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騰汽車(寶騰汽車圖片)
(文/潘昱辰 編輯/張廣凱)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也是中馬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建立十周年。當前,電動化、智能化在全球汽車行業掀起熱潮,馬來西亞也正在推動汽車工業轉型升級,加大力度提升科技創新和產業鏈協同能力。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與馬來西亞在這一領域的合作同樣引人矚目。
10月11日,吉利控股集團與DRB-HICOM集團簽署主合作框架協議,將圍繞馬來西亞丹絨馬林汽車高科技谷(簡稱“AHTV”)建設展開深入合作,助力AHTV新能源創新產業發展,促進馬來西亞汽車產業新能源智能化轉型升級。
合作框架協議簽約現場
主合作框架協議由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魏梅與DRB-HICOM集團首席運營官阿茲里·扎哈魯丁簽署,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馬來西亞霹靂州州務大臣沙拉尼·莫哈末、國際貿易和工業部部長東姑扎夫魯·阿茲、科技與創新部部長鄭立慷、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DRB-HICOM集團執行總裁丹斯里賽·法依沙、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等共同見證。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我們愿意與DRB-HICOM集團、寶騰汽車一起,抓住歷史機遇,加大科技投入、人才培養、商業模式創新,穩步推進AHTV項目,從根本上提升馬來西亞汽車工業、零部件和相關產業鏈的全球競爭力。”
AHTV是馬來西亞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吉利控股表示,將從產、學、研、城四大維度,聚焦汽車研發、制造、測試和零部件等產業體系能力建設,加強全產業鏈人才培養,攜手DRB-HICOM共助 AHTV成為東盟新能源和新技術研發制造高地。
作為AHTV項目組成部分,吉利控股旗下商業航天企業時空道宇也與馬來西亞電信企業Altel簽署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推進高科技研發和系統應用,加速智慧港口等領域的解決方案落地。
吉利和寶騰攜手是中馬兩國企業務實合作,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代表案例。
2017年,吉利控股入股馬來西亞DRB-HICOM旗下寶騰汽車,負責寶騰的全面經營管理,并持續向寶騰輸出產品、技術、人才、管理支持,協同提升寶騰品牌的本土創新和零部件配套體系建設等能力。在中馬團隊共同努力下,寶騰汽車銷量連續4年攀升,從2018年6.47萬輛增加到2022年14.14萬輛,銷量增長118%,并實現扭虧為盈。
截至2022年底,寶騰汽車實現營業收入翻三倍,在馬來西亞市場銷量和市占率連續四年排名第二,海外出口銷量排名第一。
馬來西亞僅是吉利控股集團在海外布局的一部分。今年前三季度,吉利汽車累計出口汽車19.40萬輛,同比增長37%。
以馬來西亞為中心,吉利控股集團正將旗下更多品牌引入東南亞市場。今年9月,吉利與奔馳合資的smart品牌與寶騰汽車簽署深化合作備忘錄,探討“構建海外生產能力”的可行性。同時,smart精靈#1馬來西亞右舵版也已開啟預售,計劃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交付。
在發達國家為主的歐洲市場,吉利與沃爾沃合資的領克主要采取訂閱模式,出口比利時、德國、荷蘭、瑞典、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據領克披露的數據,截至今年4月,歐洲訂閱會員數已近20萬,并開設11家線下體驗店。
同時,吉利旗下高端純電動品牌極氪也已踏上了發往歐洲的進程。
今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極氪正式發布歐洲戰略,力爭2030年成為歐洲電動汽車市場領導品牌。今年8月和9月,歐版極氪001和極氪X分別下線發往歐洲。
今年9月德國慕尼展期間,極氪宣布在德國開啟預售。首批線下直營門店還將落地瑞典斯德哥爾摩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并在第四季度完成首批交付。根據規劃,2024年極氪歐洲版圖將增加至6個國家,2025年將增至8個國家,2026年將進入大部分西歐地區。除歐洲市場外,極氪還與以色列和哈薩克斯坦兩國簽署協議,加速擴張全球市場的步伐。
除整車出口外,吉利同時在全球進行包括技術在內的全產業鏈布局。
今年7月,吉利控股與雷諾簽訂合資協議,整合吉利及雷諾的內燃機、混合及插電式混合發動機及變速器業務,建成后產能達每年500萬套,將供應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市場。 更早之前,吉利還與波蘭汽車制造商EMP達成合作,將其模塊化電動汽車平臺SEA浩瀚架構授權給后者使用。
根據吉利的規劃,將在2025年在海外實現銷售60萬輛的目標。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