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汽車_裕隆汽車金融人工客服電話
如今的汽車行業,新能源大軍正席卷而來,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眾多車企發展尤為迅速,搶走了不少傳統汽車的市場。在如此形勢之下,有不少人紛紛預測,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會逐漸取代傳統汽車,最終后者會徹底退出歷史的舞臺?;蛟S正是因為這樣的預測,才讓如今的新能源賽道越來越擁擠,擠到有的車企已經徹底沒有生存空間了。10年前的國產黑馬東風裕隆已經轟然倒下,這家企業現在正面臨破產重組。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東風裕隆沒落至此?
裕隆汽車的發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53年,它是臺灣省最早的民用車企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無論是資歷、硬件還是口碑都非常不錯。2010年,裕隆汽車當時的董事長嚴凱泰來到了杭州,跟東風汽車達成了合作,雙方以50:50的股份比例合資成立了東風裕隆汽車。這家公司起初的定位就是中華自主品牌,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裕隆集團把目標瞄準了內地市場。之所以選擇大陸,那是因為早在2008年的時候,美國和日本等多個國家的汽車市場就已經出現了疲軟狀態,但大陸市場依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所以在雙方開始合作之后,嚴凱泰便狂砸了100多億,把希望寄托在了東風裕隆身上。很快,嚴凱泰的希望之光被納智捷點燃了,這是東風裕隆成立之后的第1個品牌,同時也是企業走上巔峰的最大助力。當時國內SUV市場正處于爆發增長期,公司就是基于這個風口推出了首款量產車納智捷大7。東風裕隆給它的定位是中高端,車型為中型SUV。作為一個剛剛進入大陸不久的新品牌,納智捷卻能用最短的時間成為了一款炙手可熱的網紅產品。
消費者對這款車的喜愛程度究竟有多高?2011年是這款車上市的第1年,當年的銷量已經達到了6917臺,一個新品牌能有這樣的年銷量已經很不錯了。2012年,納智捷靠著這一款車型就賣出了3.1萬臺車,甚至還借此成功躋身國內SUV細分市場前十,成為了當年的爆款車型。消費者之所以如此喜愛這款車,一方面是因為車的造型足夠前衛新穎,很多消費者對納智捷的顏值都非常滿意,另一方面是因為它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親民。
嘗到了甜頭之后,東風裕隆又一口氣推出了多款車型。還喊出了“5年內銷量突破20萬,營收突破250億”打口號。2014年銷量上漲到了5.22萬臺,到了2015年,品牌年銷量已經達到了6.03萬臺。很顯然對于東風裕隆來說,這樣的成績或許還沒達到預期。所以這一年,企業不惜花費上千萬,請了周杰倫來做獨家代言。有了流量的加持之后,納智捷更是風光無限,吸引了無數消費者的眼球。
東風裕隆可能以為只要品牌夠“網紅”,就不愁銷量,所以自從請完了周杰倫之后,就一直在高調做廣告營銷。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流量和銷量竟然不成正比。2015年下半年,東風裕隆的銷量就已經有了下降的趨勢。到了2016年,就開始持續暴跌。與上一年相比,2016年的年銷量下滑了整整2萬臺。到了2017年,年銷量只剩下1.8萬臺,2018年的銷量只剩下9361臺了。2019年情況更差,一年就賣出去1000多臺,幾乎已經沒什么盈利空間了。
無奈之下,東風裕隆只能暫停生產。從2019年6月開始,企業生產基地已經陸續停工。因為長期銷量下滑,公司基本上已經沒什么利潤了,剩余的資金都難以維持正常運作,所以不少員工都紛紛離職。
其實在2016年到2019年銷量暴跌的這幾年里,納智捷也努力過,先后推出了優5、捷瑞3、URX等多款車型,但銷量都遠不如當初的納智捷大7,沒有一款車能止住頹勢。在此期間,東風公司甚至直接宣布退出東風裕隆的經營管理。東風或許早就已經猜到了東風裕隆的命運。
2020年,在經過了10年的起起落落之后,東風裕隆還是走向了破產。這一年全年的銷量只有77臺,幾乎已經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最終只能破產重組。
曾經引領潮流的黑馬車企,為何最終只是曇花一現?
東風裕隆淪落到這個地步,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自己身上。最初的納智捷是消費者愛不釋手的網紅汽車,但后來納智捷這三個字卻成了個段子,消費者一提到這個品牌就全是怨言和吐槽,再沒人愿意為它買單。這是為什么呢?
納智捷推出的車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特點,買過的人都知道,那就是耗油。網上關于這款車的段子很多,比如“加滿油就能繞加油站跑整整一圈”“20萬的車,30萬的配置,100萬的油耗”等等。如果你的朋友買了一輛納智捷,那你給他打電話他大概率會接不到,因為加油站不能接電話。還有不少網友瘋狂調侃,說納智捷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這款車只要買回家,你不是在加油站就是在去加油站的路上。還有人開玩笑說,如果你打算買一臺納智捷,那得提前買下一個加油站。
即便是2016年推出的新車型,用的還是老款的2.2T發動機。雖然納智捷在這款車上增加了自動啟停ECO模式,但還是改不了油耗高的缺點。官方給出的數據顯示,納智捷7行駛100km需要的油耗是8.9升,但實際耗油量卻比這個數字高。很多車主表示,自己的車平常行駛100km的油耗量已經突破了10升,有時候可以達到14升,要是不小心油門踩重了,達到18也沒問題。所以不少人開玩笑說要是哪一天納智捷退出中國市場了,那加油站怕是得哭暈在廁所里。這幾年油價越漲越瘋,誰會愿意買一輛油老虎回家呢?
當初那些被這款車外表吸引的消費者,開了一段時間之后都哭笑不得,納智捷完全符合那句老話: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除了油耗高之外,納智捷還有很多其他問題。比如機械素質差、穩定性差等諸多問題。據不少車主描述,自己買的車經常會出現變壓器損壞、出現異響等各種故障,有時候發動機還會漏油。就連品牌主推的THINK+系統都經常出現卡頓、死機的情況??赡苡腥藭枺{智捷不是黑馬嗎?為什么故障率這么高?品質這么差?這是因為品牌旗下的很多車型都產自第4代雷諾ESPACE平臺,而這個平臺其實在2003年的時候就該淘汰了。東風裕隆成立的時候都已經2010年,用的還是7年前要淘汰的造車平臺,那技術水平可想而知。究其根本,還是企業的研發能力太弱,沒有足夠的核心技術做支撐。光靠堆配置來營造出一種虛假的科技感和性價比,以此掩飾技術上的不足。
除此之外,納智捷在研發思路上也沒有跟上主流汽車市場的變化。以2020年為例,當時官網在售的燃油車型,沒有任何一款是符合“國六”標準的,其中環保標準最高的一款車還處于“國五”階段。
既然如此,納智捷為何還會喜迎開門紅呢?東風裕隆成立之初,之所以會那么順利,是因為當時國內很多自主品牌還沒有發展起來。而市場對SUV的需求量又較大,所以才給了它發展的機會。但后來隨著長城、長安、吉利等多家自主品牌的發展,納智捷也就沒什么競爭優勢可言了,再加上產品的問題那么多,口碑那么差,在市場中存活不下去實屬正常。
在產品問題頻出之后,東風裕隆的售后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很多車主表示,納智捷的手剎、機電等諸多售后備件供應不足。有時候想修車都找不到地方。在眾多因素的影響之下,納智捷的產品保值率也很低。在二手車市場,能看到的納智捷有80%以上都是新車,但就算售價只有新車的一半甚至不到一半那些二手車商都不愿意收。所以大家對納智捷汽車有一個說法叫“二哥都不敢收的車子”。
除了傳統的燃油車之外,納智捷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邁入了新能源汽車領域,2011年的上海國際車展,該品牌就已經向大眾展示了電動概念車Neora,東風裕隆也因此成了國內最早研發新能源汽車的企業之一,不過這款車一直沒有上市。后來,納智捷又推出了純電SUV-U5,可惜一直沒有掀起什么浪花。這不是因為對手太強了,而是因為納智捷在新能源領域的進展太慢了,就連推出的這款純電SUV還是一款油改電的車型。這就是起了個大早,但什么也沒撈著。
不難看出,東風裕隆也想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分得一杯羹。奈何自身的能力達不到主流水平,而且還不愿意像比亞迪那樣徹底放棄燃油車,導致最后什么也沒得到。如果納智捷能早幾年抓住新能源的風口,或許現在也不會淪落到這個地步了。與其說東風裕隆倒在了新能源的浪潮之中,倒不如說它是敗給了自己的無能,這種發展模式被時代淘汰是必然的。
雖然東風裕隆倒了,但它還是有一些剩余價值的。除了土地、廠房、汽車實驗室等這些資產之后,東風裕隆還同時具備傳統燃油和新能源的生產資質,以及整套的生產線和設備。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東風裕隆的生產線相對來說比較落后,可利用價值到底有多高還說不準。此外企業的區位優勢比較明顯,東風裕隆位于浙江杭州錢塘新區,熟悉這里的人應該都知道,該區域產業配套非常齊全。
但比起這些剩余價值,東風裕隆的70億巨額債款更讓人望而卻步,這還只是明面上的數字,背后的窟窿到底有多大只有東風裕隆知道。雖然企業從去年11月就開始對外招商,今年3月和7月又先后兩次在官網發布招商公告,但幾次嘗試均以失敗告終,至今依舊沒有人愿意接手。最近幾年宣布破產重整的車企不止東風裕隆一家,從2020年至今,已經有獵豹、眾泰等多家知名車企宣布重組。以眾泰為例,宣布破產之后沒過多久就已經有人順利接盤。而東風裕隆在破產重組的名單上一待就待了大半年。
除了70億巨額債款之外,導致東風裕隆頻頻招商無果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他們開出的招商條件并不低。從企業在官網發布的招商公告中可以看到,意向投資人需要符合七大基本條件。其中明確提出投資企業要以新能源汽車研發和銷售為主營方向,還要具備與投資項目相適應的產品設計開發能力以及生產能力,另外還要擁有充足的資金,以確保后續項目的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公告中還提出如果投資人想要投資的話,就得再拉一個符合條件的車企一塊投資。
光是這些條件往那一擺,就能將無數投資人拒之門外。要是按照這些條件篩選的話,那最后恐怕只剩下百度、小米這些跨界玩家有機會接盤了。但是東風裕隆目前擁有的資質,對很多造車新勢力來說根本沒有什么吸引力。那些既有資金又有實力的車企,恐怕看不上東風裕隆。在這種形勢下,東風裕隆或許應該放寬條件,這樣才能給自己更多活下去的機會。
不知道“東風裕隆”這4個字什么時候才能從破產重組的名單上劃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