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 汽車(博世汽車部件(長沙)有限公司招聘)
2024年4月18日,博世召開全球新聞發布會,就2023年財務表現及未來發展,與媒體進行溝通。此次發布會,博世董事會高層悉數出席,直言當下的挑戰與困境,同時也提出了未來幾年實現6%-8%年均增長、7%利潤率的目標。
在當前低迷的經濟大環境,以及極具挑戰的市場狀況下,博世如何實現業績目標?百年零部件巨頭如何推動變革,完成轉型發展?在這場新聞發布會上,博世一一給出了答案。
出席新聞發布會的博世董事會高層
在盈利能力和前瞻性投資間保持平衡
從這兩年頭部Tier 1的財報發布來看,保持盈利能力和財務實力,成為大家的首要目標。不確定的外部大環境,令大多數企業對未來發展持謹慎態度。
博世認為,2024年依然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全球經濟回暖的跡象尚不明朗,經濟增幅預計僅為2.3%,汽車生產將停滯、機械工程市場持續疲軟。
對此,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及首席財務官Markus Forschner博士表示:“我們不僅需要應對低迷的市場環境,還需面對投資所帶來的挑戰。架構重組與流程優化也將在初期帶來負面影響,積極影響需一段時間后才會逐漸顯現。”
既要保證盈利能力,又要進行前瞻性投資以確保未來增長,如何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是包括博世在內的諸多Tier 1所面臨的現狀。
隸屬于基金會、非上市公司特性,使得博世在財務方面相對自由,可以更多地著眼于長期戰略規劃。博世高層也在此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盡管提出了7%的利潤率目標,但公司不會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通過直接削減面向未來領域的投資,來快速實現目標。
當然,博世高層也坦言,成本削減仍是當下的重點。為此,博世計劃推進成本削減及架構重組,以保持轉型期的競爭力。
通過合作和并購實現增長
談及下一步發展,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在發布會上強調,2024年下半年的既定目標是加速增長。除了前面所提及的6%-8%年均增長及7%利潤率目標,博世也期望在全球各地區的關鍵市場位列前三。
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
“博世計劃于未來數年內實現上述目標,因為我們所處的各個領域都在經歷著轉型。這是博世面臨的主要挑戰,但同時也創造了廣闊的增長機遇。無論電氣化還是自動化,軟件還是人工智能,博世都具備深厚的技術和知識積淀。”史蒂凡·哈通博士說道。
具體來看,博世將主要通過聚焦核心業務、推進并購與合作,來實現增長。據透露,博世智能建筑科技正出售大部分的產品業務,未來專注于建筑智能化系統;半導體將成為博世進一步拓展的關鍵業務領域之一,博世收購了位于美國加州Roseville的晶圓廠,并與數位合作伙伴在德國德累斯頓合資成立了歐洲半導體制造公司。
關注智能出行兩大增長領域
作為占比最高的業務板塊,博世智能出行業務在今年年初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重組調整,以推動戰略技術的跨部門協同,尤其是軟件、半導體和車載電腦技術。這一調整,也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
博世認為,可持續出行和氫能,將是汽車業務未來的增長點。
可持續出行方面,博世看好電動化趨勢。史蒂凡·哈通博士表示:“電動出行未來將至,唯一的懸念在于,它將以何種速度普及至全球各地區。博世集團預測,到2030年,歐洲市場的新車銷售中可能有多達70%是純電動;中國和北美市場,這一比例預計在40%-50%之間。”
此外,車輛運動控制技術也將成為另一項有前景的可持續出行技術。例如:為電動出行和自動駕駛量身定制的新型冗余制動系統,博世預計在該業務領域的增長將達到10%,高于市場年均增長;協同控制制動、轉向、動力和懸架的博世車輛運動智控系統,到2030年將實現數億歐元的銷售額。
電動出行未來將至
氫能方面,博世將持續布局。2023年,博世已在德國斯圖加特和中國重慶開始生產氫動力模塊。博世認為,中國有望率先成為該領域的領先市場,而歐洲或北美市場可能到下一個十年才表現出顯著增長。此外,博世也計劃涉足氫能生產,博世的電解堆計劃于2025年投放市場。根據博世預計,到2030年博世氫技術的銷售額有望達到50億歐元。
除了與汽車相關的可持續出行和氫能領域之外,用于建筑供暖的熱泵,也將是博世未來增長的重點領域,共同推進博世業績增長目標。
談及中國市場,博世中國總裁徐大全博士表示:“中國不僅是巨大的消費市場,也是重要的創新基地。”博世在中國將進一步深化本土布局,驅動創新可持續發展。新能源、智能駕駛、氫能、軟件、人工智能等領域,是博世中國業務未來發展的重點。
博世中國總裁徐大全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