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光汽車工廠(榮光汽配)
年底,又到了各大車企沖量的時候,賣得不好的車企都在忙著降價做促銷,賣得好的車企都在忙著擴產能,這就是當今中國汽車市場最真實殘酷的寫照。
就在上周末,中國最能賣車的車企,上汽通用五菱,在既廣西柳州、山東青島之后,將第三只靴子重重落在了西南汽車城——重慶。
現場包括重慶市長黃奇帆、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總裁陳志鑫,通用全球副總裁、中國總經理錢惠康等在內的多位重要人物出席,更意味深長的是,一般有政府主要領導參加的活動,大多都不會放在周末,目的是為遷就政府官員的時間。
但此次活動卻選擇放在了周末,而且是在黃奇帆市長剛剛在北京參加完政府經濟工作會議之后,馬不停蹄地就出席了上汽通用五菱重慶建廠活動,并還在會場做了重要講話,可見重慶政府對此活動之重視。
如果不去細細品味背后的味道,是發現不出所以然來,但如果仔細認真去理解,就一定能看到,任何微小背后都影藏著偉大。
這是對上汽通用五菱在重慶建廠在現場最直觀的一點感受。
眾所周知,重慶近年來,汽車產業的發展突飛猛進,特別是在推出“1+8+1000”的產業政策后,重慶汽車產業集群效應凸顯,“1”指的是長安集團,“8”指的是包括上汽、北汽、東風、一汽等國內數一數二的汽車集團,“1000”指的是包括博世、奧托立夫等眾多世界五百強汽車零部件企業。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不同層級的汽車企業,重慶已經成為了西南,乃至全國最為重要的汽車城。
“重慶在2017年,汽車年產銷量將突破400萬,將成為中國汽車產銷量最大的城市”。黃奇帆市長講到重慶汽車產業時,在現場迫不及待的向現場大聲宣布,也許正是因為這種產業集群效應,“眾人拾柴火焰高”,讓上汽通用五菱也聞到了香味,據說在此之前,包括西安、成都、武漢等多家城市都向上汽通用五菱伸出了橄欖枝,但最后還是選擇落戶了重慶,在短短15個月的時間內,就締造出了中國現階段商用車標桿工廠,相信很大部分原因看中的就是重慶汽車產業的集群效應。
上汽通用五菱重慶基地,此次落戶在的重慶國家級產業示范園區—兩江新區,至此就擁有了包括長安、北汽、東風、上汽等眾多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工廠。
為何上汽通用五菱會選擇把這么一個基地落戶重慶呢?仔細分析,以下四點尤為關鍵。
一、上汽通用五菱產業布局的考慮
在柳州,上汽通用五菱建立了河西工廠和寶駿基地,河西工廠主要生產五菱之光、五菱宏光,而寶駿基地主要是生產寶駿品牌,在青島,上汽通用五菱生產五菱榮光及榮光S,而此次落戶重慶,意味著上汽通用五菱正式完成了東西聯動,南北呼應的地理格局,不管是從運輸成本、還是從區域發展等角度考慮,選擇重慶實為最佳。而把被譽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款車”五菱之光搬離柳州,落戶重慶,也更能看出上汽通用五菱對于重慶基地的重視。
二、重慶汽車產業政策吸引
重慶近兩年汽車的發展日新月異,既有“國家隊”成員,如上汽、一汽、北汽、東風等,又有包括力帆、幻速等明星民營企業,形成了以長安集團為集群的汽車整車產業鏈,而對于要建立整車基地的車企來說,重慶汽車產業政策的成熟必不可少,這一點將使工作效率大為提升,而落戶擁有“國家經濟開發區”稱號的重慶兩江新區來說,坐享國家相關優惠政策不說,成熟高效的政府運營能力也是上汽通用五菱做為看中的。
三、重慶地理交通優勢
重慶雖然說是山城,但它也是江城,更是深入西南地區的咽喉城市,選擇落戶重慶,除了借助重慶的路上交通優勢深入西南,更為看中的還應該是重慶的長江水利資源優勢。物流成本是整車企業成本當中很重要的一塊,而相比起廣西柳州、山東青島陸路運輸來說,重慶長江的運力資源是企業減少成本的關鍵,所以這也是不止上汽通用五菱,各大整車企業看中的優勢資源。這在上汽通用五菱與重慶簽約二期開發的時候就不難看出,港口及鐵路的建設分別在計劃書中有所體現,交通優勢也是此次落戶重慶的關鍵。
四、市場戰略層面考慮
上汽通用五菱這兩年的發展可以用順風順水來形容,在偏居小城的地理位置下,能夠取得如此成就實屬不易,包括生產制造出了五菱宏光、寶駿730等全國暢銷車型,但產品的成功并不能代表企業的成功,最為關鍵的是要建立體系的成功,而重慶做為上汽通用五菱微車市場占有率不超過50%為數不多的幾個城市。
此次落戶重慶,也是為了搶占市場的角度考慮,而同城長安集團、北汽威望、東風小康等眾多微車企業所在,更讓上汽通用五菱坐享產業配套既定優勢,在零部件開發,配套設施建設、人力資源匹配等諸多環節,可以與其他廠商共享社會資源,這讓上汽通用五菱的發展更為快速。
正是基于以上四點的考慮,上汽通用五菱選擇落戶重慶,讓一切看起來都那么順其自然。
“重慶微車城”的名聲,也因最后一個微車企業落戶,從此稱頌于江湖。(文/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