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官網(長安車型大全圖片價格)
曼谷國際車展長安汽車展臺。圖/企業官網
風起西南龍吟嘯,油電雙強智有方。
十萬子弟鑄一夢,海納百川意氣揚。
4月18日,長安汽車發布2023年財報。財報數據顯示,這家中國一流汽車企業在2023年銷量突破255.3萬輛,增長8.8%。在年銷量持續增長的同時,其財務數據也穩步向前。
長安汽車2023年營收達1512.98億元,歸母凈利潤達113.27億元。在2017年第四季度啟動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后,集團已將版本迭代至7.0。
以香格里拉計劃、北斗天樞計劃與海納百川計劃構成的未來藍圖里,長安汽車正在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4月19日召開的長安汽車業績說明會上,長安汽車向市場給出了更加振奮人心的數據與規劃。面對行業內叫苦不迭的“產品競爭”“價格競爭”“技術競爭”“用戶服務競爭”等,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坦然表示:“汽車產業正處于一種非穩態的競爭狀態,這是產業發展初期的基本規律。汽車產業的競爭是一場馬拉松比賽,激烈競爭是讓行業回歸良性競爭的最好辦法。”
銷量向好,長安汽車迅速向新能源轉型
得益于持續的內生變革,長安汽車在近10年來從燃油車的“武林盟主”平滑地向新能源汽車轉換,從銷量上呈現出燃油車穩坐行業前列、新能源車一日千里的成績。
根據長安汽車總裁王俊介紹,長安汽車在2023年的經營目標如期完成,銷量與效益雙達標。其中燃油車基本盤穩固,主力車型CS75 PLUS、逸動PLUS、CS55和UNI-V分別實現了19萬、16萬、10萬和15.6萬輛的優異成績,位列細分市場前茅。
同時,在長安啟源、深藍汽車和阿維塔科技三大新能源品牌的支持下,長安汽車2023年新能源車銷量達48.1萬輛,同比增長69.2%。
長安汽車的CS75 PLUS、逸動PLUS、CS55等車型都是經過多年技術驗證的產品,在市場中口碑極佳。
同時,長安汽車的新能源戰略也在香格里拉計劃的指導下加速鋪開。目前,長安啟源已完成3款產品的上市,旨在成為長安汽車新能源領域的基本盤;深藍汽車擁抱年輕用戶群體,積極打造時尚個性的品牌產品特色,憑借兩款產品在2023年拿下了13.6萬輛的銷量;阿維塔在第二款產品阿維塔12發布后訂單突破4萬輛,成為新豪華市場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
阿維塔12。圖/企業官網
王俊介紹,長安汽車將持續強化新能源譜系,推出8款全新新能源產品,進一步拓展產品供給結構,為用戶帶來卓越的產品和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行業的“內卷”狀態,朱華榮坦言:價格戰與優勝劣汰不可避免,但競爭可以讓行業發展更健康。
他提到,預計2024年將有超180款新能源汽車推出,而只有通過激烈的競爭,才能給用戶帶來更多的核心價值。“流量時代正倒逼企業從產品好、價格優、渠道好向全能發展。”朱華榮說,“相信只有足夠大規模與良好現金流才能在轉型中成功。”
根據規劃,長安汽車將堅持2030年500萬輛的銷量目標,其中自主品牌銷量目標400萬輛。朱華榮認為,如果全球格局穩定,該目標或將提前達成。
技術創新不斷、包容開放合作,長安展現一流汽車企業的實力與氣度
新能源智能汽車的發展核心在于技術的創新,長安汽車在香格里拉計劃與北斗天樞計劃規劃下,在諸多核心領域取得了出色的成績。
在技術上,長安汽車沒有吝嗇投入。朱華榮在介紹北斗天樞計劃時提到,企業已經形成了六國十地的研發布局,研發團隊人數超1.8萬人,2023年長安汽車累計新增專利數達5739項,平均每天新增專利16項。在外部標準的發布貢獻上,長安汽車也主導參與了55項,并成為首個主導制定ITU系列國際標準的中國車企。
長安汽車2023年的研發投入達到總收入的近6%。根據朱華榮介紹,未來長安汽車的研發投入占收入比重還將持續提升。
自主研發方面,長安汽車已經在香格里拉計劃規劃之下打造了行業聞名的“金鐘罩”電池、原力超集電驅和新藍鯨動力。
其中金鐘罩電池除了具備三元鋰針刺不起火、磷酸鐵鋰針刺不冒煙的超級安全外,還有60萬公里衰減無感知的可靠成績。目前,長安汽車正在推動超高壓快充技術的裝車,相信相關技術也會不日和消費者見面。
為了保證電池在北方冬季的穩定可靠,長安汽車行業首創微核高頻脈沖加熱技術。該技術可以幫助電池在零下30℃的環境里快速升溫,每分鐘升溫4℃,目前已升級至脈沖加熱2.0版,實現低溫動力性提升55%,低溫充電時間可縮短30%。
在混動領域,長安汽車還發布了最新的新藍鯨動力。該技術實現了“單車插電增程一體化”,用戶可以在一輛車上享受插電、純電、增程三種不同技術特點的動力模式。新技術下,發動機可通過1L油為電池補能3.63度電。該發動機的熱效率可達44.28%,處于行業前列。
智能化領域,長安汽車以“北斗天樞”為基礎,打造了軟件定義汽車的SDA平臺架構,成就中央+環網電子電氣架構,控制器的跨域集成超16個。
智能制造方面,應用5G、AI、數字孿生、柔性制造等先進技術,建成長安全球首個數智工廠。圍繞綠色低碳建設了26萬平方米、裝機容量37兆瓦的光伏發電系統。通過對先進制造工藝技術、智能制造技術、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總體實現制造效率提升20%,成本降低20%,降碳19%。
在自主技術持續創新突破的同時,長安汽車還積極與優秀的企業合作,上述的智能工廠,就是由長安汽車與華為、中國聯通等企業共同賦能打造的。
電池方面,長安聯手寧德時代,打造時代長安動力電池公司,生產標準電芯;與贛鋒鋰業從鋰礦資源、鋰鹽深加工到制造回收的全產業鏈合作;與中國長安、天奇股份共同出資成立電池回收公司,實現電池產業的產業鏈閉環。
同時,整車方面阿維塔由長安汽車與寧德時代、華為共同打造,華為的智駕與智能座艙同阿維塔深度綁定。
朱華榮表示,長安汽車將堅持自主研發和合作并舉。
擔起社會責任、布局海外市場,長安汽車要代表中國汽車產業走向全球競爭
中國汽車產業正在新能源智能化的浪潮中走向全球市場,中國新能源智能汽車的性價比已經初步實現了全球領先。
朱華榮判斷,全球汽車市場在2024年將有9100萬輛的市場規模,海外市場未來五年復合增速2%。中國的出口規模則可以達到550萬輛,同比增長10%。
長安汽車也在布局海外市場,在全球市場成立5個區域事業部。長安已在東南亞快速布局,長安汽車在泰國已開始布局生產基地——泰國新能源基地,預計首期產能10萬輛,二期將增加至20萬輛。企業還將在歐洲、美洲等地布局制造基地,布局累計超50萬輛的產能。
在第45屆曼谷國際車展上,長安汽車上市了Lumin、Deepal S07和L07更多續航版本,進一步豐富了泰國消費者的出行選擇。同時也對兩款重磅產品長安啟源E07,阿維塔11進行了展出。本次車展長安汽車訂單突破3000輛。
根據企業規劃,到2030年長安汽車將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產品,推動“全球產品同步開發+區域差異化開發”相結合。研發團隊將以“一區一策、一國一策”為目標,推出中國版、美洲版、歐洲版等多種版本。
產品類型上,南美洲和中東區域,仍將以傳統汽車為主,歐洲和東盟區域將主推新能源車型,在南美洲、東盟、澳新等區域投放皮卡。
快速發展的長安汽車,還在社會責任領域加強了建設。在財報發布的同時,長安汽車還發布了首份ESG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長安汽車統籌撥付幫扶資金1060萬元,實現公益資金捐助4216萬元。
減碳方面,長安汽車2023年共計消納綠色電力5760萬度,實現降碳5萬噸;開展低碳技術研究與應用開發,掌握核心技術100余項,企業平均單車碳排放強度同比下降6.5%。
根據規劃,長安汽車將在2025年實現萬元產值綜合能耗降低15%,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8%;2030年實現萬元產值綜合能耗降低20%,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30%;2027年實現單車全生命周期降碳25%;2030年供應鏈較2020年降碳30%。
寫在最后:2023年,長安汽車交出了一張近乎完美的答卷,并為市場繪制了一幅值得暢享的繪卷。
2024年,市場的競爭依舊劇烈,長安汽車正在迎難而上,披荊斬棘。以香格里拉、北斗天樞和海納百川計劃為基礎,這艘中國汽車產業的“航空母艦”,正在走向全球,展現中國民族工業的強大競爭力。
未來長安汽車又將在復雜的競爭局勢中取得什么樣的成績,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白昊天 校對/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