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迪拉克口碑最好的車-為什么說十個凱迪拉克九個渣
雖然如今中國市場的新能源車十分火爆,但滿打滿算也就占到了新車銷量的30%左右,傳統的燃油豪華車依舊有著很大的市場。就在5月28日,凱迪拉克全新轎跑SUV GT4正式上市,新車基于通用E2XX平臺打造,售價21.97-30.97萬元。
近二十年來,凱迪拉克的車一直有一個特點的,那就是無論如何換代、出新車型,只要定睛一看就絕對能認出這是一臺凱迪拉克。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那標志性的豎向燈組設計。除了豎向燈組外,GT4也保留了凱迪拉克標志性的盾形中網,整個品牌的辨識度非常高。
上:銳歌 / 下:GT4
細節設計上,或許是受限于成本和定位,GT4并沒有像LYRIQ銳歌那樣將遠近光大燈通過豎向燈珠排列的方式與豎向的日間行車燈融為一體,而是依舊采用了獨立式的設計。
作為一輛轎跑SUV,凱迪拉克GT4的側面線條明顯比XT4這類傳統SUV更加低矮,車窗的尺寸也明顯更小,并且窗線在后門C柱位置還有上揚的造型,與溜背式的車尾相呼應。尺寸方面,GT4相比XT4更長一些,但高度足足低了接近100mm。可以說,GT4的側面看起來更像是一輛跨界兩廂車,而非SUV。
細節部分,GT4的C柱使用了與CT5類似的設計,通過延長窗線的方式將車頂與下方分割開來,營造了更加時尚的側面造型。并且凱迪拉克還將GT4的車名印在了上方,以彰顯車輛身份。
既然一臺偏向運動風格的轎跑SUV,要想彰顯出運動氣息,大輪子自然是少不了的。因此,凱迪拉克為GT4準備了19英寸的大腳,輪胎規格也達到了245/45 R19。至于輪胎型號方面,凱迪拉克選擇了專為豪華車設計的普利司通T005輪胎。雖然這款輪胎在操控方面表現一般,但無論是靜謐性還是舒適性還是制動性能,都絕對能達到第一梯隊。更關鍵的是,GT4上的T005輪胎還具備自修復功能,讓車主出現扎胎后可以更加沉著冷靜。
與車頭時尚的前臉不同,GT4的車尾造型就略顯普通了,甚至還透露出一些非常熟悉的感覺。無論是橫向貫穿的鍍鉻飾條,還是外側豎向布置的LED尾燈,都與其它凱迪拉克車型保持了高度相似。為了進一步提升車輛的運動感,GT4也采用了一左一右兩個實體排氣,并且還有鍍鉻裝飾來提升精致度。
如果你覺得這個外觀還不夠運動的話,凱迪拉克GT4還提供了帶有熏黑運動套件的版本,其中2.0T車型是標配,1.5T的中高配車型則可以選裝。這個版本將車輛的中網、窗線、外后視鏡、前后包圍都改成了熏黑設計,并且中網結構也變成了蜂窩狀造型。同時,車尾的排氣也改成了四出造型,看起來會更有戰斗感。
運動版配置上稍有不同。首先就是普通版上標準的密幅輪圈被替換成了經典的網狀輻條結構。與此同時,在2.0T車型上,剎車也從原本的單活塞浮動卡鉗升級成了來自Brembo的紅色四活塞卡鉗,讓我這名頂配CT4車主流下了羨慕的淚水……
作為凱迪拉克最新的車型,GT4不僅擁有轎跑化的外形設計,在內飾部分也頗有亮點。拉開GT4的車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塊巨型的曲面33英寸儀表+中控連屏,沒錯就是在凱迪拉客LYRIQ和凱雷德上的同款屏幕。而且與新勢力車型簡單粗暴的長方形大屏幕不同,GT4的曲面屏幕在外沿做了更和諧的曲線設計,看起來與內飾的融合度更好。
更關鍵的是,這塊屏幕雖然有33英寸的巨大尺寸,同時還使用了高通8155的處理器來確保使用流暢度。但它并沒有增加過多無用且冗余的功能,除了基本的語音、導航外,它依舊保留了蘋果的Carplay功能。相信我,在目前這個環境下,Carplay就是最好用的“車機系統”之一。
在屏幕和空調物理按鍵的下方,GT4設計了一套金屬的充電接口臺,并配備有兩個Type-C接口。這個接口以2023年的眼光來看已經不再是戰未來的設計了,畢竟目前大部分充電器接口都已經更換成支持更大電流輸出的Type-C了。
現如今,為了精簡車內設計元素,使內飾看起來更具有科技感,大部分品牌都會舍棄掉曾經的觸控旋鈕,只保留觸屏的操控邏輯。不過,根據我多年的使用來看,在駕車場景中,物理的觸控旋鈕還是要更加方便且安全的。所以凱迪拉克GT4并沒有跟隨時代浪潮,刪減掉觸控旋鈕和快捷按鍵,反倒是在上面使用能夠彰顯品牌的特色設計,在保證便利性的同時繼續增加車內豪華感。
在方向盤部分,GT4也采用了銳歌的同款設計,超多的按鍵密密麻麻分布在方向盤的3、9點位置上,讓它在這個時代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不過,你并不用擔心被按鍵太多所帶來的操作困難,因為GT4方向盤上的按鍵大多都只有一個功能,所以使用起來反倒比過分精簡的新勢力車型更容易上手。
雖然GT4是一輛燃油車,但它也采用了與銳歌一樣的懷擋式換擋機構,并且在掛入D擋或者R擋時,也均需要向懷里扣一下才可以順利掛擋,降低誤操作的可能。
全新凱迪拉克GT4的門板算是我非常喜歡的設計了,巨大的凹面拉絲鋁合金材質帶來無論是皮革還是織物都無法達到了質感,藝術氣息直接拉滿。而下方雙縫線的設計更是避免了金屬面板的單調。只可惜,2.0T運動版車型并非如此,水轉印的碳纖維裝飾不僅讓它在質感上無法與鋁合金拉絲面板相比,同時也沒提升車輛看起來的運動性。
在音響的配置方面,凱迪拉克GT4放棄了曾經的合作伙伴BOSE,轉而投向了AKG的懷抱。在聽感方面,我非常認可這次轉變。因為相比起我自己那臺CT4上的14喇叭BOSE音響來說,GT4上的15喇叭AKG音響無論是聲場、中高低音的分離度、低音的下潛程度和解析力都是明顯更加出色的,甚至讓在拍攝時足足在車上靜靜地坐著聽了3首歌,才意猶未盡地下車。
除了內飾的設計方面,全新凱迪拉克GT4的配置方面也是應有盡有,讓我這個CT4車主再次流下了羨慕的淚水。比如前排座椅的三擋通風、加熱、方向盤加熱、26色氛圍燈、HUD、360°影像以及輔助駕駛系統。另外GT4還配備前排的雙層夾膠玻璃,此時再加上美系車對于噪音一向比較克制,所以駕乘舒適性和便利性方面,GT4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不過,雖然質感是美系車的長項,但是空間一直都是美系車的弱點。我的身高174cm,體重87kg,將前排座椅放至最低并調整好駕駛坐姿,GT4的前排頭部空間為1拳3指,對于一臺SUV來說只能說一般。此時來到后排,腿部空間1拳4指,頭部為3指,其中腿部空間表現基本與一臺緊湊型轎車相當,而頭部主要是受限于車輛造型的緣故,3指的余量確實會在日后使用中讓高個子乘客感到有些難受。
另外GT4的后備廂空間也不是很大,高聳的地臺很容易讓人對它下方的空間產生遐想,可當我拉開后備廂蓋板后,卻只看見AKG的功放、低音單元和危險警告牌,并沒有任何的置物空間。好在GT4是一臺SUV,擁有遠超三廂車的拓展性,才讓它的后備廂空間不會顯得那么尷尬。
文章的最后再來看看全新GT4的行走部分配置。動力方面,GT4提供了1.5T和2.0T發動機可選,并全系標配48V輕混系統和9AT變速箱。其中1.5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211馬力,最大扭矩270牛·米,0-100km/h加速時間8.8-8.9秒。而2.0T版本則是頂配專屬,最大功率237馬力,最大扭矩350牛·米,0-100km/h加速時間為7.8秒,并且帶有閉缸技術。
四驅方面,1.5T版本只有前輪驅動,而2.0T版本則配備了適時四驅系統,并在后差速器內配有離合器片,可以在彎道中均勻調節左右后輪的扭矩輸出,最大可以將輸入到后軸的100%扭矩傳遞到單側后輪,以營造出類似后驅車的過彎感受。
而在懸架配置上,GT4也基本給到了頂。雖然前懸架依舊為麥弗遜設計,但是用了重量更輕的鋁合金下擺臂來降低簧下質量。
后懸架則更加豪華,直接使用上了五連桿結構,從而給工程師更大多的可能性,例如精細的修改襯套軟硬,在保證舒適性的情況下提高輪胎貼地或者運動性能。
作為凱迪拉克第一款轎跑SUV,你可以在GT4各種配置上發現凱迪拉克對它的用心,尤其是許多從銳歌上下放的配置,讓它完全沒有了一臺豪華品牌入門級SUV應有的“寒酸”感。而轎跑SUV的造型也使它非常符合年輕人的需求,畢竟年輕人才是現在的第一消費力。不過,全系只有頂配才有2.0T,難免讓那些對性能有追求的年輕人感到遺憾,相信GT4在未來的終端市場中一定會有更誘人的價格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