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力帆汽車,重慶力帆汽車標志
力帆科技的業績再次遭遇重挫。近日,力帆科技披露2023年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與凈利潤雙雙下降,其中凈利潤同比“腰斬”,扣非凈利潤陷入虧損。
作為曾經的“摩托車大王”,力帆科技自從切入汽車賽道后遭到重創,經歷2020年宣布破產重整,隨后歸入吉利集團麾下。直至今日,力帆科技仍被汽車業務拖累,摩托車撐起公司業績。
對于2023年度收入同比下滑,力帆科技在財報中解釋稱,主要系政策變化及行業競爭加劇導致汽車銷量減少。
力帆科技的新能源車業務主要由子公司睿藍汽車承擔,后者是力帆科技與吉利汽車的合資企業。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睿藍汽車銷量不及預期,吉利汽車出售持有睿藍汽車的股權給關聯方,將其剝離出表。
凈利潤同比“腰斬”,摩托撐起“半邊天”
4月13日,力帆科技披露2023年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為67.68億元,同比下滑21.97%;實現凈利潤為2421萬元,同比下滑84.35%;扣非凈利潤為虧損1.3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
對此,力帆科技曾在業績預告中給出三點理由:一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銷量不達預期;二是加強品牌建設和產品宣傳力度,增加了銷售費用投入;三是致力于新產品研發,研發費用增加。
分業務板塊來看,力帆科技旗下乘用車板塊和摩托車板塊的收入均出現下降。其中,乘用車及其配件銷售收入為37.34億元,同比下降35.52%;但是該業務的營業成本就達到38.16億元,導致毛利率為-2.20%,也就意味著公司虧本經營。
摩托車及其配件銷售收入為20.33億元,同比下降4.37%,毛利率為12.74%,主營利潤為2.59億元。在乘用車板塊虧損的背景下,摩托車板塊成為公司利潤的重要來源。
新能源汽車銷量下滑幅度最為顯著。力帆科技財報顯示,2023年度,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4576輛,同比下降40.20%。其他汽車包括燃油車,去年銷量為17732輛,同比增長13.13%,庫存量更是翻了一倍多。
摩托車盡管盈利能力更強,但是銷量也出現下滑。去年摩托車銷量為336594輛,同比下降11.97%。另外,發動機和汽油機的銷量同比增長。
筆者關注到,由于汽車銷量不及預期,力帆科技的產能也出現大量閑置。力帆科技的產能設計為年產10萬輛,去年產能利用率僅為30%。
可喜的是,在去年同期較低的基數上,今年一季度,力帆科技的汽車銷量獲得增長。據產銷快報,今年1-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45.11%,其他車型銷量同比增長331.77%。
睿藍汽車由盈轉虧,遭吉利汽車剝離出表
力帆科技歸入吉利集團的麾下后,雙方在2022年初共同出資成立睿藍汽車,起初各自出資50%。2023年6月,力帆科技和吉利共同對睿藍汽車進行增資,力帆科技對睿藍汽車的持股比例增至55%。
睿藍汽車承載著吉利對換電市場的寄托。依托吉利研發體系和供應鏈平臺,睿藍汽車具備完整的研、產、供、銷體系,擁有GBRC充換一體水晶換電架構,對外宣傳為“換電輕出行普及者”。
起初,睿藍汽車主攻租賃、運營等B端市場,推出楓葉系列車型。隨著B端市場逐漸飽和,楓葉系列車型滯銷,睿藍汽車又進攻C端市場。2022年底,睿藍汽車面向C端市場推出新能源車型睿藍9;2023年9月,睿藍汽車又面向C端市場推出新能源車型睿藍7。
盡管定位于換電市場,睿藍汽車還有多款燃油車型在售。據睿藍汽車官網,燃油車型睿藍X3 Pro售價5.59萬元起。此外,睿藍汽車還面向國際市場,在2023年推出兩款燃油車,分別為S6 Pro和X6 Pro。
C端市場并不好做。據吉利汽車披露,2023年度,睿藍汽車銷量為38001輛,同比下降32%。據力帆科技披露,同期,睿藍汽車實現營業收入為34.84億元,凈利潤為虧損6.22億元,業績由盈轉虧。此外,睿藍汽車的總負債為48.71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85%。
筆者注意到,今年2月20日,吉利汽車在港股發布公告稱,吉利汽車的附屬公司浙江吉潤與吉利啟征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浙江吉潤作價5.04億元將睿藍汽車45%的股權出售給吉利啟征。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車不再擁有睿藍汽車的任何股權。
吉利啟征由吉利集團全資擁有,是吉利汽車的關聯方。也就是說,這是一起“左手倒騰右手”的關聯交易。吉利汽車將持有睿藍汽車的全部股權出售后,也就將其從上市公司體系中剝離,不再并表。
吉利汽車在公告中表示,睿藍汽車的換電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預期主要資源及持續的資源將用于發展換電生態及相關基礎設施。鑒于集團于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優勢,集團認為,將大部分資源集中投放于支持新能源汽車增長及出售換電業務可提升集團的競爭力。
此舉被市場解讀為,睿藍汽車從吉利的“棋子”變成“棄子”。吉利控股高級副總裁楊學良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大家不要誤會,這只是吉利上市公司將睿藍汽車股份轉讓給了吉利汽車集團,吉利將繼續于力帆一道支持睿藍發展,并加大在換電領域的布局和投入,這個賽道創新合作空間還很大,吉利一定會成為頭部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