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機油的粘度-不同年代機油的粘度一樣嗎
每天分享一點,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上一期說的是顆粒污染會給潤滑造成什么負面影響,今天繼續發布第七十五條Q&A,從今天開始用兩期的問答簡單地說說大家可能都會感興趣的車油標號問題。
由于車油從某個角度來說比工業油相對簡單,而且兩者在許多理論主概念方面是相同的,所以就不再針對車油的基礎內容展開說明,對我之前所說的相關話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佛山天馬”,就可以看到所有這些內容了。
Q75:汽油機油、柴油機油粘度等級是怎么劃分的?
A:汽油機油、柴油機油粘度等級劃分方法完全相同,美國SAE等制定的粘度等級分類(SAEJ300)是世界公認的內燃機油粘度分類標準,這個分類方法是按機油的高、低溫流變性分為W(冬用型)和非W粘度兩個系列,W是英文“Winter”(冬天)的字頭,在此表示低溫度性能,基本有0W、2W、3W、4W、5W、10W、15W、20W、75W、80W、85W等。非W粘度等級有SAE 20、30、40、50、90、140,是以100℃運動粘度為基礎而劃分的粘度級別。粘度等級為SAE 0W、5W、10W、15W、20W、25W,它們主要限制了最大的低溫動力粘度和邊界泵送溫度,保證低溫使用性能。
喜歡內容和這種問答形式的朋友歡迎閱讀后關注,并在右下方點個贊,以示鼓勵!如果有相關問題需要溝通,請留言評論!
感謝大家的閱讀,明天精彩內容繼續,祝朋友們身體健康,生活幸福,工作順利!
后語:如果朋友們想更加全面地了解潤滑,可以關注“佛山天馬”,閱讀前面所發的Q&A,相信看過后會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