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縱三橫研發布局—國家對新能源三縱布局的理解
2月17日,中國濟南市槐蔭區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開幕,孫常建代表中國濟南市槐蔭區第十二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孫常建表示,今后五年槐蔭區將實施“十大重點行動”,遵循人、產、城一體化發展理念,全面構建“兩核三區、三縱三橫”城市發展新布局。加大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央企總部城“兩核”產業導入力度,在全市形成“東強”“西興”遙相呼應、“CBD”“央企城”兩翼齊飛的新格局。
槐蔭區將全力推動百年商埠歷史文化區、智能制造產業區、鄉村振興生態區“三區”一年起勢、兩年突破、三年崛起。提升“三縱”輻射力,依托緯十二路大力發展商務商貿、高端消費、現代金融等產業,打造濟南西部都市消費帶;依托二環西路大力發展商務會展、現代物流、總部經濟等產業,打造輻射省會經濟圈消費的產業隆起軸;依托玉符河生態帶,打造藍綠交融、功能復合的濟西生態綠肺。
打造“三橫”發展帶,以塑造“黃河旅游”整體品牌形象為引領,打造傳承黃河文化、展現生態景觀、保障防洪安全的沿黃旅游風情帶;依托交通和區位優勢,重點發展總部經濟、智能科技、新興金融、商務服務等業態,打造央企總部城中央商務軸;以生態化、景觀化、智能化為導向,提升產業發展能級,打造展強省會特色、融泉城風貌、顯“西興”魅力的經十路城市發展景觀軸。
建設重點片區需要拆遷先行,槐蔭區將加快推動“雙核片區”集中征遷,實施“掃尾清零攻堅行動”,為項目落地騰出寶貴空間;推動“中優”城市更新,加快完成市立五院周邊片區、老商埠區和其他需要改造的老城區城市更新,加快推進張莊村、劉莊村等城中村改造和醫學中心、西客站片區、吳家堡片區村莊整合。
今后五年,槐蔭區將力爭引進市外投資1700億元、實際使用外資7.5億美元。重點瞄準央企及世界500強、國內500強,著力引進更多的戰略投資者。圍繞醫養健康、文化旅游、商務會展、消費物流、智能制造、新一代半導體材料等優勢主導產業抓招商,借助商會抓招商,依托鄉情抓招商,充分借力“招商合伙人”“招商大使”“產業鏈鏈長”抓招商,提高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槐蔭區將把發展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圍繞“工業強市”戰略,依托二機床、中車山東、重汽特種車等企業,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重型裝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打造一批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依托天岳、德邁、九陽等企業,大力發展先進材料、智能制造等產業,打造一批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產業集群。
壯大農業產業方面,槐蔭區將做優做特“槐蔭四寶”“黃河稻蟹”等特色農產品,壯大提升“泉城稻花香”田園綜合體,加快建設賽石玫瑰園、五洲農業、興沃農業、雙龍灣蓮藕生態園、明里農園、七里鋪村合作社等特色農業園區。
槐蔭區將完善基礎教育質量表揚獎勵機制,建立健全“槐蔭教育領航人才”選拔培養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教師整體學歷水平和專業素質。及時補充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逐步妥善解決編外教師身份和待遇問題。傾力打造一流校園、平安校園、智慧校園,所有新建學校一律按全市一流標準建設,完善基礎教育設施,每年至少培育2-3所重點學校,在全市拔尖成峰,讓槐蔭區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一流的優質教育。
槐蔭區將加快推進城市更新,統籌推動二環西路以東老城區有機更新,逐步推動低端批發市場、沿街門頭作坊、行政事業單位、一般制造業等有序外遷;堅持“留、改、拆、建”并舉,分類施策推進零散棚戶區和老舊小區改造,提高城市形象面貌。強化“城市美學”理念,統籌推進夜景品質提升,構建“城即園林”的精品生態景觀城市,切實做到“一枝一葉總關情、一花一草悅人目、一樓一店顯文化、一步一景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