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汽車維修、上門汽車維修的費用是怎么收的
在創辦維修平臺 “” 之前,陳文超的上一個項目是位于廈門的,當時做的是上門保養,“在廈門口碑還不錯,” 不過到年初時陳文超覺得做不下去了,原因是北京的養車進入了廈門市場。手握重資的博湃將每單價格壓到了 99 塊,e 修鴿的價格是每單 140,“這事兒沒有粘性。”
用戶都跑了。另外,陳文超還意識到上門保養在廈門很難獨立做,廈門不像北京節奏那么快,用戶做一次保養付出的時間成本和代價并不高,“上門保養成規模了才能做起來,而在廈門很難形成規模。” 也巧,“有一個星期我們做的上門保養數量并不多,但掙了很多錢。” 當時有兩臺車在檢測時發現,一輛車底盤漏油,另一輛避震有問題,保養解決不了問題,陳文超將這兩輛車做了維修。“將近兩萬塊,凈利潤 50%,我們拿了九千多的利潤。”
這件事讓陳文超開始重新考慮車后市場的利潤分配,“洗車不賺錢,配件被天貓也做得不賺錢了,” 陳文超做起了維修,項目是 “扳手先生”。“不給技師發工資了,我們和技師談合作。” 扳手先生將車輛承包給技師,類似于加盟的形式,一個月2000 塊的月租,技師等于是出去單干,但扳手先生為其提供線下門店支撐,技師在這里為客戶修車鈑噴,客戶是技師手里的老客戶或是新用戶。
扳手先生需要給這些技師提供獲客支持,辦法是為技師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和車主溝通互動的問答平臺,類似于 “春雨醫生” 的模式。“等于技師變成了銷售,PR 的是他自己。” 結果還不錯,“第一個月,技師拿到的錢差不多和之前領的工資持平,之后的工資就往上漲了。”
目前,扳手先生在廈門有三家線下門店。陳文超特別提到,扳手先生是以 Uber 的形式運作這些技師,即將這些技師從他們所屬的維修店里解放出來,鼓勵他們在扳手先生平臺上接單。假設以前傳統門店收 40 塊的工時費,門店自己收 20 塊,剩下 20 塊給技師,“現在我們可以把 30 塊的工時費全部給技師。”
技師在扳手先生上等于接的 “私單”,私單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保障,以前車如果被修壞了是維修店兜底,那么,現在就需要扳手先生兜底。陳文超告訴我,扳手先生將之前上門保養那一套兜底機制移植過來了,像 200 萬的維修意外險之類。“當然前提是入駐的技師是認證技師。”
但,這還不足以把控技師的服務質量。想一下,即使技師通過扳手先生的 “春雨醫生” 平臺成功 PR 了自己,有了一個忠實的用戶群,但這不能保證技師不會利用汽車維修的信息不對稱性欺騙消費者。“我們不能把非標服務維系在個人的人品上。”
這就要提到扳手先生線下門店的另一個職能。“線下門店只需要兩個人,一個行政收銀,一個檢測人員。” 流程是這樣的,車主在線上提交問題后,駐站技師在線上答疑完成車輛初診,此后技師和車主一同來到扳手先生的線下門店,再由檢測人員完成車輛復診。如果技師初診結果和復診結果不同,那么需要找出恰當的修車方案,確立修車方案后,扳手先生負責調配配件,技師本身沒有配件調配權,沒有配件調配權,就沒有作弊的機會。
“線下門店只有自建才能保證質量。” 這是陳文超一直強調的。除了可以保證技師水平過硬、防范小病大修,介入配件環節還可以把控配件質量,防止出現假件舊件事故件。扳手先生目前的配件供應商包括中馳汽配淘氣檔口途虎等。
整體的模式很清楚了:扳手先生為技師提供獲客渠道、服務場地,但同時也是技師們的第三方監督機構。技師等于是在扳手先生平臺上自主開展業務的創業者,是一家家的 “店”。扳手先生為這些店家提供了管理客戶的 “CRM” 系統,也就是 “私人技師” 的概念,車主有任何疑問可以咨詢自己的技師,技師將車主的車輛情況做一個收集,做成 “病歷卡”。“一個技師對客戶的車輛情況掌握的越清楚,客戶的粘性就越強。”
陳文超表示未來還會介入鈑噴業務,一樣會采取線上 “春雨醫生” 和線下門店的方式。而且,這種方式可輕可重,“可以只做技師和車主的線上溝通平臺,用這種方式擴張,時機成熟再用開店的方式落地。”
可愛的創業者,如果你或你的朋友的項目希望被 36 氪報道的話,請狠戳這里,:)。同時感謝南加夢創業論壇的項目推薦。
原創文章,作者:Nicho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