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飛行汽車;中國飛行汽車上市了嗎
隨著科技飛速發展,航空業的未來已不局限于萬米高空。在2024年的春天,“低空經濟”成為一個熱門詞匯。據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發布的報告顯示,僅僅在飛行汽車這一領域,未來全球市場的規模有望達到1.6萬億美元。在“低空經濟”即將迎來騰飛之際,中國在此領域“一馬當先”地沖在前面引發全球關注,英美媒體紛紛報道中國在“低空經濟”上的進展。
中國企業在拉斯維加斯消費展上推出“飛行出租車”雛形
有分析稱,中國在產業上領先的原因包括企業具備的創新精神,還有政府部門對新興產業的大力扶持,以及中國完備的產業鏈和巨大的消費市場。以低空領域的飛行汽車為例,其研發試驗就涉及到空域協調等問題,必須由政府部門統一安排,而從研究到產品落地和商業化實踐,無不依賴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全球開創新先例
首架噸級以上EVTOL獲頒民航合格證
2016年成立的AutoFlight(峰飛航空)總部位于中國上海,是一家名副其實的國際化企業,投資者和辦公地點遍布各大洲,在江蘇、山東和德國奧格斯堡等地設有研發車間。
今年3月22日,峰飛航空自主研發的V2000CG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獲得由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管理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這在全球范圍內開創了新的先例,這是全球首架重量超過1噸的電動垂直起降飛機(EVTOL)獲得監管機構批準。在此之前,歐洲尚未有企業獲得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的政府許可,而在美國僅有數家初創企業研發的更小型的無人駕駛飛行器獲得了飛行許可。
中國觀眾參觀EVTOL產品
峰飛航空副總裁凱倫表示,和其他地方相比,中國政府部門的辦公窗口開放的時間都更長,而且中國民航局對技術進步非常關心,“是真正下決心要把這件事做好。”
EVTOL飛機可以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飛,但隨后會轉換為固定翼模式以更高的速度在空中飛行,從而提供比地面交通更快、更高效的運輸。英國咨詢公司IDTechEx分析認為,目前,全球EVTOL飛機都還在早期測試階段,而一旦中國率先成功落地,這對交通運輸業的顛覆將不亞于當初的汽車和民航的發明。EVTOL飛機將在全球吸引龐大的商業興趣,到2040年左右每年有望銷售1萬架,訂單總價值超過600億美元。
政府扶持+企業投入
中國發力萬億級大市場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3月聯合印發的文件提到,到2030年,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民眾生產生活各領域,成為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據民航局綜合司副司長孫文生介紹,低空經濟既包括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低空生產服務方式,是一種容納并推動多領域協調發展的綜合經濟形態,具有明顯的新質生產力特征。
新華社撰文認為,“低空經濟”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完備的產業鏈和龐大的消費市場。在國家首批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之一的安徽蕪湖,從航空新材料、通航整機,到臨空經濟、低空運營,200多家通航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此集聚。在海南,通航產業已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吸引通航企業競相落地,短途運輸、航空攝影、飛行培訓等業務迅速增長。
而在近年來,“低空經濟”不斷在農業、制造業、交通運輸領域找到新的應用場景。比如深圳星河World開放商場天臺作為“停機坪”,使用無人機高效地完成外賣配送;青島平度的農民使用植保無人機播種撒肥,節約了大量勞動力。
在全球熱議中國這一新興市場時,有分析認為,中國的一大“成功秘訣”就是政府部門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3月29日,民航局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空域分類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增加低空可飛空域,并在航空器適航審定、低空飛行服務保障、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市場準入、安全監管等方面加強研究和謀劃,助力低空經濟蓬勃發展。
紅星新聞記者 鄭直
編輯 張莉 責編 魏孔明
紅星新聞相關報道:
中國“搶灘”全球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市場:最快5到10年,打“飛的”上班或成現實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