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里程;電動汽車里程300公里充一次電多少錢
大家在買純電動汽車的時候,都會比較在意續航里程,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某某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在NEDC綜合工況下的續航里程為XXX公里”。
那么,這個NEDC到底是指什么呢?為什么大部分純電動汽車都開不出來官方宣稱的續航里程呢?
NEDC全稱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翻譯過來就是“新標準歐洲循環測試”,也就是說它是一個歐洲的純電續航測試標準。
由于工信部在對純電動車的續航里程進行測試的時候,采用的就是NEDC標準,所以國內絕大多數的純電動汽車標的都是NEDC工況下的續航里程,目前采用這一標準的國家主要有中國、歐洲和澳大利亞。
之所以大部分純電動汽車都達不到工信部的續航里程,是因為這個NEDC標準有著很大的局限性。
NEDC包含2種工況,5個循環,其中4個是市區循環測試,1個是市郊循環測試,但是由于測試是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溫度基本都是固定的,速度的變化也比較少,也不考慮使用空調、電器等相關因素,因此無法模擬出正常的駕駛狀態,測試出來的續航里程往往會大于實際的行駛里程。
不過,歐盟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2008年就開始與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聯合定制了新的WLTC工況(Worldwide Light-duty Test Cycle),在2017年9月份正式施行。新的WLTC工況測試時間、距離以及復雜程度均有所增加,平均碳排放比NEDC工況高了5.7%-7.7%,更接近實際行駛狀況。
其實,除了NEDC之外,還有EPA、JC80等更為嚴苛的測試標準,并且在不同的標準下,所測得的續航里程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例如在2019 CES展上亮相的日產聆風E-plus,在日本JC08標準下的續航里程為570公里,在歐洲最新的WLTC標準下為458公里,而在美國EPA工況下的續航里程卻僅有362公里(225英里)。
EPA是由美國環境保護署制定的一個測試標準,并不像NEDC那樣簡單,它由城市循環測試和兩個補充循環測試組成,兩個補充循環會模擬空調全負荷運轉、高速行駛以及高加速度三種不同工況。
如果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還會分別測試滿電和饋電狀態下的能耗或電耗,也就不會出現國內的插混車型百公里油耗1.XX升的數據。
針對純電動汽車,EPA 采用的是“MPGe 能量當量法”,就是把電動車的能耗換算成相同工況下,燃油車所消耗的汽油,更為準確一些。
另外,EPA工況還會綜合考慮充電時間、環境污染評估等多方面因素,并且測試時間、里程都比較長,速度變化、溫度變化的影響也都在考慮范圍內,更貼近現實,可以說是目前最為嚴苛的一種測試標準。
JC08是日本在2007年10月份才開始施行的一種測試標準,雖然來得時間稍晚一些,但是也比較符合實際的用車情況。
在JC08工況下,車輛并不會一直處于勻速行駛的狀態,因為在日常駕駛中,駕駛員需要頻繁的踩油門、剎車以控制車速完成加速超車、等紅綠燈、緊急制動等多種情況,為了更為準確的測試結果,JC08工況也會盡量模擬這些行駛狀態。
而在市郊循環測試中,JC08工況不僅會模擬高速行駛的情況,還會有經過碎石路段等非鋪裝路面測試,力求最大限度的模擬正常的行駛環境,測試復雜程度不亞于EPA,只不過這種測試標準并沒有大量普及,目前僅在日本使用。
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應用比較多的三種續航里程測試標準,最為嚴苛的就是美國的EPA,不僅測試的距離、時間更長,對速度和環境的要求也更高一些,測試結果也相對比較準確;日本的JC08標準雖然應用不夠廣泛,但是由于測試過程更貼近現實情況,測試結果也有很大的參考意義。
而國內廣泛采用的NEDC標準有很大的局限性,實際行駛里程一般都達不到標稱的續航里程。不過,現在多部門已經在聯合研究適合國內用車環境的CATC工況了,新標準預計將于2022年正式施行,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