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集團-德國大眾汽車集團
4月11日消息,大眾汽車集團在入華40周年之際,宣布投資25億歐元,進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產及創新中心,踐行“在中國,為中國”戰略,不斷深化本土化開發進程,并使產品更有針對性地聚焦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
位于合肥的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是落實產品本土化的中樞
在強化本土研發實力的同時,大眾汽車集團也將在合肥生產兩款與小鵬汽車共同開發的大眾汽車品牌車型,其中首款車型為中型SUV,計劃于2026年投產。新車型將加速集團在華產品矩陣的電動化進程。至2030年,集團旗下品牌將在中國市場提供超過30款純電動車型。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國際合作伙伴之一,大眾汽車集團攜手中國汽車工業走過四十年。1978年,大眾汽車集團即開始了與中國的聯系。1984年,集團在華的第一家合資企業——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奠基成立。1991年,位于長春的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40年來,桑塔納和捷達車型為上千萬中國客戶帶來便捷的個人移動出行,隨后推出的朗逸和速騰等首批專屬于中國市場的車型累計銷量也達百萬級。
上汽大眾的首款車型——大眾汽車桑塔納
一汽-大眾生產的首臺捷達
從2017年起,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開啟電動化戰略。同年,在安徽與江淮汽車共同成立了集團在華第一家專注于電動汽車的合資公司——大眾安徽,這是大眾汽車集團在華首家控股整車合資企業。大眾汽車集團在合肥的布局涵蓋生產、研發和采購職能,并將擴展成為集團“在中國,為中國”的戰略級創新中心。
通過加強自身研發能力并與中國本土高科技企業進行合作,以及攜手小鵬汽車、上汽集團等中國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集團持續推出新的電動車型,拓展產品組合,并以“中國速度”將前沿的本土技術引入旗下品牌車型。通過這一方式,產品開發周期將縮短30% 以上,同時將更有針對性地聚焦并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
大眾汽車與小鵬汽車共同開發的首款車型將于2026年量產
40年來,大眾汽車集團在快速發展的中國市場建立了獨特的競爭優勢。首先是巨大的用戶基數。約5000萬中國車主駕駛著來自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品牌車型。奧迪、大眾汽車等品牌的消費者忠誠度超出市場平均水平。
其次是強大的經銷商網絡。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擁有超3500家經銷商,形成集團旗下品牌與客戶緊密聯結的紐帶。大眾汽車、奧迪、保時捷、斯柯達、賓利和蘭博基尼等集團品牌在中國共銷售約160款車型,杜卡迪品牌也在中國市場銷售十款摩托車車型。
再次是龐大的生產制造和研發體系。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擁有39家工廠,是中國汽車工業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集團與中國高科技企業建立了強大的合作伙伴關系,這包括與地平線合作開發自動駕駛功能,與中科創達共同開發信息娛樂系統,以及與上海沐傳工業設計在用戶體驗領域展開合作等。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共有超9萬名員工,是在中國市場擁有員工人數最多的歐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