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逸汽車、軒逸汽車儀表盤故障燈圖解大全
[愛卡汽車 搶先試駕 原創]
開門見山,今天這篇試駕文章為大家帶來的主角——全新一代日產軒逸。相信對日系車感興趣的朋友們,一定會記得一個經典的車系,那就是日產Bluebird藍鳥,從1959年第一代日產Bluebird藍鳥誕生到2000年更名后的日產SYLPHY軒逸,日產軒逸這一車系已經經歷了13次迭代。60年,13代車型,日產軒逸(藍鳥)這一車系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品質、舒適、實用已經成為了日產軒逸的代名詞。如今第14代日產軒逸已經來到了我們面前,說實話,我也迫不及待的想要與你分享全新一代日產軒逸的試駕感受。
看文章之前 先來看看全新一代軒逸的Vlog試車
點擊此處直接跳轉至第三頁 小姐姐為你帶來軒逸最真實的空間體驗
最近的緊湊型車市場真是火的一塌糊涂,基于全新TNGA架構打造的全新一代雷凌上市,自帶炫酷改裝套件的中期改款本田思域也已經陸續到店,以及即將上市的全新一代卡羅拉等等諸多爆款車型亮相……看過了這么多新車,肯定會有不少朋友說,軒逸怎么還不換代?軒逸經典究竟還要賣到什么時候?現在,全新一代日產軒逸來了!酷似日產天籟的它,會是你的菜嗎?
外觀設計方面,全新一代軒逸采用的是日產最新的V-motion 2.0設計語言,相較現款車型來說,新車的立體感更強,整車的線條更加硬朗,更符合年輕消費者的口味。
全新一代軒逸配備了同級獨有主動式進氣格柵,電機根據空調開閉狀態、車速、冷卻系統溫度和壓力控制葉片開關,關閉入風口能減少空氣阻力(Cd值降低0.01)和降低平均油耗(降低1.5%)。而關閉入風口則能減少寒冷天氣的熱車時間,使發動機更快達到工作溫度。
通過全面優化空氣動力學設計,全新一代軒逸的空氣阻力可以下降14%。全新一代軒逸擁有日產車中的A柱最小間隔、發動機艙蓋上的弧形線條、主動進氣格柵、優化前保險杠覆蓋輪胎的區域、后尾燈組合帶有輕微的斜坡形狀、后保險杠整合了尾部擴散器、行李廂蓋帶有輕微的鴨尾形狀等設計,都使全新一代軒逸在保持優雅動感線條的同時,降低風阻。
提到平臺化造車理念,就不得不提到大眾,不同于大眾MQB等其他平臺結構,CMF超模平臺的每一個區域均可按照車型的研發需求組合,靈活度更高。電氣結構全平臺所有車型實現通用,其他4個區域均可靈活組合,具有更高通用性。可搭載日產面向未來的e-Power智充動力、渦輪增壓發動機、自然吸氣發動機等多樣性動力總成。官方宣傳,CMF超模平臺的零部件通用率達到了85%,遠超豐田TNGA架構的75%,擁有更高零部件互通性的同時,也降低了日后的維修、保養成本。
全新一代日產軒逸:看我像不像天籟?
內飾設計上,全新一代軒逸采用了最新的家族式扁平化中控臺設計,整車內部均采用了高級感十足的真皮雙色拼接設計,中央扶手區更加寬大,使舒適感更上一層樓。新加入的飛機引擎造型的空調出風口也是內飾設計的點睛之筆。
全新日產軒逸:內飾不再老氣
基于全新CMF平臺的車身和底盤優化,可有效降低乘員坐姿,實現整車高度降低。由于座椅位置的降低,增加坐墊厚度也并不會影響頭部空間,提升乘坐舒適性的同時也可以保留原有的縱向空間表現。
全新日產軒逸:座椅還是大沙發嗎?
本次試駕的全新一代日產軒逸,搭載了第三代代號為HR16的1.6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02kW,峰值扭矩:169Nm,相比第二代HR16發動機在最大功率上提升了9kW,峰值扭矩上提升了1Nm。在發動機技術上,HR16發動機增加了GT-R級鏡面熔射缸孔技術、e-VTC智能電動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控 制技術、TCV智能擾流控制技術、EGR冷卻循環再燃燒系統、智能主動進氣格柵、ECO模式和ISS智能啟停系統。
基于日產-雷諾聯盟CMF超級模塊化平臺打造的全新一代軒逸,將整車的5大結構進行了整體提升,車身的4個結構分別為:發動機艙、座艙、前部底盤、后部底盤,最核心也是整車中樞系統的電氣架構也進行了升級,提供了更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全新架構除了有利于提升整車的穩定性,也更有利于應用更多日產的先進技術。
編輯點評:
經過了這一整天的試駕以及試乘體驗,我想對于這臺全新一代日產軒逸,我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作為“后來者”的全新一代日產軒逸,的確在外觀、內飾等等方面,比起現款軒逸經典,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在動力及底盤表現上,也給予了我們不小的驚喜。但面對像雷凌、思域以及即將上市的老對手卡羅拉,全新一代日產軒逸能否真正的“后來者居上”呢?我是對軒逸充滿信心的,真心期待全新一代軒逸能在未來上市后能有個合理的定價,同時擁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往期精彩試駕文章回顧:
《玩轉車機》 體驗蔚來NIO OS 2.0系統
試駕凱迪拉克XT5 請別再說美系車費油
搶先試駕別克昂科拉GX 誰說三缸不硬核
全新日產軒逸:動力整體表現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