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勞到足別幾公里,那勞到隆林幾個小時
西林縣景點各具千秋,奇景千姿百態,水面清澈透明,神秘古樸,寒假自駕來西林一定不會錯!今天小編推薦的這些地方,既沒有大量游人的喧囂,又有不可多得的美景。下面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春風十里,不如景區有你,趕緊行動吧!
一、八達鎮
位于縣境中段的馱娘江邊,北接隆林各族自治縣,東鄰普合苗族鄉,南界云南省廣南縣,西連者窮鄉。八達鎮擁有獨特的自然山水及人文環境,風光宜人、景色優美,馬白彝族“火把節”、八達村八音彩調等民間民俗表演吸引著眾多媒體的眼球。
旅游
周邦巖洞
仙人洞,進入洞口即有一幅幅石簾像排空的瀑布傾瀉,又有一排排石柱,有個臺架宛如神座,垂掛著虛簾。那些石筍、石柱有的像武士,有的像釣叟,一有的像書生。還有幾處“大廳”、“窄道”,大洞、小洞、叉洞曲暢勾連,有通出山外的“天窗”,有垂直而下的“無底洞”。
耕牛洞,洞口橫扁形,有3個“大廳”。第一“大廳”長約8米,高約2.5米;過去,隔著幾塊石扇,有一圓拱形空間,即是第二大廳。廳高約20米,底面寬約400平方米,“廳”中央垂下一大石鐘乳,已經著地,往里走,沿曲折窄道到50米深處,有一圓形“無底洞”,往往又有一約5米深的洞,搭梯而下。才到洞底,再爬過一個石崖,前行50米,頓覺豁然開朗,原來到了第三“大廳”,石景還勝過剛才走過的任何“大廳”。
二、古障鎮
位于西林縣西部,東與者夯鄉相連,南到西與云南省廣南縣、丘北縣、師宗縣毗鄰,北與馬蚌鎮接合。 面積400.27平方公里。古障鎮物產豐富,素有“麻鴨之鄉”、“茶葉之鄉”和“水果之鄉”的美稱。境內王子山自然保護區山青水秀,風光獨特,是登山旅游的好去處。
古障鎮中部地勢較平坦,西部山較高。鎮境內的王子山海拔1883.3米,是西林第一高峰。古障白毫茶場便在王子山下。清水江建有貓街電站。有耕地1900公頃。水稻、玉米產量歷來居全縣首位,有“西林糧倉”之稱。古障白毫茶、古障水牛、古障麻鴨均是西林名產。云煙、火姜、香菇、云耳的生產也頗有名氣。古障是西林縣重點經濟開發區之一,有貓街、古障兩圩。古障烈士陵園便在圩場邊的小山上。鎮上有初級中學一所,鎮中心小學一所,鎮幼一所,私人幼兒園一所,村中心小學8所。衛生院3所。鎮醫院1所鎮廣場在鎮中心
三、馬蚌鎮
位于廣西省西林縣境西北部,東與隆林各族自治縣為界,東南與者窮鄉、南面與古障鎮、西面與八大河鄉接連,北面隔南盤江和貴州省興義市為鄰。馬蚌鎮是廣西的西大門,素有一雞鳴三省的美譽。境內有清水江、南盤江、萬峰湖,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云貴等地游客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旅游景點
萬峰湖春曉、隴達云海觀日出、夜月觀三省、那巖“依欄”建筑群等分別為該鄉的特色美景,隨著該鄉萬畝毛竹基地的建設,“萬畝竹海”也將成為該鄉的一大景觀。
萬峰湖:萬峰湖景區位于馬嶺河下游,處于云貴高原向廣西過渡的南盤江大裂谷斷層地帶,由天生橋一級電站大壩將南盤江攔截而成,湖面面積176平方公里,蓄水102.6億立方米,內有30多個全島、58個半島、82個港灣,是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興義國家地質公園萬峰湖景區以紅椿坡陽口內湖景觀為主,景觀面積50平方公里。它的主要景點有紅椿水上石林、馬嶺河坡陽入湖口、水上布依山寨等。景區氣候宜人、四季可游,融山、谷、湖、林于一體,即能乘船暢游、又可臨湖垂釣,還能體驗濃郁的民族風情,這里不但是黔、滇、桂三省(區)的水上黃金運輸線,更是旅游度假的好去處。
四、普合鄉
地處西林縣中部,距縣城15公里,東邊與那勞鄉相連,西與縣城所在地八達鎮接壤,南靠西平鄉、北與隆林縣的蛇場鄉和德峨鄉毗鄰,鄉政府駐地為普合村普馱屯。普合苗族鄉境內的新豐村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先后舉辦五屆“馱娘江杯”全國野外釣魚大賽。境內出土的銅鼓是世界罕見的西漢鎏金銅棺銅鼓。
普合苗族鄉總面積17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20163畝,園地601.5畝,牧草地28372畝,全鄉有林面積863.5畝,森林覆蓋率為70.3%。古家寨后山為最高峰,海拔1495米。主要的景觀有銅棺材遺址、八行水巖洞、巖臘的壩鎖弄、三棵樹百墓場等。
五、那勞鎮
位于縣境東部,東與田林縣毗連,南和西南分別與足別鄉、西平鄉為界,西與普合苗族鄉接壤, 北靠隆林各族自治縣。那勞鎮民族文化底蘊豐厚,人文資源得天獨厚,素有“北路壯劇之鎮”美譽,奇異的女娶男嫁“歐貴”文化,是西林縣的重點旅游鄉鎮。
景點
那勞鄉那勞村是清光緒初年云貴總督岑毓英和清末兩廣總督、四川總督岑春煊的老家。這里有岑氏經明、清兩代建起來的家宅、廟宇、紀念物等建筑群。
岑懷遠將軍廟
岑懷遠,南宋邊將,是明朝上林長官司岑子成之遠祖。元朝至元元年(1264年)加大將軍銜。上林長官司岑氏土府遷居那勞村后建廟,清光緒元年(1875年)岑毓英擴建成四合院,有神堂、兩廂房和閘門,占地180平方米。神堂神匾甚是堂皇,廊檐也甚寬敞,左右走廊分別以紅包六柱木架,上署鐘、鼓各一,鐘、鼓均畫有龍鳳。
岑氏宗祠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建,分前后院,
那勞鄉岑氏宗祠外圖后院四合,后廳是神堂,兩廂房是陳列室,前廳中間是大門,天井四角有花圃,中間有方形石臺上有繪著飛鶴的六角形亭子,名“鶴亭”。大門外有寬闊的趟廊,兩剪伸出的八字墻,上畫兩只大老虎,大門下來是十二級臺階,臺階邊到八字墻基各有一塊較大的花圃,兩棵大苦楝樹緊靠臺階。臺階腳才是方形外院,院外對著大門有一面照壁,壁面畫巨龍戲珠。祠堂占地約400平方米。
岑氏內院
占地300平方米,是那勞氏建筑群中最為古老的部分。明代襲上林長官司始遷府到那勞寨的岑密初建,地居全寨最高點。
宮保府
那勞鄉--增壽亭是岑氏建筑群中規模最為宏大的建筑,因岑毓英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受授皇宮“太子少保銜”,簡稱"宮保",于是家宅即稱"宮保府"。它坐座于那勞寨中央,占地面積1347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緒二年(1976年),光緒五年落成,原有大小8棟,逐步擴建到13棟。
增壽亭
岑毓英二輩岑毓祥的第三個兒子岑增壽的身后紀念建筑物。光緒十年(1884年)建,磚木瓦結構,亭作八角狀,上下三層,底層壁上書畫至今可見部分。占地面積80平方米。
南陽書院
是那勞岑氏族塾,是教學的地方。有院門、一廳、二廳、兩廂房及一間廚房。二廳設孔座,又叫圣堂主。
六、足別鄉
位于廣西省西林縣城的東南端,距縣城71公里,足別瑤族苗族鄉現今保留著與恐龍同一年代、有著植物活化石之稱的桫欏群,風水寶地“九龍抱蛋”,常年云霧繚繞的“苗嶺茶臺”等優美景點極具生態旅游開發潛力。
油茶
全鄉面積368.8平方公里,有耕地873.3公頃,森林21343公頃。全境土質肥沃,有利于發展農、林、牧業是西林縣自然生態保護得最好的地方。糧食作物有水稻、薏米、玉米、黃豆、地谷(早稻)等,經濟作物有油桐、生姜、油茶等,木材有杉、松、紅椿、酸棗、椒類等,水果有桃、李、核桃、板栗、枇杷等。
說到這兒,屏幕前的你是否心動呢?歡迎在評論區給小編留言,表達出你的見解吧! 喜歡的話記得點贊收藏+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