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真空胎漏氣怎么補—真空胎扎了千萬別灌自補液
主流的電動自行車,普遍采用的都是真空胎設計,一旦出現漏氣,需要排查的地方可不少。筆者就自身經驗,給大家列舉一些常見漏氣的區域。如果有遺漏的,還希望各位朋友多多指正。
氣門嘴這個地方非常容易被大家忽略,但它的損壞幾率著實不低。要么是日常磨損導致的氣門根區域損壞,要么就是打氣的時候,氣門嘴里的氣門芯頂針卡在里面,導致一直漏氣。因此,當我們發現電動車在漏氣,記得優先排查氣門嘴。排查的方法也很簡單,使用肥皂水涂抹在氣門嘴位置,觀察有沒有氣泡產生即可。
這一點沒什么好說的,屬于正常維修情況。如果大家經常騎電動車,可以選擇更換8 PR(輪胎層級)的真空胎、鋼絲胎或防爆鋼絲胎。其中防爆鋼絲胎的價格最貴,落地價一般在160到180元左右,但是一定要記住,防扎通能力越強,其硬度就越高,騎行的時候就越顛簸,屬實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了。
輪胎補丁漏氣,相信很多朋友也是第一次聽說吧。現在主流的修補方式有膠條修補法、膠皮修補法、自補液、內補法、蘑菇釘等。
不論是哪一種方式,如果車行師傅技術不行,或者修補時間過長,均會導致輪胎漏氣。并且當修補處再次漏氣的時候,由于修補非常困難,車行一般會建議大家更換整只輪胎。
這一點很常見也很致命,導致貼合處漏氣的罪魁禍首主要是兩點。
1、自補液腐蝕。
自補液作為門檻最低的修補方法,深受廣大騎友的追捧。不過由于自補液市場良莠不齊,導致各種強腐蝕自補液的銷量也非常高。特別是很多朋友也沒有定期清理輪圈的習慣,短則半年,長則一年,自補液就開始瘋狂腐蝕輪圈與真空胎。
2、撞擊導致輪圈變形
騎行的時候發生磕磕碰碰很正常,但是把輪轂撞變形的屬實不多見。筆者維修生涯中,這方面的占比真不高。不過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不要想著省錢,需要盡快去車行讓師傅幫忙矯正輪圈,費用也很低,一般在10至20元。如果不矯正,首先是輪圈漏氣,接著騎行的時候會左右擺動,同時輪圈變形也會加重,最后被迫更換整個輪圈。
以上就是筆者整理的四處容易漏氣的區域,如果對各位朋友有幫助,記得給我們點個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