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配置—汽車配置怎么看
?
買車的時候配置分2種。一種就是:買車最好就是得有的;另一種是:根據個人的情況,用得到,覺得挺好的,就這么2種。
就好像:我去包子店買包子,最好要有的、必須要有的是什么?這個店要衛生!我不要吃下去是拉肚子的,這個是最重要的。
另外還有一種:“你這個是肉包為主還是菜包為主啊?是油包比較有名,還是花卷比較有名啊?價格怎么樣啊?”
這個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看,對吧?
- 買車安全配置一定不能少
一定要有的配置就是安全配置嘛,比如:安全帶總得有吧?ABS總得有吧?安全氣囊最好是越多越好吧?ESP我也是呼吁大家所有的車子都標配,是吧?
這些東西,除了像比較老款的五菱宏光這種車子之外,安全氣囊每臺車子都標配,我覺得是很有必要的。
有些車型低配版本,只有主、副駕駛的2個氣囊,側氣囊、頭部氣簾沒有。
比如說:日產軒逸的最低配,車子是好車,我以前就是日產車主嘛,但我還是希望安全配置多一點。
美國IIHS調查顯示:在側面碰撞的時候,如果乘員艙沒有嚴重變形,配置側氣囊是可以減少11%的致死率。
而且配備了側氣囊和頭部氣簾的話,可以減少45%的致死率。
再比如:ESP對行車安全也很重要,主動安全呀。
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有明確研究表明的:ESP作為標準配置,能夠降低34%的轎車單車事故、71%的轎車翻車事故和59%的SUV單車事故。
美國、加拿大以及歐盟國家,都有相關法律規定了:所有車子必須強制配備ESP。可見有多重要。
以前我們視頻講過的,吉利繽瑞、起亞奕跑等等這些車型的最低配,還的確是沒有ESP。
這些牌子我都喜歡,車子我也喜歡,但你沒有ESP我就是不高興,我覺得是有必要的。
- 安全配置一般后期都不能加裝
而且安全性配置麻煩就麻煩在:后期你后悔了、真的想裝了,加裝不了。
就拿安全氣囊來舉例子好了,它是通過傳感器、電控單元、氣體發生器、氣囊一系列的部件,才能保證正常使用,就是個系統。
如果哪個部分出現一個問題,都不能讓氣囊正常工作的。
就好比:綜藝節目里面玩的是什么傳聲筒游戲。
第一個人表演的是飛機,第二個人說:“「啊」這個是老鷹啊!”然后另外一個說:“「噢」這是個雞啊!”猜到后面肯定是不對了。
這沒法用,加裝不來的,裝了也不太好用,而且比你當初買的時候還貴很多,哪怕它能裝。
《商用汽車》期刊有論文,《汽車安全氣囊裝配質量保證系統簡析》上面講。
安全氣囊的不良裝配,非但不能保障安全,還有可能帶來意外的危險。安全氣囊一旦出問題想要維權,好難的。
南昌大學的碩士論文,《安全氣囊事故責任研究》上面講。
安全氣囊問題77起事故中,做了個調查,向法院起訴的僅僅只有29起,大多數受害者表示:很難證明汽車安全氣囊是存在缺陷的。
而在起訴的29起案件里,有6起,法院舉證責任是分配給原告完成的。結果就是:其中5起敗訴,還有1起什么?撤訴,就是沒有贏的。
所以說:基本的安全配置,買車的時候就是一定要有,我就是這么覺得。
后期不能裝,但是個性化又有需求的這種配置,前期買的時候我也是推薦的。
- 有些舒適性配置后期也不能裝
除了安全配置,比如說:倒車影像,有的是就看一個倒車的,有的是環車影像的,看看好像差不多。
但對于有一些開車不是很擅長的朋友,或者說是新手,就是需要這個東西,你自己裝,裝不好的。
還有:ACC自適應巡航、語音助手,買車的時候你無所謂,后面就后悔;買車的時候你有所謂,后面用不上,也后悔。這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看了。
剛才講的還比較偏向于價錢,對不對?畢竟好歹還是能裝的,只是后裝會比較吃虧。
但有些需要的配置,后期它加裝不了,這個買的時候就提前地搞定,比如說:天窗。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6條明確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征。
你不能把車子鐵皮車頂摳一個洞再放塊玻璃上去的,不行的,這是規定的。
《汽車與安全》期刊上也有相關的案例分析的,《私開天窗無法通過年檢》這篇論文上面講到:
車主私自開天窗,會改變車輛的整體結構和設計的安全技術參數。
當車輛遇到翻轉和碰撞的時候,由于車頂結構的承重力變弱了,會加重車內乘客的受傷程度。
同時由于不是原廠出品,安裝技術有可能水平也是有限,很容易造成密封性不好、漏水、漏風、車頂腐蝕,這個是真的太糟心了。
而且原廠自帶的天窗都是另外有加強結構的,它知道天上有塊玻璃,其他地方強化筋就會裝,光鐵皮頂的就沒這個東西了。
而且它裝好了還是反復測試:有沒有問題、安全性、會不會漏水。原廠帶天窗的,有些質量有點問題的還漏水,自己裝的大概率要出問題的。
- 后期加裝不劃算的,也推薦買車時配好
而且,不是說所有的配置后期加裝還都比原廠劃算。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了個第11期的《汽車零整比體系》的數據:北京奔馳GLC級的零整比639.08%,很有名。
也就是說:車上所有的配件,你單個買,全部加在一起,是整臺車買的價格的6倍多。
就拿奔馳GLC選裝的“柏林之聲”音響來舉個例子。
全套的“柏林之聲”我們去買車的時候,如果選配的話是6900塊錢。音質是很好,效果也是挺不錯,我自己挺喜歡。
如果你去某平臺上面,同樣的“柏林之聲”14件套,你要去單個地買,17800,還有可能會買到假貨,買回來裝不裝得好還不曉得。
所以說:對于買GLC的朋友來說,你如果就是喜歡這些音響,對聽音樂、聽廣播什么各種事在乎的,就是要追求高音質的,買的時候就選選好么好了。
就好比我們點外賣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只要再加2塊錢,就送一個單價5塊錢的烤腸,不是有類似的活動嗎?
如果你真的就是想吃,而且也是吃得下的,加呀!對不對?
不要先吃完了,然后單獨再去點一個5塊錢的烤腸,3塊錢的優惠弄不到,還要自己再貼一個外賣費,沒意思。
除此之外,家里有小孩的,安全座椅總要裝一個吧?我覺得非常重要,很有必要。
如果車上沒有配備安全座椅的接口,那麻煩了,那就只能通過安全帶固定的方式來安裝了。
所以說:這個接口如果也是選配的話,選上!自己裝,吃不消的。
湖南大學的碩士論文,《正面碰撞中兒童約束系統正確應用及誤用的仿真研究》上面講。
通過安全帶固定的方式來安裝安全座椅,是比較復雜、比較難,也容易出現安裝不合適的情況。
美國方面也有好多調查,我就隨便翻了一下:67%的安全座椅是沒有被正確使用的。
東西是買得老貴老貴的,不會裝,或者自以為裝對了,其實根本沒裝好,反而會讓安全座椅上的兒童承受更大的受傷風險。
我們以前視頻也講過的:安全座椅能夠有效減少事故中兒童的傷亡。所以說:兒童安全座椅的接口,我覺得原廠的、選配的是很有必要的。
你這輩子就打算單身,也不喜歡坐孩子,那兩說,所以這個叫做“因人而異”。
總得來講,買車的時候,基本的安全配置就是一定要有的,而且自己裝也裝不好,自己要裝也是更貴的,就是這么回事。
后期不能加裝的配置,天窗這種東西,提前都要想好的,也一定要有的。
買車的時候,選完了配置,車子買回來之后,總要東看看、西看看哪些東西需要配一配,哪些東西需要去給它增添一下。
比如說:手機架要不要買啊?導航放在什么地方啊?
胎壓監測,我原廠這個車型是沒有的,要不自己去裝一個啊?裝里面的還是裝外面的?哪種會比較好一點啊?
類似于這種小配件,我們搭配哪些東西比較好?我給你整理了一些資料、論文和實操的小視頻。
- 關鍵詞:加裝
有興趣的話,不妨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加裝」就可以了。
每天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干貨,文字版、音頻版、視頻版都有,你挑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
無鑰匙啟動看起來不是很高級的嘛,一下子門就打開了,2000塊錢自己裝一個,好不好用?有沒有必要?
現在行車記錄儀裝的人不是很多的嘛,獨立式的和掛在后視鏡上面的,到底是哪一種會比較好?屏幕大一點的好?還是小一點的好?
畫質大家都說很重要,好到什么份上才叫好?差到什么份上可以扔掉呢?
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加裝」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