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元的油耗情況,2017款比亞迪元油耗
近兩個月,開著用了一年半的2021款比亞迪宋Plus dmi(純電110公里plus型)回了兩趟老家,記錄了一下高速為主的長途能耗。直接說結論:按消耗實際費用折合油費計算(人民幣折合法,如果要杠計算方法不對,那就是你對)2021款比亞迪宋Plus dmi高速為主的長途能耗折合百公里油耗在4.5升至5.5升之間,就問一句省不省吧。
具體計算過程如下:
第一趟去老家(8月下旬)
車輛設置:空調3檔,全程開導航,HEV(混動),運動模式,95%用ACC模式,全程基本能頂格跑限速的都頂格(限度+10%)跑,遇上擁堵除外。
駕駛環境:乘員3人,行李較少,無雨,夜間,95%高速公路。
駕駛里程:408公里。
駕駛方式:一次性跑到終點,中途不補能。
駕駛能耗:耗電9.7度(家里充滿的電,每度0.504元),耗油19升(油價每升8.07元時加的油)。
駕駛費用:9.7×0.504+19×8.07=158.21元。
能耗折算:以費用來計算,折合19.6升油,百公里油耗4.8升。
第一趟返程(8月下旬)
車輛設置:空調3檔,全程開導航,HEV(混動),運動模式,95%用ACC模式,全程基本能頂格跑限速的都頂格(限度+10%)跑,遇上擁堵除外。
駕駛環境:乘員4人,行李多,后備廂塞滿,白天,雨,期間有一段雷暴大雨,視線模糊艱難前行的那種,白天,95%的高速公路。
駕駛行程:411公里。
駕駛方式:一次性跑到終點,中途不補能。
駕駛能耗:耗電10.7度(在充電站充的電,每度1.97元),耗油20升(油價每升8.07元時加的油)。
駕駛費用:10.7×0.504+20×8.07=182.48元。
能耗折算:以費用來計算,折合22.75升油,百公里油耗5.5升。
第二趟去老家(國慶長假)
車輛設置:空調2檔,全程開導航,中途一段開了音樂,HEV(混動),運動模式,95%用ACC模式,全程基本能頂格跑限速的都頂格(限度+10%)跑,遇上擁堵除外。
駕駛環境:乘員4人,行李較多,斷續下小雨,期間有兩小時黑夜行車,95%高速公路。
駕駛里程:414公里。
駕駛方式:利用中途休息充電一次。
駕駛能耗:耗電17.7度(家里充滿的電消耗10.87度,每度0.504元;中途充電6.83度,每度1.13元,7.71元),耗油19.5升(油價每升8.07元時加的油,157.37元)。
駕駛費用:10.87×0.504+6.83×1.13+19.5×8.07=170.55元。
能耗折算:以費用來計算,折合21.1升油,百公里油耗5.1升。
第二趟返程(國慶長假)
車輛設置:空調2檔,全程開導航,中途一段開了音樂,HEV(混動),運動模式,95%用ACC模式,全程基本能頂格跑限速的都頂格(限度+10%)跑,遇上擁堵除外。
駕駛環境:乘員4人,行李較多,斷續下小雨,95%高速公路。
駕駛里程:413公里。
駕駛方式:利用中途休息充電兩次。
駕駛能耗:耗電27.4度(在老家充電13.43度,每度1.27元, 16.99元;中途第一次充電8.83度,每度1.55元,13.71元;中途第二次充電9.02度,每度1.98元,17.84元),耗油13.4升(油價每升8.37元時加的油,112.16元)。
駕駛費用:9.55×1.27+8.83×1.55+9.02×1.98+13.4×8.37=155.83元。
能耗折算:以費用來計算,折合18.62升油,百公里油耗4.5升。
另外,除了能耗低、經濟性好之外,在兩次長途駕駛中,還發現2021款比亞迪宋Plus dmi的兩個優點。
駕駛不易疲勞。幾年前,曾開朗逸回了趟老家,開車開得腰痛了好幾天。這次全程就我一人駕車,腰痛、脖子痛都沒有。分析主要是座椅符合人體工學,承托性好,軟硬適中。另外就是輔助駕駛還是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基本是ACC全程,不用腳在油門、剎車間頻繁切換。由于車道保持較好,在路況好的情況下,雙手短暫離開方向盤也問題不大。
安全性較好。雖說2021款比亞迪宋Plus dmi的輔助駕駛只是L2級,但也基本夠用,自動剎停、車道保持、自動跟車作用都發揮不錯。在返程的一段路,遇上了非常大的雷暴雨,雨刮器開到最大的情況下,前面的車基本成了模糊的色塊,很多車都停在應急車道了,我還是決定降速繼續走,也非常順利闖過了那段危險路段,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就是2021款比亞迪宋Plus dmi輔助駕駛系統給我的信心。
能耗低、駕駛不易疲勞、安全性好,這就是比亞迪宋Plus dmi能月銷4萬+的原因吧。
中國制造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