加8升機油,整個小保價格在1900左右。而BBA的普通小保,也不過在800-1000元的樣子,只是捷豹價格的1/2。雖說保養(yǎng)貴,是捷豹一直以來的調性。但XEL面向的群體不是土豪,而是普通中產。養(yǎng)成成本沒有優(yōu)勢的話,這讓部分普通消費者也會打退堂鼓。
而且最令人不解的是,進口標軸版XE在官網的保養(yǎng)費用在1500左右,國產后反而更貴了一些。捷豹XEL讓消費者切身感受到什么是買得起養(yǎng)不起。
盡管捷豹在中國的這些年學會了接地氣,也學會了如何營銷自己,XEL也是一款無論售價、品質、性能都很有誠意的車型。但捷豹似乎放低了身段,卻沒學會放低姿態(tài)。其實就連BBA無論終端售價、售后保養(yǎng)都早已擺正了姿態(tài),一個賽一個的親民。而XEL這種似乎有些高冷的作派,當然很難得到多數人的青睞。
捷豹XEL銷量有機會翻身嗎?
其實捷豹也深知自己的問題所在。XEL是捷豹旗下首款30萬以內的產品,從售價上降低門檻,希望改變過去高高在上的形象。
從售后上,雖然現在看捷豹的售后仍然偏貴。但在2017年初,捷豹已經對“建議維修工時費用”做出相應下調,“基礎保養(yǎng)服務包”指導價格的平均降幅達33%。只不過相比BBA先行一步在售后價格上的大幅下調,捷豹的動作還是顯得太慢了。
在2017年,幾個二線豪車的銷量排名,前四名依次是凱迪拉克(17.3萬輛)、捷豹路虎(14.6萬輛)、雷克薩斯(13.2萬輛)、沃爾沃(11.4萬輛)。捷豹路虎其實同比增幅23%,排名不差,而且其中國產車占比接近了60%。所以就目前來說,感覺捷豹路虎在中國的小日子過的還算滋潤。國產的XEL,似乎也沒有太迫切提高銷量的壓力。相比BBA或者凱迪拉克們動輒20多個點的優(yōu)惠,剛上市的XEL或許現在還不急著優(yōu)惠。不過,受此前捷豹高昂售價和“7折豹”的名聲所累,XEL如果想在這種市場環(huán)境下,保持價格堅挺, 同時又要有好的市場表現,考驗的就是廠家的營銷功力和經銷商的銷售能力了。
最后,全鋁車身、英倫豪華、動力、操控、空間與舒適的完美融合,可以說XEL給Ray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且就當時的試駕體驗來說,Ray對它的評價也很高。而且無論產品力還是購買門檻,都比捷豹之前的產品有優(yōu)勢。我們看到捷豹為了適應國內市場所做出的努力,捷豹XEL真是一款不錯的車型,但希望別因為某些因素,成為下一個叫好不叫座的車型。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