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avm、汽車avm是啥
作為一個典型的基礎智能化細分賽道,全景環視(AVM)的發展歷程值得市場借鑒。
這其中的原因包括,①對比滲透率仍處低位的高階智駕,單一AVM賽道的產品基本進入成熟期(滲透率繼續高歌猛進),較早完成商業化閉環,回答了價值和價格的問題;②AVM產品同樣為軟件+傳感器+控制器(控制器正逐漸消失,集成于中控為主流),產業分工的方式在成熟期趨于收斂,或為其他賽道提供參考;③賽道內玩家的布局策略或值得參考。
此次文章內容主要集中于:
●其一,AVM滲透率高速增長背后的核心原因為何?
●其二,下一步增長的增量在哪兒?
●其三,當前市場的典型方案是怎么樣的?
●其四,市場典型玩家的布局策略是怎么樣的?
圖片來源:「微報告」為何全景環視2024年滲透率能破50%?
整體來看,技術原理上,AVM主要是以俯視視角輸出車輛周邊 2-5 米范圍內的全景圖,利用車身周圍 4 個廣角魚眼環視攝像頭獲取影像,通過圖像處理技術對所拍攝多幅圖像進行畸變矯正和拼接,實現高質量無縫拼接的 360°環視影像,從而減少由于駕駛員視野盲區引發的交通事故。
產品構成上,AVM產品主要包括三個模塊,攝像頭、環視算法、控制器(集成于中控的方案無控制器,目前已成為主流),根據GB/T39263-2020,AVM屬于adas。
那么,其一,AVM滲透率高速增長的核心原因為何?
根據高工智能汽車此前調研獲取的信息,在需求端:國內城市停車位資源稀缺、停車環境復雜,AVM作為停車輔助恰恰滿足消費者需求痛點(有市場信息顯示,一般城市車位是其汽車保有量1.1倍以上才可正常運轉,國內汽車與車位比例約為1:0.8,北美市場的汽車與車位比例約為1:7,歐洲停車復雜狀況亦低于國內,這也被認為是合資車型AVM滲透率明顯較低的主要原因 )。
在產品端:AVM屬基礎智能化功能,實用性高,疊加近年來功能和成本快速優化,上車成本和難度均處低位,整體滲透率增長非常快。
在滲透率上,根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2019-2022年,AVM乘用車前裝標配滲透率分別為11.20%、15.80%、22.46%、30.88%,2023年1-5月,滲透率繼續提高至38.17%。根據高工智能汽車此前預測,2024年AVM滲透將超過50%。
其二,AVM賽道下一步增長的增量在哪兒?
圖片來源:「微報告」為何全景環視2024年滲透率能破50%?
圖片來源:「微報告」為何全景環視2024年滲透率能破50%?
2022年,AVM在各價格區間的滲透率變化表現中,15-20萬元、25-30萬元區間滲透率擴大最為明顯,疊加不同價格區間的市場總量,增量主要來自10-30萬元價格區間。
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監測數據,2022年的2022/2023/2024年新車型中,10-25萬元價位區間AVM滲透率大幅提升,考慮不同價格區間的市場規模,預計10-25萬價格區間仍將是AVM短期增量的主要來源。
其三,當前市場的典型方案是怎么樣的?
●鑫洋泉方面,其集中于軟件能力,將環視算法開發為算法引擎。根據介紹,其核心競爭優勢包括:
①可跨平臺、跨操作系統,實現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因此公司軟件送代速度很快,在各家芯片平臺量產都很順利;
②算法引擎成熟,量產速度快,拿到公司算法引擎,客戶可以1個月之內推量產;
③公司算法引擎功能完備,并致力于從數十個方面不斷優化;
④算法引擎擁有自身特色(如無參數輸入算法引擎等);
⑤價格。出貨量大,研發成本低。
●智華科技科技方面,其基于多年的全景環視泊車系統開發經驗,針對不同客戶和車型需求,能夠提供全系列環視泊車系統產品:3D高清環視泊車系統、3D標清環視泊車系統、2D高清環視泊車系統、2D標清環視泊車系統。截至目前,公司已連續多年出貨量排名國內供應商前三。
另外,智華科技創新實現“透明車底”、“動態立體視角”、“車道偏離預警”、”行車記錄儀“等功能,同時支持數字接口、模擬接口、以太網接口等多種視頻傳輸方式,滿足不同車型需求。同時,通過對軟件算法的模塊化封裝,實現軟硬分離,支持不同算力和操作系統的芯片,也可以嵌入到座艙車機的系統當中,為車廠實現靈活的產品配置定義。
●銥斯科技方面,其公司產品在360°環視、錄像及回放等基礎功能之上,還添加了視覺開門提醒和車道偏離預警、盲區監測和提醒、CMS等創新功能,其硬件部分由系統主機以及不同類型的攝像頭搭建而成。
進一步來看,銥斯科技擁有基于芯馳X9E平臺化方案,具有高算力,低延時,接口豐富等多項優勢。該方案有較高功能拓展性,能夠基于平臺做快速功能開發,滿足不同客戶需求,該平臺還并帶有功能安全要求,對終端用戶行駛安全起到了保護作用。
其四,市場典型玩家的布局策略是怎么樣的?
高工智能汽車注意到,AVM賽道的玩家某種程度上可劃分為:
★初創AVM廠商(部分已擴展為多產品線的智駕Tier1、汽車Tier1);
★智駕Tier1,該陣營包括復用環視做高階智駕的廠商(環視替代側視):
★國際Tier1;
★傳統國內Tier1;
★傳感器廠商;
其中,舉例來看:
● 鑫洋泉為持續深耕于AVM細分賽道的典型代表,且長期專注于軟件層面。具體來看,鑫洋泉是國內第一家將3D環視算法集成進車機并完成量產的公司,其將環視做成了算法引擎,發展方向為向全行業提供全景環視的標準算法引擎接口,在前裝市場的定位是Tier2乃至Tier3。
據介紹,簡單來說,只要選用鑫洋泉的環視算法引擎,車企就可以在多個芯片平臺、多個操作系統平臺、多款車型上面實現連續的“復用”,從而用最少的開發工作量、更少的開發費用實現新項目的快速落地。
● 智華科技方面,作為國內AVM玩家的頭部,其發展之路頗具代表性(從單一賽道Tier1向相鄰賽道延伸,嘗試類似國際Tier1巨頭的方式,依托于供應商與主機廠的合作渠道不斷做增量,做平臺型Tier1)。
具體來看,2012年成立當年,智華科技介入AVM,并在產業不斷演進中崛起為國內玩家的代表,在行業內率先乘用車前裝量產2D全景環視系統(2013年搭載于長安睿騁)、3D全景環視系統(2014年搭載于東風日產啟辰)、以太網高清全景環視系統(2018年搭載于廣汽埃安Aion LX)、數字高清全景環視系統(2019年搭載于廣汽傳祺M8)。
AVM細分賽道之外,智華科技的核心產品線還包括前視主動安全系統(FAS)、行泊一體域控制器(DCU,分為中低階、高階兩個細分產品線)。此外,智華科技還布局了智能座艙監測系統(IMS)、融合自動泊車系統(FAPA)、智能網關域控制器(AICS)等產品。
● 銥斯科技方面,其成立于2015年,早期發力AVM,后續擴展泊車、行泊一體、CMS、OMS、DMS、P-box等產品線。在產品端,全景環視系統以及半自動/全自動泊車系統目前為銥斯科技主要量產產品。
半自動/全自動泊車系統方面,公司產品除了自動方向盤控制、水平泊入泊出和垂直泊入等基礎功能外,還增添了側翼保護以及盲點偵測等功能,其硬件部分含有系統主機以及超聲波雷達。基于銥斯科技出色的量產能力,截止2021年年底,前裝出貨量超100萬套;截止2022年年底,前裝量產項目達9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