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經銷商—汽車經銷商和4s店有什么區別
3月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2023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
據介紹,本次調查于今年1月啟動,調查對象以乘用車授權經銷商為主。截至2月初,調查共覆蓋近60家經銷商集團及眾多單店經銷商,共回收有效問卷1437份。
2023年中國車市銷量再創新高,達到3000萬輛,但市場規模的增大不代表經營利潤的增加,新車價格戰嚴重吞噬了經銷商本應有盈利,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依然較為艱難。
調查結果從五個方面得到不同結論,較為全面展示了2023年全國經銷商生存狀況。
一、2023年汽車經銷商對主機廠滿意度下降
2023年經銷商對主機廠總體滿意度得分為71.7分,總體滿意度明顯下降。主要表現為對廠家考核內容較多、價格混亂、新車銷售無利可圖、產品競爭力不足等方面不滿意。
另外,經銷商對廠家搭售滯銷車型、市場秩序管控方面的滿意度較低,對于廠家人員及區域工作人員的滿意度指標得分較高。在汽車經銷商四大業務板塊中,新車和二手車業務滿意度較低,售后服務和金融保險業務滿意度較高。
二、僅約27.3%的經銷商完成年度銷量目標
2023年的我國汽車產銷突破3000萬輛,創歷史新高。但國內汽車消費恢復不及年初預期。廠家在年度普通制定了較為激進的銷量目標,彌補疫情期間銷量下滑的缺口。但汽車消費復蘇遲緩,汽車市場增長遠低于預期恢復期,其中傳統燃油車市場繼續萎縮。
調查顯示,完成年度銷量目標的經銷商占比僅有27.3%, 超過六成經銷商完成了任務指標的80%以上。其中,豪華/進口品牌經銷商目標完成情況較好,幾乎一半的經銷商完成年度銷售目標,而主流合資品牌目標完成率偏低。
三、37.6%經銷商盈利,生存狀況有所改善,虧損面收窄
2023年,廠家銷量目標激進,導致供需失衡嚴重。環保國六B全面實施,成為引發價格戰的之一,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引發持續全年的價格戰。波及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覆蓋了計劃所有品牌車型。
下半年多個廠家出臺政策,補貼經銷商部分價格折讓損失,部分廠家適度調低了全年銷量目標。經銷商在廠家返利有關的考核指標有所放寬和價格補貼后,彌補了部分新車虧損,經營狀況較上半年有所改善。
調查顯示,2023年經銷商的虧損的比例為43.5%,虧損面收窄,盈利的比例37.6%,較2022年有所好轉。
豪華/進口品牌整體盈利情況較好,約1/3的經銷商虧損,超過50%的經銷商實現盈利。合資品牌及自主品牌的盈利經銷商占比分別為29.9%及32.0%。
在經銷商利潤結構中,新車銷售虧損嚴重,新車毛利貢獻為負數,售后金融保險及衍生業務毛利貢獻占比提升。
四、經銷商投資意向主要集中在高端豪華品牌和新能源汽車品牌
針對經銷商投資品牌意向的調查顯示,經銷商對未來投資、收購品牌主要集中在部分傳統豪華品牌,而對于自主品牌,投資意向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獨立品牌。
五、2024年市場預期謹慎樂觀
2024年,經銷商普通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品牌布局力度,對2024年新能源滲透率的判斷,多數經銷商認為新能源汽車增速有所放緩,滲透率小幅上升。
對于新一年度汽車市場的預期,接近半數經銷商認為國內乘用車市場仍會保持增長勢頭,但價格依舊會繼續下探,經銷商經營壓力依然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