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普瑞均勝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寧波普瑞均勝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待遇
本報記者 張家振 北京報道
手握百億級大訂單的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勝電子”,600699.SH)正加緊募集資金擴充產能,以緩解日益緊迫的產能飽和瓶頸。
近日,均勝電子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證監會《反饋意見通知書》,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離獲核準更進一步。根據此前公告,公司擬募資25億元,其中18億元用于智能汽車電子產品產能擴建項目,以提升新能源電池管理系統和智能座艙電子產品的產能,另外7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均勝電子存在的高質押、高商譽、高負債“三高”風險備受關注。根據證監會《反饋意見通知書》,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較大的平倉風險,是否可能導致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KSS是否存在較大的減值風險”,“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是否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情形”。
證監會反饋問詢的依據在于,截至3月31日,在質押方面,均勝電子實際控制人王劍峰累計質押其持有(含直接和間接)的股票3.68億股,股票質押比例高達72.13%;商譽方面,公司商譽余額達79.91億元;負債方面,公司貨幣資金59.35億元,短期借款64.27億元,長期借款122.07億元。
對于上述問題,均勝電子方面在發給《中國經營報》記者的書面回復中均表示否認:控股股東均勝集團及均勝電子有足夠的風險控制能力,不存在平倉風險或被強制平倉的情形;與國際同行業相比,公司資產負債率處于正常的水平;公司的商譽不存在任何減值跡象。
突破產能瓶頸
作為全球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和技術服務提供商,均勝電子主營業務包括智能駕駛系統、汽車安全系統、新能源汽車動力管理系統、車聯網技術以及高端汽車功能件總成等。根據德國《汽車周刊》日前公布的“2019年度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名單”,均勝電子位列第29位,比去年上升3位。
為進一步擴充產能、緩解日益突出的產品供需矛盾,均勝電子近期可謂動作頻頻。7月3日,均勝電子公布了對全資子公司寧波均聯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聯智行”)增資暨引進戰略投資者的計劃,擬增資1.92億歐元以滿足智能車聯事業部業務發展的需要。
根據均聯智行與國投招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二期(有限合伙)簽訂的相關增資協議,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二期擬增資3億元,同時其他外部投資者擬合計增資不超過5億元。
據了解,2019年12月,均勝電子完成智能車聯業務板塊的內部股權重組后,設立了新的智能車聯事業部,全力發展智能座艙、以5G通信技術為基礎的V2X、智能駕駛、智能云和軟件增值服務等領域業務。
均勝電子方面表示,增資計劃將為均聯智行2019年以來新獲訂單的產能擴張和處于高速發展的車聯網新興業務做準備,將大幅增進在車聯網行業的產品研發與市場拓展,助力實現商業民用智慧交通環境的安全與高效運行。
另一方面,均勝電子于今年4月份啟動的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進展順利。根據預案,公司擬募集資金25億元,其中18億元用于智能汽車電子產品產能擴建項目,剩余7億元補充流動資金 。
智能汽車電子產品產能擴建項目位于寧波市高新區冬青路555號新工業城,項目規劃實現年產新能源電池管理系統90萬件,智能座艙電子產品1420萬件,其中空調控制系統1070萬件、駕駛控制系統及中控面板350萬件。項目投資總額為 21.24億元,實施主體為均勝電子全資子公司寧波普瑞均勝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記者查詢寧波國家高新區建設管理局(交通管理局、環境保護局)環保科于今年5月19日公示的項目環評審批文件了解到,智能汽車電子產品產能擴建項目總建筑面積26750㎡,將主要利用現有廠房實施智能汽車電子產能擴建。
對于產能擴充的原因和緊迫性,均勝電子方面回復記者采訪表示,公司一直采用“以銷定產”的商業模式,根據訂單情況靈活安排生產和銷售計劃,確保經營的高效率,目前公司訂單充足,產能較為飽和。終端銷售的持續回暖帶動了客戶訂單的日益增長,而公司以現有的產能水平已經無法適應,這制約了公司的進一步發展。如果產能無法實現有效擴張,將制約公司未來的發展。
“三高”隱疾受關注
在多方籌集資金擴充產能的同時,均勝電子面臨的高質押、高商譽、高負債“三高”風險也是投資者和證監會關注的重點問題。
根據證監會《反饋意見通知書》,截至3月31日,王劍峰累計質押其持有(含直接和間接)的股票3.68億股,股票質押比例高達72.13%,股票質押主要用途系為自身及上市公司提供銀行融資增信、補充流動資金和日常營運資金。
對此,證監會要求均勝電子說明控股股東均勝集團及實際控制人是否存在較大的平倉風險,是否可能導致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并說明維持控制權穩定性的相關措施。
“均勝集團及王劍峰所辦理股份質押業務,是為均勝集團及均勝電子向銀行融資而提供的一種增信措施,其股份質押的質權人均為商業銀行,且大部分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均勝電子方面在書面回復中表示,均勝集團既可以在質押到期前償還相應的借款或提供其他的增信措施解除質押,也可以在質押到期時根據自身需求情況續簽質押合同重新辦理質押。均勝集團及均勝電子具備相應的資金償還能力,還款資金來源包括各自的營業收入、營業利潤、自有資金、投資收益等,有足夠的風險控制能力,不存在平倉風險或被強制平倉的情形。
在負債方面,截至3月31日,均勝電子持有貨幣資金59.35億元,短期借款64.27億元,長期借款122.07億元。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2.82%、61.24%和69.35%。
均勝電子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國際同行業相比,均勝電子資產負債率處于正常的水平。另一方面,公司正逐步調整長短期借款結構及外幣借款幣種,以優化負債結構,使負債率較前有明顯下降。未來,隨著整合的推進,公司的經營業績持續提升,各項財務指標特別是負債率將逐步下降,短期償債壓力將進一步降低。
在面臨高負債隱憂的同時,均勝電子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的多輪并購,也給公司帶來了較高的商譽。相關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均勝電子商譽余額79.91億元。
據了解,2016年至今,均勝電子先后將美國百利得安全系統公司(KSS)、德國TS公司和日本高田優質資產納入麾下,形成了汽車安全系統、汽車電子系統和功能件總成三大板塊業務。而公司經過多次重組,雖然最近三年的資產規模、利潤規模得到較大幅度的增長,但面臨著凈資產收益率較收購前下滑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KSS在被均勝電子收購前,其2015年凈利潤已達4.3億元,但收購后均勝電子卻披露由于整合原因存在無法單獨核算KSS的效益情況。證監會在《反饋意見通知書》中要求均勝電子進一步說明,在KSS無法單獨核算的前提下,其商譽減值測試的有效性,是否存在較大的減值風險。
“目前,均勝電子的商譽不存在任何減值跡象,主要原因為公司各業務板塊(在手、新增)訂單量充足,以及隨著公司對安全業務板塊整合進度的不斷推進,公司營運效率和盈利能力的不斷提高將進一步增厚凈利潤,最終恢復至正常的行業平均利潤水平。”均勝電子方面表示。
據了解,2018年4月完成資產交割后,均勝電子將高田全球優質資產與公司原有安全業務(KSS)整合為均勝汽車安全系統公司(以下簡稱“均勝安全”),產生了更多的協同效應。均勝電子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均勝安全獲新增訂單約442億元,約占當年全球汽車安全類產品新增訂單量的35%。
(編輯:石英婧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