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云汽車(云開皮卡電動車官網)
每經實習記者 蘧毛毛 每經記者 叢剛 每經編輯 段思瑤
王超,微卷的頭發有幾分藝術家氣息,眼神中總是透露出自信而狡黠的光。在業界,王超最知名的標簽之一是第一代摩拜單車的設計者,但是現在他的主要任務是造電動車。
作為開云汽車的創始人,王超的造車理念以及他進入的市場,與其他新創企業均不同。“從哪里來,回哪里去。”在接受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獨家采訪時,王超說,他要為農村和小鎮青年設計屬于他們的車。他要做最便宜的電動車,也要做最貴的電動童車。
“全球60億人,有40多億是農民,我后面就站著這些人,那造車還怕什么呢?”王超很篤定自己在干什么,并堅信在細分領域沒有競爭對手。
做農村市場的大佬
上個世紀80年代初,王超出生在青島萊西農村,父親王開云是一位退伍的汽車老兵。受父親的影響,從小,王超就學會騎摩托車,開拖拉機,自由自在地在田野里撒歡。
“是不是男人?是男人怎么能不會騎摩托車。”王超至今還記得第一次接觸車時的場景,父親用激將法鼓勵王超去嘗試新鮮事物。當時還在上初中的王超沒有被父親“將住”,而是騎上家里的“幸福250”就跑出去了。從此以后,王超愛上了摩托車,并一直都篤信自己一定會進入汽車行業。”
出于對汽車的熱愛,17歲,王超到吉林工業大學學習工業設計專業,從此踏上了“造車”路。2009年,“希望在汽車行業留下自己印記”的王超成立了設計公司CSG。2014年,“以父之名”開云汽車成立。
一開始造車,王超最先做的是超跑,但中途鎩羽而歸。
“超跑是所有汽車人的夢想,尤其是對于一個設計師來說。”王超說。但夢想和現實還是有差距的,權衡利弊之后,王超決定放棄“超跑”計劃,把城市市場留給行業大佬們去競爭,自己改走農村路線,他認為這樣做成功的機會會更大。
于是,決定“從哪里來就到哪里去”的王超回到了最熟悉的土地,為農村和小鎮青年設計屬于他們的車。后來,開云汽車的首款電動汽車——Pickman應運而生。
“40億農民站在身后”,“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小鎮青年”,“Pickman”……這么多時尚又搶眼的關鍵詞包裝的其實是一輛“低速電動車”。對市場來說,這并不新鮮,這個品類甚至一度處于灰色的中間地帶。
在新能源、智能化大行其道的今天,為什么王超會用相對廉價的低速電動車來切入市場?
“在品類上,Pickman是屬于低速電動車。”王超說,人數眾多的小鎮青年,是中國現有經濟體量下最活躍的群體之一。他們年輕,有一定存款并且有很多想法。避開“兵家必爭”的城市,再從小鎮輻射到農村,Pickman抓取的是縣級以下市場。
事實上,在王超的老家——山東,低速電動車的保有量和生產廠家的數量都是全國之最,據統計,2017年山東低速電動車市場銷量達到75.6萬輛。
“我們不參與城市競爭,把這塊市場交給行業大佬,我們來做農村市場的大佬。”王超笑著說。
最“便宜”的Pickman和最“貴”的轟轟
售價只有兩萬多,便宜又結實的“最酷農夫車”Pickman在種子用戶的口口相傳下野蠻生長。現如今,在造車新勢力剛剛步入量產階段的時候,開云汽車已經在2016年5月20號交付了第一輛車。目前,Pickman在山東、河南等經濟大省以及西藏、新疆等加油場景匱乏的地區已經賣出去了幾萬臺車,并成功出口到非洲、南非等地。
除了Pickman,開云汽車還有另一個品牌“轟轟”。已經是兩個孩子父親的王超認為汽車已經成為他們三代人之間的紐帶,也成為他創作的源泉。
有一天,王超不到兩歲的大兒子在津津有味地翻看汽車雜志。對此,王超很興奮:“我曾想過如果兒子愿意,他可以從小擺弄車,結果,他貌似真的喜歡車!”。
于是,王超花了130萬元,耗時18個月為兒子打造了一款專屬童車——N66。全碳纖維的車身,華麗的配置再加上130km/h的極限速度,王超在社交平臺上亮出這款純手工打造的兒童車跑車時,被一些網友認為秒殺了以精致見長的諸多大品牌經典車型,王超也因此被眾多網友稱為“手工帝老爸”。
“我要保證我的小孩對車的品味,對車的手感有更正確的認知。現在,我有這個條件設計車、造車。沒有人像我這樣認真地做童車。”王超自豪地說。現在,N66的底盤已成為王超辦公室茶幾的底座。
后來,王超為兒子打造的N66也成為開云旗下品牌“轟轟”的原型。由于小孩子打開車后,第一個聲音是“Hoooon”,因此王超形象地為自己的童車品牌起名為轟轟。
“事實上,我們賣的是家長與孩子相處的時光,家長花兩三萬塊錢買鋼琴很普遍,為什么買輛車不行?”王超拿自己的孩子舉例:“小孩的駕駛能力完全被低估了,我小兒子兩歲多開著轟轟到處跑,去跟大自然接觸,跟家長接觸。有時候兩個小車主湊一塊,那感覺,自來熟!”
不過,兩萬多元買一輛童車,對普通家庭來說,仍是奢望。目前,轟轟的客戶大多數來自經濟殷實的家庭。“幾乎每個明星的家里都有一臺轟轟。”王超說。
在很多人看來,Pickman和“轟轟”都是“不入流”的產品,然而汽車是一個靠市場說話的行業。王超介紹,2016年,開云汽車獲得第一筆上億元的融資。隨后,靠Pickman和“轟轟”帶來的利潤,已能夠使開云整個鏈條滾動起來。王超透露,兩個月后,開云汽車將達到自己的盈利點。
不過,在王超看來,與親情有關的事才令他更有成就感。王超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我爸在大街上看到一個人開著開云汽車的首款量產車Pickman,我爸問‘這車開著怎么樣?’那人回答:‘挺好的,要不要介紹你也買一臺?’我爸大笑道:‘不用啦,我就叫王開云!’”
感謝摩拜
在業界,除了開云汽車的創始人,王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標簽:摩拜單車的設計者。在王超的辦公室里,記者看到沒加智能鎖的第一代摩拜單車。“當時胡瑋煒(摩拜創始人)解決不了,她來找到我。”提起往事,王超笑著說。
如何打造一輛四年都不壞的自行車,是胡瑋煒當時面臨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難題。最終,胡瑋煒想到了在媒體工作時結識的設計師王超。2015年,王超花了6個月時間,自己前后投入60多萬元,設計出第一代摩拜單車。
“別說4年免維護,當時能滿足2年免維護的鏈條都鳳毛麟角。后來我想到汽車用的軸傳動,軸傳動組裝時閉著眼睛往上一拍就可以,小作坊都能做。”王超說道。
軸傳動,擺脫了現有條件的制約,顛覆了自行車領域的供應鏈,同時,還不需要調節鏈條的松緊度。結實的輪轂、去除鏈條、全鋁車身,王超用設計汽車的思路解決了胡瑋煒的難題。當時,一輛摩拜單車造價高達三千元。
很快,這款橙色單車迅速席卷了城市的大街小巷。2016年,為與OFO爭奪市場,摩拜推出成本只有幾百元的帶有鏈條的摩拜Lite,這與王超的設計初衷相違背。王超當時提出反對意見,但未被采納。“你現在去看,大街上的摩拜Lite基本上全壞了。”談到這里,王超仍有些氣憤。
最終,在資本的裹挾下,被美團收購的摩拜征程暫時告一段落。不過,摩拜的這段經歷,留給了王超更多商業上的思考。
王超不由感慨,“這三年來,我完整經歷了摩拜從草根到30億估值,再到被收購的整個過程。從產品研發、團隊建設,到公司經營,我收獲了一大堆教訓。特別感謝有這樣一個機會,把幾十年的企業像放電影一樣濃縮成三年,給我放了一遍。”
王超的理想場景
從2001年在吉林工業大學念工業設計專業開始,王超就沒離開過汽車行業。2005年,王超畢業,從北京吉普到北京奔馳,再到北汽研究院,他以設計師的身份在大型車企里歷練。
在北汽研究院時,王超參與設計BJ40,并從立項到設計、工程、底盤、采購、生產、供應鏈,全經歷了一遍,這為他以后的創業積累了寶貴經驗。目前,電影《戰狼》里的明星車——BJ40仍是北汽自主品牌里賣得非常好的一款車。
從2001年到現在,17年間,我國汽車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開始,王超和他的團隊只能拆了別人的車來一點點研究。現在,自主品牌已占據我國汽車市場近半壁江山。可以說,王超經歷了我國自主品牌發展的崢嶸歲月。
“現在自主品牌的車完全不比合資品牌差,可以說已超越了很多合資品牌產品。”王超自豪地說,“我離開時,有老工程師握著我的手說,你運氣特別好,用3年經歷了我們43年才能經歷的事。”
2015年前后,新能源汽車風口已至,造車新勢力如雨后春筍般噴涌而出。對行業動向敏銳的王超再次把握住機會,攜Pickman入場。畢竟,對規模龐大的汽車產業,誰都想搏一把。
與車和家相比,其創始人李想打造的SEV在城市里被稱為“老頭樂”,是低端和不安全的代名詞。但是在農村市場,低速電動車正在搶占兩輪和三輪車升級而來的市場。PICKMAN定位是皮實、便宜、運營成本低的工具車,目標是替代農村的電動三輪和城市近郊的微面、小型物流車。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國內電動三輪車產銷量保持在850萬--900萬輛區間,保守估計,農村電動三輪車保有量在上億輛,價格在2000--10000元不等,因此這是一個千億級市場。
然而,資本市場耐心有限。在打雞血的同時,創始人們也冒著巨大風險。他們有可能在激流中勇進,也有可能在喧囂后退場。“進來后,五六年干不了別的,并且第一炮干不紅基本上就完了。因此,汽車行業越是外行的人進來我越佩服。”王超說。
在王超心中,有這樣一個理想的出行場景:車主本身就是出行閉環里的一個生產力,他們把Pickman作為一種生產資料,可以拿來交友、旅行、賺錢。
對這個理想場景,王超這樣描繪:“像在南美洲一樣,天空瓦藍瓦藍的,一望無際的草原有一條公路。一群人在自行車比賽,把Pickman當頭車,累了就把自行車搭在我們的車上休息。我希望,有一天中國的農村或鄉鎮也能這樣,人們不會因買了二三十萬元的車而自豪,而是享受當下的自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