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多久打一次氣(汽車多久打一次氣貼吧)
當我們談到開車,有個經常被忽視但超級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給輪胎充氣。你可能會問,輪胎充氣聽起來簡單,有什么大不了的?這可是關乎安全和省油的大事情。輪胎的氣壓不夠或者過高,都可能讓你在駕駛時遇到麻煩,比如說控制不佳或者輪胎爆胎。
那么問題來了,輪胎多久充一次氣才最合適呢?有人說每天檢查,有人說一個月一次,也有人說“感覺”輪胎軟了就充。說實話,這事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為什么呢?因為輪胎充氣周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像是你開車的路況,是不是經常走顛簸的鄉(xiāng)村路,還是平平穩(wěn)穩(wěn)的城市高速;氣溫怎么樣,是酷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天;你所在的地區(qū)海拔變化大不大;還有就是輪胎本身的品質如何。
一般來說,輪胎氣壓的正常損耗是0.07 bar每月。但這只是個大概的數(shù)字,真正的充氣頻率還得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定。
如果你的車有胎壓監(jiān)測系統(tǒng),那你就省事多了。只需要偶爾瞥一眼儀表盤上的胎壓數(shù)值,就能知道是不是到了打氣的時候。但如果你的愛車沒有這個配置,也別急,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幫到你。
比如說,可以通過觀察輪胎花紋和地面的接觸情況來大致判斷輪胎氣壓。正常情況下,如果輪胎的氣壓合適,輪胎花紋和地面接觸的數(shù)量大概是6個。如果你數(shù)了數(shù),發(fā)現(xiàn)接觸的花紋超過了8個,這就說明輪胎的氣壓可能已經不足2bar了,是時候給輪胎充充氣了。
不得不提到一項重要的研究,是在《車輛工程學報》上發(fā)表的。這篇論文挺有料的,研究了輪胎氣壓對我們開車體驗的各種影響,包括安全性、省油效果,還有輪胎本身的耐用度。研究說,輪胎保持在理想氣壓下,能有效避免輪胎因為太熱而爆胎,也能讓輪胎磨損得更均勻。
細說起來,文章里用了不少實驗數(shù)據(jù)來分析。比如說,如果輪胎氣壓不夠,輪胎的側壁就會彎得太厲害,這樣一來,輪胎滾動起來的阻力就大了,自然也就更費油。反過來,如果氣壓太高,雖然一開始看起來好像能省點油,但實際上會讓輪胎和地面的接觸面積減少,這樣抓地力就下降了,開車穩(wěn)不穩(wěn)當就成了個問題。
這篇論文特別強調了,定時檢查輪胎氣壓的重要性,還建議大家最好按照車輛制造商給出的標準來給輪胎充氣。這么做的好處可不小,既能讓車子跑得更順,又能讓輪胎用得更久,免得白白浪費銀子。
說白了,給輪胎充氣這事兒,雖然看著簡單,實則里面有學問。下回你給愛車的“鞋子”打氣時,別忘了看看車主手冊上怎么說,或者輪胎側邊的標簽,充多了少了都不好。這樣,不但能讓你的開車之旅更平安順心,也能讓你的輪胎“穿”得更持久。
來源:閱車知識