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點煙器總成_汽車點煙器總成怎么更換
五菱宏光MINIEV拆解進入尾聲,今天我們繼續(xù)為大家解讀車輛的機艙、翼子板和中控臺結構,并在文末對進行完整點評,還請您耐心看完。
#機艙結構
宏光MINIEV里里外外都透露的小巧,機艙也是格外袖珍,透過機艙可以很輕松得看到地面。
機艙左側為充配電系統(tǒng)總成,橘黃色的線束即為動力系統(tǒng)高壓管路。由于機艙太小,充配電總成只能放置在如此靠前的碰撞高危區(qū),車輛即便是發(fā)生輕微追尾,都有可能造成動力系統(tǒng)故障。這也難怪有車主反映自己的宏光MINIEV發(fā)生追尾后,維修費高達一萬元,達到了車價的三分之一。
在拆下前杠后,可以看到充配電總成的全貌,總成前部采用了刀片式散熱設計,中間的散熱風扇實在是太袖珍了,如果不說這是汽車上的零件,估計很容易讓人當成是電腦主機上的散熱風扇……
機艙右側靠近防火墻位置的是剎車泵,兩個白色液壺分別為剎車油壺和玻璃水壺。兩個液壺的容積都非常小,剎車油無需頻繁更換倒是還好,但玻璃水壺就不一樣了,車小不意味著玻璃水的需求量就小。在實際使用中,我們能夠很明顯感覺到宏光MINIEV玻璃水的單次噴水量比較大,比較費水,所以車主在用車過程中要注意頻繁檢查并補充玻璃水。
ABS模塊放置在玻璃水壺下方,同樣也是碰撞高危區(qū),不過這也實在是沒辦法,車太小了。
機艙內的鈑金膠均使用了手工涂抹,涂抹工藝顯得比較隨性。各項管路的防護還是比較到位,根據(jù)功能不同和位置不同,分別使用了絕緣膠布、波紋管和蛇皮管進行防護。整個機艙的確太小了,小到真是沒有太多可以解讀的。
#翼子板結構
從機艙內部,其實已經可以看到些許翼子板的結構,為了更好地給大家呈現(xiàn),還是拆開來看。首先從安裝結構來說,宏光MINIEV的翼子板只在頂端進行了螺栓固定,中間與支架固定的部分全是采用了發(fā)泡膠粘貼。
翼子板內部的結構看上去還挺“復雜”,這主要是由于里面采用了眾多碎片鋼板進行拼接,所以與翼子板固定的部分也只能使用膠粘了。
如果說沒有任何隔音止震設計,絕對是冤枉宏光MINIEV了,在翼子板最前端,我們找到一小塊瀝青止震貼。這塊瀝青止震貼確實有點兒戲了,這么一小塊,意義何在?而且剛好貼在了鋼板拐角處,還沒有完全貼合鋼板,到底是降噪還是增噪?我們用一塊創(chuàng)可貼比對,尺寸簡直是一模一樣……
#中控臺結構
宏光MINIEV的內飾部分也是簡單到極致,中控臺可見的配置只有空調和收音機面板,在拆解時也要比一般的汽車容易很多。新款的宏光MINIEV已經增加了氣囊,但只增加了主駕駛位。其實通過拆解也不難理解,副駕位置已經沒有任何空間可以放置氣囊了。
拆解后可以看到,中控區(qū)與機艙就隔著一層鋼板,沒有任何過渡,發(fā)生碰撞時,乘客艙顯然是毫無緩沖余地。中控臺后部橫置了一根黑色鋼管進行加強,內飾板也是主要以這根鋼管進行固定。
車內鋼板拼接處的鈑金膠,涂抹工藝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手工涂抹的工藝倒是這個級別車型的水平,但涂抹厚度高低不平,前部甚至沒有完全覆蓋鋼板的縫隙。月銷3萬多臺,難道就是以這樣的生產工藝為代價?
不少車主都表示宏光MINIEV沒有點煙器電源,無法連接行車記錄儀,這確實是冤枉五菱了。宏光MINIEV的點煙器電源在方向盤的飾板下部,并且沒有任何標注,如果不是查看說明書,很難發(fā)現(xiàn)這個位置,另外插入電源的姿勢……大家自行腦補。
#拆解總結
五菱宏光MINIEV的拆解部分已經完全收官,用“麻雀雖小五臟不全”來形容這臺小車再恰當不過。3萬元一臺的汽車,看起來可以合法上路,看起來可以承載四人,看起來是刷新了汽車價格的極限,而代價是120公里的超短續(xù)航,代價是擠壓到極限的車內空間,代價是連老年代步車都不如的可憐配置,代價是空空如也的車身結構……汽車走進千家萬戶,汽車所帶給我們的已經不光是日常代步,它更應該讓我們的出行更加舒適便利,它更應該在危險時刻保障我們的人身安全。遺憾的是,在宏光MINIEV身上,我們看到的是時代的倒退。這樣的“神車”,真的是如廠家所說的“人民的代步車”嗎?感謝收看這一期的牛車實驗室,我們下期節(jié)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