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個人京牌轉讓出售(北京個人京牌轉讓出售結婚過戶車牌回收)
交談間,孫鵬(中介)多次向記者強調,對車牌的管控會越來越嚴,年前年后不同價,“肯定還要漲。”
“京牌”中介展示的顧客信息,稱其經假結婚辦理了車牌過戶。
文|新京報記者 李明 劉名洋
編輯|甘浩 校對 | 張彥君
?本文約5369字,約需10分鐘
11月1日,北京市關于外埠車進京的限行新規正式施行。
按照新規要求,外地牌照車輛一年只可辦理12次“進京證”,每次最長使用期限為7天。同時,外埠車限行區域也延伸至北京六環路(不含)和通州區全域(不含高速公路主路)。
這條“最嚴限行令”意味著,北京近百萬輛外地車將一年只能“進京”84天。
據有關部門介紹,新規的主要思路是“保障短期來京辦事,管控本地化長期使用”。
小客車指標一號難求,外埠車限行令嚴格。記者近期探訪發現,藏身于車務公司和中介公司的“京牌交易”變得火熱。為了換一張京牌,有些人不惜鋌而走險,花費十幾萬通過假結婚辦理過戶,“最近特別忙,不是在民政局就是在車管所。”中介們打著限行駛令越來越嚴、指標來源越來越少的旗號,黑市要價節節增高。
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表示,對于部分居民來講,即使通過非法的手段也想擁有車牌,暴露出了公共交通欠缺的問題,“解決非法買賣車牌,根本上應改善公共交通通勤效率問題。”
視頻|北京”最嚴限行“背后火熱的京牌交易。新京報調查組出品
“最嚴限行令”——外埠車提前“告老還鄉”
“北漂”5年的上班族小馮,上個月將開了4年的外地車開回老家。
新規的嚴格程度超乎他的預估,“一年只能開84天了,沒辦法開著上下班。”居住在大興區的小馮,身邊有不少靠外地車通勤的上班族,新規實施后,他們的車面臨著“提前退休”、“告老還鄉”。
2018年6月15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發布《關于對部分載客汽車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按要求,每輛外地車每年最多只能辦理12次進京通行證,每次有效期為7天。
此前,像小馮這樣的外地車主,只需要每周辦理一次進京證就能在城區行駛,新規實施后,他每年最多只能開上84天了。
據有關部門介紹,該《通告》的主要思路是“保障短期來京辦事,管控本地化長期使用”。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進京證日均數量已突破13萬張,平均每周辦理91萬張。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城市快速路上行駛的車輛中外埠客車占比高達10%,五環路內居住區停放車輛中外埠客車占比為5%至13%,五環路外已達到15%至29%。外地車本地化的情況十分突出,加劇了交通擁堵,加大了道路交通安全運行壓力。上述負責人表示,這次出臺的管理措施對于正常臨時來京辦事的人員沒有影響,可以滿足臨時來京辦事、旅游等需求。
為確保政策落地實施,公安交管部門將在強化路面現場執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全市非現場執法監控設備,有效提高執法效能和管控效果。
小馮坦言,在其居住的小區周邊,平時停靠著不少外地車,河北、天津牌照居多,甚至還有湖北、內蒙古的,“基本上都是沒有京牌又要開車上班的人,最近看到很多車干脆撂那兒不開了,要另謀出路了。”
他稱,由于新規規定的天數是一年一算,今年內車主們還能正常開倆月,但要想解決用車問題,還得盡快“想辦法”。
京牌黑市——16萬買牌但需“結婚過戶”
小馮所想的“辦法”就是買車牌。
他剛獲得搖號資格不久,但聽到身邊有些人“5年都搖不上”后,決定鋌而走險,“花錢搞一張。”
上個月底,他把開了4年的外地車開回老家,然后四處打聽京牌的事。
消息并不難找,在一些QQ群和論壇里,他看到大量關于“最嚴限行令的”討論。隨手一翻,就能看到百十條,里面的人都跟他有同樣的困擾,“怎么對付限行令?”,“哪里能搞到京牌?”下面回復的大多是一些像是中介公司的人,“租牌2萬一年”、“過戶15萬零風險”??
用車對小馮來說是剛需,“限行只會越來越嚴,租牌麻煩還不劃算,不如干脆買一個。”
他通過網絡聯系了幾名中介,對方都報價15萬元左右,但前提是要“結婚過戶”。還沒結過婚的小馮遲疑了,“我還沒結過婚,怕以后的對象對我有看法,也擔心有風險。”但中介的一通承諾和誘惑,讓他決定“賭一把”。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隨著新政的實施,類似的“京牌生意”變得火熱。
記者通過QQ群組搜索發現,京牌租賃、交易群就有上百個,成員多則百,少則幾十人。一些群組交流活躍,進群后大量消息涌來:“專業辦理小客車指標,名額欲購從速!”不時會有人詢問“京牌過戶多少錢”等問題。
進群不久,就有5名自稱中介的人給記者發來私信。這些人自稱中介公司,代辦京牌業務。記者了解后發現,他們主要推銷“結婚過戶”的買賣,報價動輒近20萬。
在一名中介劉華的邀請下,記者前往其位于大興區的“公司”面談。這是大廈內一間普通的公寓,沒有門臉和標牌,一張辦公桌和一套茶座就是劉華公司的所有家當。
劉華年輕,二十出頭,稱自己來北京闖蕩多年,今年初跟朋友合伙做起了京牌生意。他既是老板也是業務員,平時靠熟人關系和網絡資源聯絡顧客。
“今年限行抓得嚴,要京牌的人很多。”劉華告訴記者,“結婚過戶”的價錢為16萬,“價錢合適辦起來也方便。”
非法中介——“辦完就離,人牌兩清”
劉華介紹自己的業務時稱,“結婚過戶”并非新鮮事,由于北京限行政策收緊,京牌的需求量變大,他們的生意就越來越好做,“我自己一個月就能做20單,每天不在民政局就在車管所。”
他直言,“過完年估計還會收緊,那時候我們的報價還會漲,辦的難度也會加大,所以要辦就抓緊辦。”劉華稱,幾年前,一張京牌值7萬塊錢,如今沒有15萬拿不到,明年還會更高。
關于結婚過戶,他介紹稱,就是找一個跟你年紀差不多又有京牌的異性,領個結婚證,然后去車管所辦過戶,辦完就離,人牌兩清,互不牽扯。劉華表示,這一套流程下來,買家十多天就能拿到車牌。
這種異性他們稱為“標主”,“這種人我們有的是,北京的外地的都有,有的人名下車牌多,用不了,有的人離開北京了要賣掉。”為了顯示實力,他拿出自己的聊天記錄展示給記者稱,有標主一次能給他提供30張京牌,不怕辦不成。
劉華的報價是“15萬”,他覺得自己的要價是“良心價”,“這行已經是透明的了,價錢是市場決定的,大頭都給標主了,我們一單只掙幾千塊錢。”而這幾千塊錢的利潤背后,他要聯系買賣雙方,陪著辦結婚證,陪著去車管所,來回折騰好幾天。
輕描淡寫中,劉華道出了買家的顧慮,“不想假結婚或者怕被騙。”
他勸慰記者,買牌的人都是剛需,假結婚是最常見的手法,身邊人都能理解。交易前,買賣雙方和他都會簽訂協議,他承擔一切后果。“也有那種結完婚不離婚的,無非是標主想多要點錢,這種情況我們會全額退款給你,不用擔風險。”
相比劉華的公司,朝陽區的一家車務公司顯得“正規”不少。門店里,老板孫鵬甩出厚厚一疊協議和行駛本,稱自己干了年京牌生意,招了3個業務員,“一個月能接十單。”
老板似乎所言非虛,交談中,每隔幾分鐘,他就要接一個京牌的咨詢,談價錢定時間,生意繁忙。
11 月份,車牌買賣中介人員提供的客戶簽約現場照片。
“打擦邊球”——買賣京牌靠“協議”打消顧慮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中介公司并無專業資質,都靠一份“協議”打消買家顧慮。
劉華公司的營業執照標注的是一家投資管理公司,唯一與汽車沾邊的是一長串經營范圍里的“汽車銷售和租賃”。對此他倒毫不避諱,“沒有公司能正經做京牌買賣,現在北京倒京牌的就有上千人。”他稱,自己有營業執照,上面也沒法查,查到也就是“罰款20萬了事”。
他給記者拿出一份《北京小客車指標配合結婚過戶協議》,稱是由買賣雙方簽訂,條款稱雙方是自愿以結婚形式配合過戶北京小客車指標,過戶完成必須自愿解除婚姻關系,不得打擾對方生活,不得索要錢財,不得泄密。
買家與劉華的協議內容,則約定“如果一方出現不離婚的情況,損失甲方承擔。”然而,在劉華以往簽訂的協議中,只有雙方簽名,并無公司或個人印章。
車務公司老板孫鵬也坦言,法律規定京牌不能買賣,做京牌生意就是“打擦邊球”,他注冊的車務公司本應是做二手車生意,其實是主做京牌交易,一單掙幾千塊,靠量掙錢。
他還把京牌過戶的業務區分為快單、慢單、男單、女單,每一種價位都有差別,但保證都能辦成。
在他看來,自己的作用就是“打通關系”,幫買家順利落戶。按他的說法,由于結婚過戶的人越來越多,車管所在辦理變更時可能會察覺,一旦發現“假結婚”的情況,指標就當場作廢。
“如果你們自己去辦,工作人員隨口問夫妻間的小問題,你們答不上來的話,指標就過戶不了。”孫鵬稱,自己混跡多年,曾一次性在車管所給買家辦了7個指標過戶。
據其介紹,為了穩固資源,他手下有一些專門倒騰車牌的標主,有的標主以此為生,自己買來幾十個車牌專門倒給中介公司,一個車牌收幾千塊錢,“我親眼看見有的標主離婚本、行駛本擺了一桌子都是。”
交談間,孫鵬多次向記者強調,對車牌的管控會越來越嚴,年前年后不同價,“肯定還要漲。”
誘騙話術——黑中介宣傳“假政策”招攬客戶
隨著新政實施,“京牌”黑市中一些中介假借“政策還要收緊”等說辭迷惑他人,引得不少人“鋌而走險”。
除了購買,很多人也會選擇從中介公司租賃京牌使用,而租金也水漲船高到了一年兩萬元。記者近期也留意到,還有車商宣傳“買貨車、皮卡換京牌”的消息,也引起一些人躍躍欲試。
11月26日,新京報記者在位于北京市大興區的京南車管所看到,前來辦理業務的人已經擠滿業務辦理大廳,其中大多是辦理車牌變更手續。
記者隨機詢問的5對男女中,有三對男女表示辦理車牌過戶業務,自稱手里有車牌資源。一名陪顧客辦過戶的中年女子稱,自己的中介公司就在車管所斜對門,“給你找個異性假結婚,最快10天就能拿到京牌。”
見記者猶豫,對方又稱由于前幾天媒體曝光,已經有3個車管所暫停了車牌過戶業務的辦理,政策也會收緊。她提供的視頻顯示,許多人從車管所業務辦理大廳內排隊,京南車管所門前道路上已經被堵得水泄不通,排起百米長隊。“這些都是聽到消息后擔心政策收緊趕過來的。”
中介人員向記者發來的截圖及視頻,稱車管所排隊過戶,以此招攬客戶花錢買“車牌”。
除了“打政策牌”,還有不少商家“另辟蹊徑”。
進京證新政推出后,一些車商宣稱北京城區將解禁皮卡車通行,與普通京牌小客車享受同等待遇,只要購買皮卡車就可以辦理京牌。為了吸引顧客,車店工作人員還稱自己得到內部消息。
12月13日下午,新京報記者來到北京花鄉舊車市場。一名商戶介紹,11月之后,市場客流量有所增加,還有一些北京居民購買皮卡車作為通行工具。“雖然規定說五環內白天不能開皮卡,其實不進三環都可以。”這名商戶建議,去4S店給皮卡加個后罩,大眼一看和越野車沒有太大區別。
據新京報此前報道,皮卡屬于貨車,北京市交管局并未收到關于解禁皮卡車進入城區的措施。市民開皮卡違規上路定會受到處罰。
記者探訪發現,宣傳“假政策”如今已經成了不少中介常用的宣傳話術。日前,針對此類現象,市交通委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網信等部門開展治理,打擊清理了一批在網絡、公共場所、車身張貼租售指標廣告的行為。同時多次通過媒體提醒市民,京牌買賣背后有著極大風險。
專家建議——公共交通通勤效率待改善
針對京牌交易行為,北京京潤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志同認為,假結婚過戶車牌屬于變相買賣,但現有法律制度對責任人的處罰并不大。
“這種行為是用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應該加大處罰力度。”張志同稱,根據其接觸的案件,不乏中介和車牌指標所有人,在辦完結婚證后的過戶期坐地漲價或者不配合過戶的情況,甚至鬧到人財兩空的局面。由于涉及刑事犯罪的案例比較少,大多是對當事人作出限制搖號等行政處罰。
張志同說,汽車、房產屬于個人財產,買賣雙方結婚前簽訂的有名無實協議并不具有法律效益,婚姻關系一旦出現財產狀況,當事人或將面臨巨大風險。
京牌交易的火熱,也折射出交通運行的現實壓力。
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今年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十年間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逐年增長,2018年達到608.4萬輛。2018年北京市小汽車平均出車率為67.6%,每10輛車中每天有7輛出行。北京小汽車日均行駛里程為31.3公里,相當于每個有車一族每天繞行二環一圈。
報告稱,在交通擁堵問題日漸突出的背景下,北京市2010年推出了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2011年政策實施第一年,北京市機動車增長率由2010年的19.7%直線下降至3.6%,調控政策成效顯著。受政策持續實施及小客車指標進一步壓縮的影響,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增長速度進一步放緩。
對此,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規劃院院長張國華認為,搖號或者限號等限制性措施,能使道路交通擁堵程度得到緩解,但無法解決交通上的本質問題。張國華說,對于北京居民來講,即使通過非法的手段也想擁有車牌,其暴露出了公共交通欠缺的問題。
“汽車實現的是點對點出行,目前的公共交通無法實現,并且換乘比較麻煩。”張國華以交通發達國家舉例,市民出行無論是乘坐地鐵還是公交,上班通勤時間可以控制在40分鐘內,而北京許多人通勤需要1個多小時,并且換乘短則走個幾十米,長則需要幾百米甚至一公里。
城市公共交通普遍存在“換乘不方便”及“最后一公里”等共性問題,嚴重制約了公共交通的整體效率。以北京為例,市區公交平均換乘距離為355米,步行時間6分鐘,遠高于《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規定的200米最大換乘距離,尤其是部分立交橋等節點換乘距離超過500米,給乘客帶來了極大不便。
他認為,想要從根本上解決京牌非法買賣的現狀,還是要解決好市民通勤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