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京證當天能下來嗎-進京證可以進幾環?
標題:歷史重要時刻,新中國首都北京如何定下?
1949年1月31日,古都北平,迎來了歷史性的時刻。這一天,解放軍部隊進駐北平,開始接管北平的各項防務,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作為明清兩朝的首都,北平在歷史上地位重要,新中國的首都選址問題也備受關注。
在七屆二中全會期間,中央考慮了南京、西安、開封、洛陽等城市作為候選城市。南京雖然自稱虎踞龍盤,地理險要,但距離東南沿海太近;西安雖然千古名都,但現在不再具有中心地位;開封和洛陽則經濟較落后。
在向東北局城工部部長王稼祥詢問后,毛主席得知北平扼守連結東北與關內的咽喉地帶,戰略地位重要,且地理位置鄰近蘇聯和蒙古,無戰爭之憂。從歷史上來說,北平是明清兩代的帝都,從人民群眾的心理上也容易接受。
1949年3月5日,毛主席在講話中明確表示:“我們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領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協商會議,成立聯合政府,并定都北平。”由此,北平成為了新中國的首都,并于當天改名為北京。
接下來,新中國的首都需要有一位機智果敢、資歷老、經驗豐富的市委書記來執政。經過毛主席的考慮,最佳人選正是彭真。彭真出生于山西,經歷了苦難但積極向上,從高中開始接觸到馬克思主義,加入,成為山西省組織創建人之一。
彭真一直堅持在白區工作,被關押到監獄后仍不忘初心,在獄中成立黨支部,學習斗爭。黨組織營救后,他被釋放出獄,繼續在天津、北平等地領導革命工作。他積極參與中央黨校的工作,并展示出了出色的領導能力。
彭真到達東北后,統一領導晉察冀地區的抗戰工作,并在戰略進攻時期負責解放戰爭在東北的工作。彭真能力強,覺悟高,且為人民解決實際問題,使得他在領導中體現出極高的素質。
1949年1月31日,彭真成為了北京市委書記,繼續在這一崗位上工作了17年。在此期間,彭真帶領政府解決了北京舊城的下水道問題和城內攤販問題,提高了市政基礎設施和城市管理水平。他的決策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彭真在卸任后歷任中央書記、全國人大委員長等重要職務。他在為新中國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為首都北京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總結起來,彭真是一個機智果敢、經驗豐富的領導者,在新中國的建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作為北京市委書記,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城市發展。他的決策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為北京的城市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彭真的故事告訴我們,一位領導者應該具備強大的能力和勇氣,關心人民群眾的生活,并為解決實際問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