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股票吧-長安汽車股票吧東方財富網數據中心
長安汽車在短短一周時間里,收到了近8億的補貼,來源是新能源產品的研發獎勵。而另一面是長安汽車7年來單季度首次出現虧損,銷量同比減少近40%,股價較今年年初已攔腰減半。
12月27日晚間,長安汽車公告稱,其受到收到重慶市政府新能源產品研發獎勵6億元。而在一周前,長安汽車剛收到重慶市政府的重大新品研補助和產業扶持資金,共計2億元。
僅一周長安汽車就收到了近8億元的補貼,在今年的總營收和凈利潤上,長安汽車又將多出一筆收入。
對比長安汽車三季報,前幾天自主品牌的領軍者,很可能已經淪為一家依賴補貼維持的企業。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長安汽車扣非凈利潤為-1575.35萬元。
近兩年,長安汽車股票一直受到價值投資者的追捧,認為其市盈率低、市凈率低,遭到空頭的惡意打壓,正是收集的好機會。2016年,長安汽車凈利潤99.53億元,但2017年年初,公司市值不足700億元,市盈率不足7倍。因此,價投認為這是不可多得抄底的好機會。
結果,長安汽車業績每況日下,戴維斯雙殺,跌的厲害,市盈率反而更高了。截至12月28日收盤,長安汽車市值僅為316.49億,不足2017年年初市值的一半。彼時,很多價投認為長安汽車被“嚴重低估”,本想抄個大底卻把自己坑進去了。
長安汽車今年過的不太好,年初定下的310萬目標,前11月僅完成了197.96億,完成率僅為63.85%。
根據公告顯示,今年1-11月汽車總銷量,197.96萬輛,同比下降23.53%。其中11月份汽車總銷量16.15萬輛,同比暴降約40%。
縱觀今年長安汽車的銷量,除了4月份的銷量上漲了15.33%以外,其余10個月均呈現了下滑態勢。即便是在有著“金九銀十”的九月和十月,銷量也是分別下滑32.35%和35.16%。
銷量下滑的同時,長安汽車的業績也在大幅下滑。
據三季報顯示,長安汽車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498.5億元,同比下滑3.07%,凈利潤為11.6億元,同比下降79.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為負7.11億,同比暴跌166.28%。
針對虧損嚴重,長安汽車在2018年半年報中曾解釋,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大幅下降,致使公司業績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主要指的是長安福特。
一直以來長安福特都是長安汽車的重要的銷量來源,2017年長安福特銷量為81.89萬輛,占長安汽車全年銷量的28.5%。不過今年前11個月,長安福特的銷量僅為35.99萬輛,同比減少51.2%。
主業虧損,銷量下滑的長安汽車,凈利潤也能高達11.7億,其主要原因就是補貼。
事實上,近今年長安汽車一直獲得政府補貼。以2017年為例,其營業收入實現800億元,凈利潤達71.37億元,扣非凈利潤則為57.16億元。其中,非經常性損益14.21億元,政府補助16.13億元。
而過往三年政府對長安汽車的補助也一直持續增長,且多年來均是長安汽車非經常性損益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該公司凈利潤卻一路下探,從2015年99.53億元降至2017年71.37億,而2018年上半年僅實現16.10億元。這種差距讓政府補貼在長安汽車凈利潤的貢獻率逐步上升,占比也從2015年的4.44%增至2017年的22.60%,2018年上半年占比更高達69.32%。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汽車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已經大幅度下降。可見,如果主業的營收跟不上,再多的補貼也是白搭。
而在長安汽車業績銷量雙降的同時,其內部的人事也出現了劇烈動蕩。
日前,有媒體消息稱,長安福特執行副總裁何朝兵回歸長安汽車總部任執行副總裁,分管長安汽車第二乘用車品牌歐尚汽車和質量板塊工作;長安汽車副總裁趙非派往長安福特任執行副總裁。
如該消息屬實,那么這將是長安汽車今年的第三次重大人事變動。
今年5月,長安汽車對外發布《關于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變更的公告》,宣布長安汽車副總裁龔兵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副總裁職務,且不在公司任職,未持有公司股票;副總裁黃忠強、羅明剛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副總裁職務。
而由于此次離任的高管均為長安汽車的“老人”,也讓長安汽車在業內收到諸多議論。
不過僅僅4個月后,長安汽車的高層再次出現變動。9月20日晚間,長安汽車發布《第七屆董事會第四十一次會議決議公告》稱,經公司總裁朱華榮提名,董事會擬聘任葉沛、陳偉、李名才及趙非為公司副總裁。
同日,長安還發布《關于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變更的公告》,執行副總裁王俊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公司執行副總裁職務,將繼續在公司擔任黨委副書記職務。
由于業績的嚴重下滑,新任命的副總也被寄予厚望,不過目前來看,新的人事任命對于公司的業績變化并沒有產生充分利好。
有意思的是,長安汽車的董事長張寶林掌舵長安汽車也只有一年有余。對于這樣一個全新的管理層而言,如何挽救目前這個長安汽車還是巨大的考驗。
事實上,從今年4月開始,長安汽車就開始提出了“第三次創業”,意圖從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型。
在長安汽車的歷史上,有過兩次重大轉型。上世紀80年代,為響應國家“軍轉民”戰略,長安汽車開啟了第一次創業,打造微型汽車;2006年,長安汽車開啟了進軍乘用車市場的第二次創業,經歷十年,實現產銷累計突破1000萬輛。
而為了進行“第三次創業”,長安汽車今年的動作頗多。
近期,哈爾濱哈飛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官網顯示掛牌轉讓哈飛汽車38%股權,掛牌起價1元。掛牌期從11月21日起,到12月18日結束,保證金需繳納30萬元。
哈飛集團是長安汽車的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截止今年10月末,哈飛汽車總資產為9660萬元,總負債77.35億元,總負債約為總資產的80倍。
更是宣布定下了將在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燃油車的目標。
不過,即便是全面發力新能源汽車后,今年前11個月,長安汽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6.56萬輛,占全部汽車銷量的比例不足4%。而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調查數據,2017年長安新能源汽車在重慶本地的銷量約占到5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