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阿凡達車多少錢一輛;奔馳阿凡達車多少錢一輛新車
作者|fanfan
來源|極果編輯部
《阿凡達2》全球首映當天,洛杉磯街頭一輛科幻感十足的奔馳,引起了轟動。
圖源網絡▲
修長的彎弓式車身、巨型透明座艙,尤其車背表面上的“鱗片”,可以隨著車的狀態移動,就像會“呼吸”一樣,充滿了未來科技感。
這設計,一看就不是普通的車
圖源網絡▲
事實上,它的設計靈感就來自《阿凡達》。
這是奔馳的一款概念跑車——VISION AVTR。
看名字就知道,與阿凡達(Avatar)是有“血緣關系”的。
之前奔馳的宣傳視頻里,森林密布、奇花異草以及迷人的原始森林風貌,也可以感受到濃濃的“阿凡達味兒”。
圖源網絡▲
并且在《阿凡達2》開拍一年以前,奔馳的設計師與阿凡達團隊就合作創造了潘多拉的生物、環境,以及布景。
只不過,VISION AVTR最終并未出現在電影里。反倒是經過了不斷的升級改動后,被一些國外豪車大V們提前開上了路!(羨慕這個詞已經說累了~)
現在,隨著電影上映,這輛來自“潘多拉星球”的車又重新進入大家視線,其酷炫設計,讓看過的網友們拍手叫絕。
先不說別的,這外觀簡直腦洞大開了!
VISION AVTR采用了仿生設計,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四梁六柱”設計,更沒有裝飾面板之間的接縫,整體視覺效果極為科幻。與其說這是一輛車,不如說這是一個漂浮在地表的“太空船”。
碩大的橢圓形開口與透明車門的結合,讓車看上去格外伸展,同時也打通了車輛內外部視覺上的阻礙,不僅看起來更加通透,而且為仿生車身帶來了輕盈感。
車門上沒有實體把手,是全自動,靠車輪區域的一個指紋掃描儀開啟車門。
酷是酷,就是坐進去后完全被“看光光”...沒點“社牛病”,還真不敢上路。
既然是奔馳與阿凡達的聯名款,細節上自然少不了電影中的科幻設計。
例如這個球形輪胎;
其靈感來自于《阿凡達》中靈魂之樹的種子。
不止設計精妙,車輪還具備一定的功能性,比如在轉向時,可以充當側轉向燈。
和普通的輪胎不同,VISION AVTR每個車輪都能單獨控制,后輪轉向角度達到 30°,可以讓它像“螃蟹行走”一樣側向移動。
車尾部分,“VISION AVTR”的英文字母和可發光的奔馳LOGO,科技感直接拉滿。
但最吸引人眼球的,還是尾部上方排列的33個大小相同的片狀物,看起來很像爬行動物上的鱗片,官方稱之為“Bionic Flaps(仿生襟翼)。
在駕駛員手勢信號下,這些鱗片可以向多個角度靈活翻轉,并發出不同顏色的燈光。
例如加速時,鱗片會向前壓變成藍色;
而減速時也會有所動作,同時紅燈亮起。
該鱗片設計并不只是美觀元素,它的實際作用是讓車輛與外界溝通并提供能量,效果類似于帶有感應功能的太陽能板。
就外觀來說,這輛車開在路上絕對是回頭率百分百的存在。
當你還在為這輛車的外觀驚嘆時,它的內飾會再一次刷新你的認知。
整個車廂的內部,運用了“阿凡達”色彩,和元素的花卉與編織物。一個大大的T字型中控,向前延伸,與弧形的座艙融為一體,充滿未來科技感。
座椅向后伸展,猶如一張舒適的吊床,帶給乘客絕佳的乘坐體驗。
沒有方向盤,也沒有踏板,和任何按鈕或開關,只看得見中控臺上一個橢圓形的控制器。
當乘客將手放在控制器上,車輛系統便能夠通過呼吸和心跳辨認出其身份,車輛的內飾也被喚醒,“人車合一”就這樣開始了。
這就像潘多拉星球上,所有生物體的連接一樣~
控制器集方向盤和檔位功能于一體。乘客可通過感應操作,向前或向后推動它,便可以進行加速或者制動;將其傾斜到任一側,即可實現轉向。倘若你想體驗一下“螃蟹行走”,扭一下便是。
圖源網絡▲
只需抬起手,車輛的操作菜單會投射到手掌中,滿滿的未來科技味十足。
車輛外部環境,也會以實時3D的方式呈現在顯示屏上。
雖然VISION AVTR科技含量很高,但奔馳有意將其發展為家庭座駕,并為此融入了“親子互聯”模式。
例如,前排座椅通過“親子互聯”功能和后排座椅相連,前排家長可通過前排的多塊屏幕時刻關注后排孩童的狀況。同時家長的脈搏會以座椅后背的光束所呈現,讓后排孩子與之感應,增加安全感。
親子模式還有一個稱之為魔幻池的功能。“魔幻池”集成于前排座椅的后背,提供教育類的游戲,以及基于增強現實技術創造適合孩童的感官體驗等功能。
之前看電影,很多人都向往能像阿凡達那樣擁有一個可以與萬物連接的觸手。
現在坐進VISION AVTR車內舉起手,就能進行各種操作。奔馳,可真有你的!
動力方面,VISION AVTR使用了4個獨立的輪轂電機,最大綜合輸出功率350kW,續航可達700km,充滿電只需要15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該車所搭載的有機化學電池由石墨烯材料制成,內部不含稀土和金屬,完全可以進行多次回收與利用,電池廢棄之后可完全降解,不會污染土地和環境。
除了電池,車內用料方面也極致環保,像座椅就是DINAMICA材質制造而成,而非真皮;地板則使用一種生長速度極快的藤,同時內飾均使用海洋塑料垃圾加工而成等等,就連球形車輪對草地的傷害,也會小于常規車。
總的來看,該車具備人車結合的科技和可持續性的電池技術、可持續性的車身材料等亮點,與奔馳描繪的“2039愿景”目標深度契合。
雖然是開放了大V的試駕,但官方暫未公布其價格以及量產的信息。
而從試駕反饋來看,該車懸架無法有效過濾顛簸,隔音表現也十分差勁,在寒冷的冬季,它甚至無法提供一個溫暖的座艙。不過,這畢竟是一個概念車,也不必要求太多。
就想網友所說,這種開車方式顛覆了國家的駕考和交通法,當下根本上不了路。
更像是造出來秀科技,毫無疑問,離我們還很遙遠。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那完全新理念的控制系統中,窺探出奔馳未來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方向。
話說回來,既然都沒有方向盤,換成用手操控,要不直接搞個無人駕駛,人上車直接躺在里面睡覺得了。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