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到磐安汽車時刻表_嵊州市至柯橋班車時刻表
潮新聞客戶端 吳夏璠 記者陳棠棣
五一假期將近,你的五一出行計劃做好了嗎?
五一出游,免不了人從眾,反向旅游開始成為了五一假期的新興游玩方式。昨天,周小柚已經向大家安利了第一波的浙江反向旅游推薦:五一反向推薦游|這4個浙江小眾景點,會玩的人已經先偷偷去了。
今天我們繼續出發,離開傳統旅游路線,來一場“不趕趟”的旅游。這四個最適合反向旅游的小眾村莊,讓你短暫逃離,擺脫壓力。
01 新昌外婆坑村——擁有13個民族的神秘村落
這是一個藏于新昌靜嶺的神秘古村落,地處嵊州、磐安、東陽交界處。雖然只有158戶,531口人,卻有來自苗族、白族、彝族、壯族、瑤族等13個民族的35位少數民族媳婦。
這里不是貴州,而是有著“江南民族第一村”美譽的新昌外婆坑村。
圖:吾鄉外婆坑
外婆坑村至今仍保持著古樸的風貌、以及原生態的生活方式。農閑時,各民族會相聚在一起,穿戴起自己民族的服飾,唱民族歌、跳民族舞,其樂融融。
圖:吾鄉外婆坑
圖:吾鄉外婆坑
來到這里,你不僅可以吃到各色民族美食,還可以到“江南民族村特色展館”參觀原始紡機、織布機、水車、花轎、搗臼等特色展品,體驗各民族手工藝制作。還可以穿上各式民族用飾,與各位少數民族姑娘一起載歌載舞,參加各民族的節日,體驗各民族特色風情。
02 義烏缸窯村——浙江的“小景德鎮”
村以缸聚,名因窯來,義烏缸窯村是一個以燒窯制缸而聚集起來的歷史文化村落。村內千年古窯、古典建筑、東金古道三大歷史遺存靜靜守望,陶文化、戲文化、酒文化三大古村文化生動鮮活。
一步入缸窯村,便可見村內由缸和泥瓦堆砌而成的墻,形成了缸窯村所獨特的古建筑風格。橙色、黑色的瓦片嵌在墻里,混著一排排整齊羅列的壇壇罐罐,緩緩走過,仿佛穿越了百年。
村內最古老的燒窯建筑——“龍窯”,始建于北宋時期,到現在已有800多年歷史,也是見證缸窯村歷史的“活文物”。2012年時完成最后一次燒窯,此后龍窯也變換了身份,成為了一處古樸而又豐富的展覽館。
此外,村中還設有“鄉村小迪士尼”、咖啡館,還可體驗古法制陶工藝,非常適合親子游玩。
03 泰順庫村——隱世的石頭古村
在泰順山間藏著一個有著1200多年的歷史的小山村——庫村,是泰順古民居建筑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
庫村中的多數古建筑墻體是用泥土夯筑或鵝卵石堆砌成的,所以這里也有著“石頭村”的外號。
唐元和六年時,唐德宗貞元元年的進士,曾擔任福州溪知縣的包全。以及曾官拜諫議大夫,因忠言直諫而被貶的吳畦,先后隱居于此。自此,包、吳兩家的后裔以庫村為中心,在周圍十里又分散形成多個血緣村落。
村中心的世英門就是包、吳兩大家族的分界線,是一座宋代石砌門樓。石柱、石梁、石楣、石瓦疊砌、額間有淺浮雕,這些石刻石雕的構建頗為精致,石門上斑駁的苔痕和石衣寫滿了歲月滄桑。
包和吳歸隱庫村后,也在此開創了“耕讀傳家”的先河,千百年來勸農勸學,村中曾出過50多位進士。
04 江山大陳村——這個村莊村歌嘹亮
大陳村,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坐落于群山的懷抱間,一條溪水似玉帶穿村而過,山水環抱,樹木蔥郁。
大陳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村中居民80%姓汪。據考證,在清代,大陳村是“煙居數百家,云連鱗次皆其一姓”的汪氏聚居村落。獨特的風光被近代著名文豪余紹宋譽之為“十里環山皆松樹,天下應無第二園”。
在幾百年來, 大陳古鎮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徽派建筑的烙印。村里內建筑以清代為主,挑高的天井屋檐錯落有致,完美詮釋了“深宅大院,四方天井”的恢弘氣勢。
如今這片土地,不僅有文化的傳承和徽派建筑,還有動人的村歌。
十多年前大陳村的第一首村歌被唱響,《大陳,一個充滿書香的地方》《媽媽的那碗大陳面》兩首村歌,讓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大陳村因村歌揚名,獲得“中國村歌之鄉”“中國村歌發祥地”美譽,如今村歌也早已大陳村民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這個假期,讓我們一起唱著嘹亮的村歌,逃離世俗,沉醉在鄉村吧。
五一反向推薦游第二彈!避開人潮,享受寧靜鄉村美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