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之光汽車,五菱之光汽車加水直接加水箱里可以的
在國內五菱之光可以說是一代“神車”,它的神并不是說它有多么強悍的動力,而是在以前它曾是最理想的家用車型之一,能載著一家老小去趕集,也能給家里裝載貨物,很是全能。而如今五菱之光也依舊活躍在廣大的農村以及3、4線城市,熱度有所減退但依舊受歡迎。
目前五菱之光年份最近的車型為2020款,全新有3款在售車型,指導價3.51-3.66萬,入門級與頂配在價格方面十分接近,當然價格也相當實惠,而下面我們要說的將是2020款 1.2L 實用型 LSI車型,指導價為3.51萬。
在外觀方面,五菱之光依舊是我印象中的樣子,多年以來外觀造型都沒有太大的變化,看起來還是相當熟悉。前臉部分引擎蓋是傾斜式的造型,中網隔欄顯得十分狹長,內部是橫置的塑料裝飾條,而底部的保險杠顯得又高又寬,幾乎占據了前臉一半部分,保險杠兩側同時還設計有一個霧燈的模型,但并沒有裝置霧燈。
大燈造型比較方正,但是邊角是圓潤的設計,尺寸很大,看起來很醒目。而內部是單燈腔結構,采用的也是鹵素光源,功能只支持高度調節,造型很傳統,只追求實用。
側面來看,造型就類似于一個方盒子,橫豎平直的線條勾勒出了四正四方的樣子,運動感、個性化這些跟它都挨不上邊,另外它的側后門是采用了側滑式設計,在門后裝置有導軌,更方便乘客上下車,至于輪轂是采用了13英寸的鋼圈。車身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別為3797mm/ 1510 mm /1820mm,軸距為2500mm,定位是微面。
尾部造型十分垂直,車身寬度較窄,顯得尾部比較高聳。而型面并沒有經過什么修飾,保持著較強的整體感,底部同時也增加有一個黑色的包圍,同樣也沒有經過過多的修飾,一切都顯得那么樸實無華。
尾燈是長條型設計,造型十分普通,沒有太多亮點。而內部是采用了鹵素的光源,雖然在照明方面不太理想,不過也方便車主自己更換燈泡。
內飾方面,機械感與實用性并存,坐在車里便可見裸露在外的金屬以及機械結構,美觀自然與他挨不上邊。同時門內側玻璃是采用了機械式的搖把升降,中控臺造型也十分簡單,設計有較多的儲物格可以方便放置一些個人物品,中控臺只是配置了一個收音機,空調是采用了旋鈕式的操作,簡單但好用。另外方向盤是圓盤設計,尺寸較大并且還不支持調節,可以說握著它只管開就行。
內飾用料方面,是鐵與塑料的組合,中控臺全部都是采用塑料材質,方向盤也是裸露在外的塑料,門內側裝飾有一塊絨棉材質,同時車窗框也可見金屬裸露在外,座椅則是采用了織物面料,檔次感、美觀度這些都跟它沒有關系,可以說只要實用就行。
車機系統方面,收音機也就真的只能收音,可以自動或者手動收臺,比較不錯的是它還具備有一個AUX音頻輸入接口,通過與手機連接還能聽聽歌,起碼能保障行車時不會太過枯燥。而像儀表盤,雖然也是采用了機械式表盤,不過它還帶有一塊小巧的單色顯示屏,可以顯示水溫、油量以及時間等基礎信息。
配置方面,安全配置只具備了ABS防抱死、制動力分配兩個基本的。除此之外前排座椅支持四向調節、雙喇叭、機械鑰匙這幾個,而且空調還只是支持選裝,非常的簡陋,但考慮到它的價格就比較能接受了。
空間方面,說它的空間表現以及乘坐舒適性不免顯得有點多余了,用戶要是追求這些也就不會考慮買它了,能買它的自然也奔著它的裝載能力,載人也只論多少個,舒適性不在考慮范圍。而在載物方面,它的后排座椅都是支持放倒的,在全部放倒后可以騰空出一個較大的內部空間,載物能力自然沒得說。
動力方面,搭載了一臺1.2L自吸發動機,最大功率56kW,最大扭矩108N·m,傳動系統匹配的5擋手動變速器,動力輸出很弱,只能滿足代步使用,不過油耗表現不錯,工信部綜合油耗6.3L/100km。另外它是采用了中置后驅結構的驅動方式。
底盤懸架上,采用了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橋為整體橋式非獨立懸掛,后置鋼板彈簧自然是為了載貨考慮,這使得它能擁有更大限度的裝載能力,至于舒適性什么的那就與它無關了。
總的來說,五菱之光就是一款只追求實用性的車型,更多的是偏向于它的裝載能力,適合載人拉貨,其余像內飾、配置這些就相當簡陋了,當然這也是受限于它價格的因素,如果它賣個5-6萬可能也給你整個齊齊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