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汽車,專業汽車美容的含義
來源:【重慶日報網】
9月5日,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職業教育校長論壇現場。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9月5號,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職業教育校長論壇在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行。近500名來自市內外職業教育界的專家學者、汽車制造業相關負責人,以“如何為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培養人才、賦能發展”為主題,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規劃、發展趨勢、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展開深入探討和交流。
“新汽車”專業要從“后端”走向“前端”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郭天平談到,以前職業院校汽車專業主要集中在汽車維修、汽車營銷服務等汽車產業鏈條的“后端”,隨著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職業院校“新汽車”方面的專業應該往“前端”走,可以開發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性能研究、汽車設計等專業課程。
職業院校如何打造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相關專業?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主任、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培訓部主任陳曉明認為,學校要從產業研究、企業需求分析、專業設置與標準開發等方面優化專業建設邏輯主線,“比如,產業研究就要去看國家、行業、區域的發展戰略規劃是什么;在分析企業需求時,就要去了解企業的發展定位、人才需求等。只有這樣設計出來的專業,才符合當下行業發展。”
教師隊伍要有一線實踐經驗
“教師隊伍建設也要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相匹配。”郭天平說,現在大部分職業院校招收的教師普遍具備碩士、博士等學歷,在研究開發方面也具有較高的水平,但是他們中不少人缺乏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企業工作的實踐經驗。因此,建議學校派遣這類老師到企業,進行一段時間的學習鍛煉,用實踐指導教學。此外,學校還可以招聘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企業有工作經驗的工程師、一線工作人員補充教師隊伍,滿足教學需求。
9月5日,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職業教育校長論壇現場。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沒有高水平的教師,就沒有高水平的教育。”陳曉明表示,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師還要有產教協同優化的視野、可靠的企業資源、精通專業的朋友、去了解企業和閱讀專業雜志的習慣、創新編撰教材的能力、產學研用創賽評的技術技能特長等能力,“這樣就能夠有機會和途徑優化教學,緊跟行業發展前沿。”
“新汽車”人才要“軟硬兼備”
產業亟需的“新汽車”人才應該是什么樣的?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應用與服務分會秘書長徐念峰談到,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圈擁有30多個產業環節,上萬家創業公司,近千家獨角獸和上市公司。但目前,很多企業面臨招不到、養不起、留不住人才的尷尬局面。
徐念峰說,智能網聯汽車是機電信息一體化產品,與傳統汽車產業相比,需要汽車、交通設施、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多個產業跨界融合。因此,要培養機械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自動化類、電氣類等專業的人才。同時,“新汽車”人才還應該有軟件、硬件知識儲備,具備較強的職業、崗位遷移能力和創新能力。
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劉宴兵認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勢頭強勁,職業教育也要迭代升級,要分三步走:一是將優質的教育資源,先進的經驗,典型的做法融入到學校的發展改革中;二是要以市場為方向,立足重慶實際,圍繞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打造,加大發展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技能人才培養的力度,積極開展產教融合共同體、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建設,科學規劃人才培養規模,不斷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開啟校企合作新路徑;三是要以數字化為方向,加快推動數字經濟、數字技術和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職業教育發展。
本文來自【重慶日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