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車股票代碼—中國奇瑞汽車股票代碼
從2004年首次準備上市失敗,到2023年再度釋出上市消息,這一次以“理工男”身份闖天下的奇瑞準備好了嗎?
苗野 孫藝格/發自上海
蟄伏19年,奇瑞汽車IPO或已進入倒計時。
12月12日,據外媒報道,IDG資本正在考慮以7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從現有股東手中收購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股票。奇瑞汽車也在籌劃最早明年提交IPO申請,并在2025年前完成A股上市,估值或達1500億元人民幣。
針對以上信息,奇瑞汽車高層回應:“公司是在積極準備上市,其余信息都不準確?!?/p>
在剛剛公布的11月銷量月報中,奇瑞今年銷量實現“十一連漲”,至11月末累計銷售166.6萬輛,同比增長47.8%。2022年,奇瑞一共賣出了123.27萬輛車,營業收入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
“奇瑞2025年之前完成IPO?!逼嫒鹂毓啥麻L尹同躍早在去年就已經對外放話。從數據上看,此時再提上市的奇瑞,似乎底氣更足了一些,也重燃了投資界對奇瑞汽車IPO的希望。
坎坷的上市路
奇瑞汽車是目前國內唯一未能上市的整車企業,但奇瑞的IPO夢想一直都在。
早在2004年奇瑞首次推動上市之時,因與上汽集團的股權關系尚未厘清等原因而擱置。
之后經過4年發展,奇瑞在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并開啟多品牌及品牌向上計劃,上市計劃也隨之重啟,但伴隨瑞麒、威麟兩大品牌沖高失敗,上市一事也沒有了下文。
2009年6月,奇瑞作價29億元向華融資產、鼎暉投資、渤海產投、深圳中科創和融德資產等5家企業出售20%股權,一度被市場認為是在為上市做準備。但一年后尹同躍表示,由于存在關聯交易等問題,暫不考慮上市。
2015年,奇瑞旗下合資公司—奇瑞徽銀沖擊港股和A股均以失敗告終;2016年,奇瑞新能源試圖通過海螺型材“借殼上市”,依舊未能成功,后來有轉向科創板上市,依舊遇阻。
但奇瑞在資本市場并未止步不前,先后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還推動奇瑞體系下多個零部件公司完成上市。
奇瑞缺錢,行業皆知。2019年,奇瑞啟動混改,掛牌出售奇瑞控股與奇瑞股份的部分股份,計劃融資162.44億元。最終青島五道口新能源產業基金企業出資196億元,分別收購奇瑞控股51%的股權和奇瑞股份35.58%的股權,成為兩家公司第一大股東。
于是,奇瑞汽車IPO再次迎來窗口期。尹同躍也在2020年表態,奇瑞在增資擴股完成后,將加快上市工作。
資金得到緩解后,奇瑞要2019年~2021年連續三年實現盈利。但青島五道口無力解決后續百億摘牌資金傳聞流出,“果鏈一哥”立訊精密于2022年2月迅速補位,以100.54億元購買青島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權、奇瑞股份7.87%股權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權,成為奇瑞新的戰略投資者。
混改時,奇瑞就曾規劃未來五年將有5家上市企業,奇瑞汽車、奇瑞徽銀、奇瑞新能源等均在計劃之列。其中,奇瑞汽車計劃于A股主板掛牌,奇瑞徽銀計劃赴港上市。
在經歷4次上市失敗和兩次“賣身”后,奇瑞也進入了平穩期,迎來銷量的穩中有增。2022年累計銷售汽車達到123.27萬輛,同比增長28.2%。這是奇瑞集團首次實現年銷量突破百萬輛,成為第5家達成此目標的中國品牌車企。
同年,尹同躍在“瑤光戰略發布會”上直言:2025年之前完成IPO。
“奇瑞上市目的是擴充融資渠道。”一位接近奇瑞汽車的相關人士透露,奇瑞資金來源主要依靠銀行融資,上市有利于奇瑞為新能源轉型補充資金彈藥,也為接下來在汽車行業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增添保障。
國內銷量疲軟,新能源賽道“掉隊”
盡管奇瑞的IPO計劃開始加速,但其2025年的上市之路,仍充滿不確定性。
從奇瑞汽車自身來看,國內市場的銷量依舊是奇瑞的“軟肋”。
今年前11月,奇瑞累計銷量已達166.56輛,同比增長47.8%。其中11月單月,奇瑞銷售新車21.2萬輛,同比增長111%。這是奇瑞本年度銷量第二次突破20萬輛,再創單月銷量歷史新高。
但實際上,奇瑞最拿得出手的確是其海外銷量。
根據官方數據,奇瑞2022年全年出口整車45萬輛,占奇瑞全年累計銷量的39%,刷新中國品牌乘用車“出?!毙录o錄。今年上半年,奇瑞出口銷量達到39.4萬輛,占總銷量比重提升至53.4%。位列中國車企出口銷量亞軍,僅次于上汽集團。在奇瑞新能源制定的2023年銷量目標中,其中國內銷量預計為30萬輛,還有15萬輛也將由出口實現。
毋庸置疑,在奇瑞的銷量版圖中,海外市場已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整車產品的受歡迎程度遠超國內市場想象。
據悉,在智利,奇瑞已經成為當地第三暢銷的汽車品牌;在俄羅斯,奇瑞連續多年獲得了俄羅斯“最受歡迎的中國汽車品牌”稱號,今年上半年,奇瑞占俄羅斯汽車市場份額超12%,排名第一;在巴西,其總統曾將奇瑞的瑞虎8當作競選用車,還用它接待了來訪的馬斯克……
奇瑞在開疆擴土的同時,能否守住“大本營”變得至關重要。
另外,奇瑞在新能源車領域也有“掉隊”趨勢。尹同躍曾公開坦言:“奇瑞在新能源車方面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今年4月,奇瑞啟動新能源戰略,計劃在未來5年投資超過1000億元用于三電、智能駕駛、生態等科技研發。奇瑞旗下的四大品牌,即奇瑞、星途、捷途以及iCAR,也都在加速向新能源轉型。
根據奇瑞的規劃,其兩年內預計推出24款超級混動車型、15款E0X平臺純電車型。
尹同躍表示,奇瑞2024年在新能源行業排名中一定進入全國頭部。奇瑞汽車副總經理李學用更是喊出了“奇瑞將全面開啟奇瑞下一步的新能源增長”的響亮口號。
但實際上,奇瑞的新能源轉型之路,并非坦途。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奇瑞新能源車型銷量約4萬輛,較去年同期下滑了66%。乘聯會披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奇瑞新能源汽車批發量僅為8.21萬輛,而去年前7個月奇瑞新能源汽車銷量就已超過13萬輛。
“從銷量來看,奇瑞的表現頗為亮眼,但從市場發展趨勢和產品結構看,奇瑞在新能源方面轉型迫在眉睫。”某汽車行業人士分析,今年是汽車業“價格戰”,明年或將進入“生死戰”階段。銷量固然重要,但想要“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更離不開企業自身的資金儲備實力,這無疑對奇瑞再次提出了挑戰。
前述接近奇瑞汽車的相關人士表示,明年上市概率不大,奇瑞傾向于A股上市,或效仿北汽藍谷借殼上市。目前來看營收和銷量走勢在正向發展,但凈利潤和負債率問題是奇瑞的大挑戰。
從2004年首次準備上市失敗,到2023年再度釋出上市消息,這一次以“理工男”身份闖天下的奇瑞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